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第六讲: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00:00
12:36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

现在正热的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件则是赵伯驹的这幅《江山秋色图》。《江山秋色图》是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图中所绘显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仅在卷之前部有一条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更多地体现出宫廷画院艺术特色。



赵伯驹,(1120-1182),南宋著名画家,字千里,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孙。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建南宋画院的新帜。



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局部 绢本设色 55.6x323.2cm 清宫旧藏


南宋画家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它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讲这幅作品之前,我要先讲一下珍藏在故宫博物馆的另一幅著名的画作宋代青年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王希孟以《千里江山图》彪炳千古,由于这幅作品的传世,也使我们认识了这位英年早逝的画家,和《千里江山图》相并世的还有一幅非常精彩的青绿山水画,这就是我要介绍的传为南宋赵伯驹创作的《江山秋色图》,比起《千里江山图》来说这副画没有那么大的名气,王希孟只是北宋徽宗时期翰林图画院的一名生员,而《江山秋色图》的作者赵伯驹的地位要显赫得多,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七世孙,是宋代皇室的正宗嫡传,在宋代皇室的贵族中有很多人,都善于绘画创作,比如赵伯驹的弟弟赵伯骕、北宋大画家赵令穰、南宋的赵孟坚与元代的赵孟頫、赵雍父子两人,由此我们看出宋代的皇家宗室,对绘画修养非常重视,并且他们的绘画创作,对画史的贡献影响了两宋到元朝中国绘画的主流风尚,今天我们介绍的这幅《江山秋色图》它相传为赵伯驹所作,这幅画上并没有这赵伯驹的名款,画的后面有明朝人洪武八年的题记,这幅画的题名是赵千里江山图,赵伯驹字千里,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后面的题记相传为赵伯驹所画。


这幅《江山秋色图》,是一幅非常典型的青绿山水画,也是北宋晚期到南宋青绿重彩山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什么是青绿山水画?我国山水画的创作大体分为三大类,青绿山水、水墨山水和浅绛山水。青绿山水画它主要是用石青石绿等等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渲染设色,画面呈现出一种苍翠的,非常浓烈悦目的效果,以青绿的色调为主,所以我们称为青绿山水。


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局部 


当我们把这幅《江山秋色图》徐徐打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非常秀丽壮观的景色,作者用很精湛的笔墨和浓烈的色彩,描绘出深秋时节连绵起伏的山脉,险峻奇峭的山峰。山脉走向峥嵘奇峭的连成一片片的翠绿色,气势贯通,山和山之间遍布这湖泊河流、郊野平川,在画面上能看到,有奔腾起伏重峦叠嶂的群山,还有人迹罕至的小路,有打鱼的小船,有崎岖的战道,靠近这个河岸有重檐的楼阁,山脚下山腰上生长得密密丛丛的树林,水边绿竹环抱,在这些繁密的景物之中,画家还安排了很多人物活动。在山野间和竹林里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散步,在曲折悠长的山路上登山的人们,在非常惬意的行走,山谷间和溪岸边有一对对的商旅在匆匆的赶路,尽管人物的画很小,但是得神气十足,人脸上的这个须眉,表情都表现得非常清楚,在浓烈的色彩,和秀丽的笔墨之间,这些景物营造出了人和自然非常和谐的气氛,如果把《江山秋色图》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它们有几点不同,《江山秋色图》的重点在表现千岩竞秀的宏伟的气势,突出描绘了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和连绵起伏的山丘,描绘出一种文人的理想境界,并不像《千里江山图》那样显得比较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而呈现出一种超导的文人气势,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千里江山图》它采用水平横向的构图方法,在横向趋势里当画幅打开,我们会看到山峰主体基本上是呈平列状态的分布大面积的江水和画面相平行,从右到左山峰的变化比较少,呈现出平列的层次处理,这就和《江山秋色图》不一样,《江山秋色图》在画面上设计了几条河流,都是由近向远平静自然的伸向远方,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纵深感,对于起伏变化的山峦,作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正侧左右的造型变化,这就像古代画论里说的石分三面,能看到作者在描绘山体的时候,受光面也就是亮面用青绿色来宣染,背面也就是阴面掺以赭石色渲染呈现出很强的体积感和阴阳关系,从绘画的技法来看《江山秋色图》的山脉流畅多变,线条轮廓勾勒清楚,在山脉的肌理走向上,作者用小斧劈皴,勾画出来显得笔势尖翘细腻并不软弱。比起《千里江山图》更加成熟,以上三点我认为这是《江山秋色图》和《千里江山图》的不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的人仔细的看了这幅画画面上的房屋树木,他发现有的地方墨线被石青石绿色盖住,缺少最后复笔的提勒。还有的地方比如船只,只是简单的勾出了轮廓上了石绿,还缺少最后的刻画,所以有人提出这是相传为南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是没有最终完成的作品,如果我们回顾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会发现,青绿山水画他从唐代笔法稚嫩色彩浓烈表现宗教体彩的作品,渐渐的到两宋时期就转为,秀丽典雅,绘画精细,而且很富有文人的书卷气,这个现象的背后能看到的是青绿山水画从唐代那种追求浓重华丽追求宗教绘画题材,渐渐的转向描写人间的自然景色。


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局部 


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局部 


明朝的大鉴赏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评论赵伯驹的绘画风格,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说赵伯驹的绘画不仅是画面精细还有那种文人气息,后代人在学它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学习他工细的画风,而忽略他作品中传达的一种非常书卷气的风格,青绿山水画在后人创作中这也是很难达到的,由于青绿山水画以石青石绿为主要设色,弄不好画面就显得俗气匠气,所以《青绿山水画》创作并不简单,这是《江山秋色图》虽然没有落赵伯驹的名款,但是它也很好的传达出宋代宗室画家高超的笔墨情趣,尽管画幅的很多地方没有最终的完成,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青绿山水画创作的一个标本,从这幅没有最终完成的这个作品上,可以体察出南宋的画家绘画青绿山水画的过程,整个画面传达出的对山水的赞颂对山河的依恋,也显示出这个随着宋室南迁皇室贵族,他们对故国山河充满了眷恋之情。





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局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蒙德里安的红

    老师的工作能近距离接触到最优秀的文物真令人羡慕啊!

  • 张麦m

    很值!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张麦m: 谢谢

  • 洪一_ic

    今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第一期有《千里江山图》和《游春图》,据说要排队N长时间。第二期10月底刚开展,有《江山秋色图》。可惜我没空去,有机会去参观的朋友们可以多发表些评论哦!

  • poet_ht

    ky9行6铜6nkklojjt

  • Wanrong_fz

  • TXQ8956

    为什么试听?

  • nam8oatba0c6v72wnvei

    洗reu 。。bbpyrx。,g。u p.》

  • CHENGGUANG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