4.2 时代背景(2):南北战争——农业国转向工业国

4.2 时代背景(2):南北战争——农业国转向工业国

00:00
18:24

课堂笔记 

一、南北战争爆发

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毒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


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初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工业革命传到美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美国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在该州内发生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州,奴隶主利用其在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


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南方蓄奴州纷纷独立,南方7州退出联邦,于18612月组成“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戴维斯任总统。同年412日至14日,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攻占萨姆特要塞,内战爆发。


1862922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宣言:假如在18631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往北方。英国工人阶级也展开了支持北方的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干涉计划。18621863年实行了武装黑人的政策,因此,成千上万黑人报名参加北方军队,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隶。另外,18625月颁布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64.74公顷土地,在土地上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186549日,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南北战争终止。美国恢复统一。


北方在战争中的胜利,在巩固国家统一的同时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内战消灭了奴隶制,从而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实施,加速了西部的开发,促成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美国式道路的胜利。因而19世纪末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南北战争把美国结构性巨大的矛盾给消除掉了,美国在一个更加统一化的经济结构内加速发展。


二、内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历时4年之久的内战,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因为联邦政府在战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际上已为战后的经济腾飞准备了条件。


首先,在内战和重建期间,由共和党控制的联邦政府,在1862年通过了著名的《宅地法》。据统计,18601900年,全美国的农场数由204.4万个增加到573.9万个,耕地由1.63亿英亩扩大到4.15亿英亩,其中40%的新农场和50%的新耕地是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19个新州和领地。


后来,国会又通过了一系列的补充法1877年国会通过的《沙漠法》规定,移民只要在产权申请登记后3年内灌溉了土地,就可以25美分 1英亩的价格购买640英亩土地(1891年改为320 英亩);1873年通过“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案”,任何人在自己的地产上种植40英亩(1878 年减为10英亩)树木并保持十年之后,就能得到160英亩的土地(此法后被废除)。由于这些法案的通过,西部广袤的土地迅速地被耕种,使之真正成为“自由帝国”的基础。


其次,由共和党控制的联邦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北部工业家的政策,给工业化的发展以极大的刺激。例如,蔡斯(18081873)于 1861年被任命为联邦政府财政部长,为了解决战时联邦遇到的财政困难,决定发行26亿美元国家公债和4.5亿美元的绿背纸币,其中国债的利率高达5 7.3厘。又如,在内战期间,国家多次调整关税。1861年国会通过“莫里尔关税法”,对钢铁工业重新实行保护。18621864 年,政府又4次提高关税,使平均关税由内战初的18.8%,提高到内战结束时的48%关税率的提高,在战时主要是为了筹措经费,但绝大多数商品由于高关税获得保护,其生产就有了发展的机遇。


再次,在内战期间,随着黑奴制的废除,奴隶制种植园解体。促成了一个以北部资本为动力的新兴工业家阶层的兴起。所有这些都表明,内战后南部正缓慢地被纳入以东北部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体系。


内战对美国经济的最后一个重大影响,是由于大量公地的授予,特别是大量铁路土地的授予,刺激了美国铁路事业的大发展。据统计,1850 1871年,铁路土地的授予就达17500万英亩,这些土地大部分是在西部,特别是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这就极大地支持了铁路线的推进。1890年,一个全国性的铁路网就基本形成。美国铁路的修建,最初都是由地方和公司经办的,其规模和标准常常要受地方利益的限制,因而各线路的轨距不统一。为了充分发挥铁路的作用,铁路一体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最后决定以4英尺8.5英寸为标准,统一全美国铁路线的铺设轨距,到19世纪末按此标准铺设的铁路已占全美国铁路总长度的87%。交通运输业的这一进步意义重大,当全国铁路网实现一体化的时候,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也最终在美国形成了。


三、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随着产业和交通的发展,很多新兴城市开始崛起,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城市就是芝加哥。芝加哥在1840年时人口还不足5000人,但10年内就迅速增加到近3万,到1890年时已超过100万,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当时是16条铁路线的交通枢纽:7条通往东部,6条通往西部,3条通往南部。更重要的是,它的工业不仅专业化程度很高,其综合化的程度也很高,集中了钢铁、制造和加工等大批重要企业。可见,芝加哥是在工业化基础上,由许多不同专业性工业组成的新兴工业城市,俨然成为美国工业化的象征。


内战前后,与美国的工业化运动相联系,经济组织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大约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超出家庭范围的大企业开始出现于美国,而铁路便是它们的先驱。与别的企业项目不一样,铁路线很长,常常要跨越不同地界,为了使之能正常运转,要设立许多站台,雇佣许多人来管理;修建铁路离不开钢轨,开始营运后有一个货源、客源问题,这不仅需要大量资本才能启动,而且涉及农业、商业、钢铁和金融等许多行业,这种独特性为其成为大企业准备了条件。


此外,美国的融资市场也发生了很多改变,集资方式的改变,以债券筹资代替股份筹资,为此一种新的投资银行应运而生,这为铁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19世纪中叶,铁路就在各类企业中率先发展成为美国的“第一大企业”。内战前后,美国经济迅速起飞,各行各业竞争激烈。1873年、1882年、18903次大危机,给美国企业带来极大损失,企业破产和合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8951904年间出现第一次兼并高潮。据统计,此间被兼并的企业几占一半,平均每年合并的企业(公司)数达301家。


南北战争后,美国整个经济从大到强:结构性变迁,供给侧的变迁,一体化市场(土地、商品、资本要素)的深化,而资本要素的变化又支持了大规模的产业并购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4406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