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福利】政治学答疑专场(上)

【腊八节福利】政治学答疑专场(上)

00:00
17:12

大家好,我是政治学主讲人张笑宇。


政治学板块15讲的内容已经全部上线了。最近小伙伴们收到了很多来自评论区社群的反馈,很多听众朋友对政治学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积极参与了讨论,我们也收到了一些朋友们的疑问。在这里面对喜马拉雅的这些听众用户在留言区挑选出了一些我认为比较有价值、也是我能够回答的问题,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答疑。


Q1: 第一个问题,有一位用户名叫Cyclock,这位朋友问说,家庭里的那些事是不是也叫政治?有些人固执到,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他的决定,所以家庭环境下的政治,是不是与社会政治不同呢?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对政治的定义是,政治是处理权力关系的,是鉴定敌我朋友的。所以如果你的家庭关系严峻到这个地步,你跟你的家庭成员之间觉得要用敌我的思维来判断,我们就可以说家庭里的事也可以叫政治。


比如说古代皇帝家多少个儿子去夺敌,争夺太子之位,这肯定彼此都是当做敌人,要把他斩尽杀绝的。这个时候家庭的事当然就可以叫做政治。那么现代社会我们小家庭里面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我有个朋友,我了解她爸妈带她就是很坏的,她是一个女生,家里边还有个弟弟,他爸妈就很希望把他嫁给他们村里边比较熟悉的土豪,然后搞一笔嫁妆,给他弟弟结婚用。这个姑娘是是自己很有主见,想方设法骗父母,然后把户口本偷出来,然后跟她男朋友直接领了证,然后跟她父母基本上就不见了。


因为她的父母给她找的对象,的的确确对她本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可能真的是会侵犯到她的个人利益,甚至说人生前途。她做出了抉择。可能旁人看起来是有点冷血,但是我个人认为她选择是有道理的,也是比她选择另外一条道路可能比较幸福一些。现在的家庭里边这个事里边的政治的一个表现,它可能跟我们讲的社会政治它有一点不同,但是它有相通的规律,也就是我们这个课里边讲的一些特别基本的一些运作规律。


Q2:下一个问题来自于用户名叫魏丽娜nl,她问说,既然国家是暴力的垄断者,为何美国允许民众拥枪?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用我们这个课的结构和定义来回答就是说,我们说国家的确是暴力的最高垄断者,但是我们在这一讲里边也同时强调了,国家不仅仅只是一个暴力的垄断者,它还必须是一个合法的暴力垄断者。


那么美国人他就有一个观点,他认为说国家的合法性必须表现在它允许人民去推翻他的政府,那么这样的国家才能叫一个合法的国家。那么当然说人民有枪,它是代表人民拥有暴力,因此就拥有推翻政府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宪法修正案就一直保留着民众持枪的权利。


当然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美国民众持枪对政府的反抗能力基本上是效果为零了。因为现在政府的军事实力是远远超过持枪民众了,跟18 、19世纪不一样。那个时候你还能够有个猎枪,你可以跟政府官员叫板,现在这个时代是基本不可能。


那么现在的美国拥枪,在更大程度上它是个利益集团代表。就是说枪支协会,售枪的这些公司,它利用对于宪法的一些传统的理解和解释,然后说要给民众洗脑,然后宣传说我们要保持持枪权,现在基本上已经异化到这个程度了。现在美国允许民众持枪,我个人认为它不是一个制度先进性的表现,它是国家的国力比较富强,所以经得起折腾的表现。


前几天美国的民众暴力占领了国会国会大厦,可能大家觉得很极端,实际上,但是你就跟美国历史对比,19世纪三K党的暴力游行,20世纪60年代全社会的大骚乱,几百个城市的火烧,然后我们熟悉的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发生的年代,那个时候的骚乱可能比现在这个程度还强。但是美国居然经住了折腾国家,这个国家是因为自己是得天独厚,经得起折腾,不是先进性的表现。这个是好比说王思聪有钱造,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多钱造,是这么一个表现。


Q3:有一个ID叫嬉戏小蟹子,她的问题是,如果说制衡是解决问题的唯一体制,在20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政府的高效执行力为什么都高于大部分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我看到评论区里边有一个ID叫三上善若水的用户回复,他说的很好,他说制衡是一种防止垄断正义解释权的政治体制的内在需求。这次中国政府在疫情之中的杰出表现,它更多的是政治体制运行的效率,正义的需求和效率是两个问题。


这个回答很好,如果是我的课的话,我给你打一个很高的平时分。但是这个地方我要有点补充,就是说这个不仅仅是一个效率的问题,它也代表就是说西方政体它的的确确由于制衡的需求,它在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上,比如说危机情况的处理上,它面临更多障碍。


我们说中国在疫情最极端的时候,它选择了严厉的封城措施,这个措施在西方国家它是很难执行的,因为有大量的法条,一般民众的权利的规定,它严格限制了你政府能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如果美国或者英国政府想像中国政府那样去搞封城的话,它会遇到大量的法律极端状况的障碍,让它不能这样做。


那么实际上来说,一个合理的政府说应该是它的弹性是比较高的,而且是能够因时制宜的解决问题的。就是说你和平状态下,大家当然都希望说所有人的权利得到尽可能的保护,但是在危急状态下,即便是西方政治学,它也承认说国家有可能面临紧急状态,这个时候政府是有必要集权的。和平状态下一些权力限制在紧急状态下是要被取消的,但是取消也是有个时间限制,它不能是无限期的取消,而且也必须是经过合法程序的。比如说是议会许可的,或者说最高法院许可的,它必须有个合法程序。


理想状态是这样。但是我们这次以前看到说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其实它都有这种紧急状态法,但是它决策层对疫情的判断可以说是失误拉垮,认为严重程度没有到紧急状态的程度,然后等到真的来的时候又发现已经晚了,再动员已经用处不大了。这个方面它的的确确是这些发达国家的在这次疫情表现的时候,它是有一些拉垮的,客观来讲它也是应该去得到加强的。不能说体制说是为了正义,然后就说丧失掉了面对紧急状态的处理的效率,这也是不对的。


Q4: 听友274044900他问说三个问题,因为这一讲讲到清朝的一些历史问题,他问的比较细节说,第一个问题,清朝不是永不加税吗?明末清初的农民负担是不是要比明朝轻松?


这个问题就是首先清朝它不是永不加税,当然康熙讲的是永不加赋。赋和税,在古代是两个概念, 赋是土地税,而税是人头税。康熙讲的说是摊丁入亩,永不加赋。赋是免掉了按照土地面积来收的税,但是他没有给你免人头税,就是说你人头税他还是要收的。所以说并不存在说永不加税,就是说政府不向民众收一切赋税了,这个是不存在的。


而且它永不加赋,为什么说永不加赋?是因为当地农民赋税太重,然后逃走的太多,然后清朝的官员他下去收,他实在收不过来了。因为你逃走了,逃到深山老林里边,你收税成本很很高,官吏不可能天天在林子里边跟你转悠。所以实在收不上来的时候,它就只好说我不加赋了,但是税还是要交的,而且根据学者的统计说到,清偿后期的赋税加起来,它比前期的还是增加了的,比前期的税赋加在一起还要高。


然后明末清初农民负担应该要比明朝轻松,这个问题它是学术界有争议,因为有一些数据的统计说是明末清初的农民负担比清朝还要轻一点,就是说明朝为了对抗满洲入侵,对抗倭寇,还有对抗西南边疆的造反,它加了三大征,就是多加的赋税。这个数到了清朝它还没取消,反而在这个上头就是加征的更多。但是清朝为什么还是能够维持统治,是因为满洲人不讲武德。明代崇祯皇帝他对自己的子民的时候,还要有一个道义才能收税。清朝是直接先屠城、抢劫,把抵抗力都杀没了之后,然后赋税它收的比原来重,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学术界另外一种说法,整体来讲就是农民负担清初比明末是有所改善的。这个双方是有争议的,因为古代社会没有现代这种统计的精度,很多文件的准确度,即便是官方文件它也是不准确的,所以两方面争议都有,学术界目前是这么一个状况。


第二个问题,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为啥还能出现人口不断增长的现象?


在历史上是常态的,不要说清朝了,就算是民国时代,这个年纪大的老人都还记得到民国的时候,华北一些农村家里边穷的5口人穿1条裤子,谁出门谁穿,剩下的在家里只能光着。就这样家里还有5口人。


这个是全世界的农耕社会大多数时间的一个常态,不是说都没衣服,而是说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正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大家才需要一个是不断的拼命干活,二一个是不断加生男丁,以便于说跟邻居争抢土地、争抢水渠、打架。在中国南方生活过的这些都知道,家里边的宗族观念、地域的争端、斗争史,一直到90年代都还存在。所以这个不是什么奇怪现象,这个是历史的常态,只是说我们近几十年来享受到现代化的福利,才予以了暂时性的解决。


Q5: 第三个问题,清朝是因为国家变聪明的脚步太慢,别自我净化了。这个问题我没有看明白,但是他可能认为说,清朝已经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为什么还没有变聪明?


国家变聪明是要跟其它国家的不断竞争中去发生的,因为就像人一样,你自己如果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边活得很舒服,你也不会去进步的国家也是一样的。就是因为清朝落后挨打,然后我们睁眼看世界,看到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然后它们有那么多的其它的发展方式,有那么多的方式变聪明,然后我们才知耻而后勇,一点点学习,后来去后来赶上,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所以说永远不要觉得现在我们已经太聪明了,我们还是总是还能够变得更聪明。


Q6: 用户名添隆问说,宗教当中也有阶级,要归零必然要有暴力,请问一下说这样理解的话,信仰是不是同时包括了金钱和暴力两种形式?


这个不是这样理解的,就我们在课里边讲的是教会,教会它会去运用金钱的手段,也会去运用暴力的手段来扩展它的权力。但是它在运用这两种权力的时候,你要知道它的直接来源并不是信仰。 教皇能够收钱,这是出于信仰;但是他花钱办事,比如说他去收买皇帝的官员达成自己的目的,这个不是说他正在运用信仰这种权力形式,他还是运用金钱这种权力形式,只不过运用者恰好他对这个身份比较特殊,他是个教会人员,他是个教皇。


暴力也是同理的,我们说权力有三种基本的形式,就是说金钱、暴力和信仰,这是一个理论模型化的解释,这是为了让你更清晰的去理解现实运作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它是很复杂的,因为很多组织它不仅仅说单纯是占有金钱,单纯是占有信仰,单纯是占有暴力,它经常是这种三种资源它都占有,然后综合运用。


Q7: 敦敏律师她说,权力的三种运行形式是暴力金钱和宗教,那么宗教是实现权力的一种方式,是否可以认为宗教的本质也体现了权力?


我认为还不能这么讲,因为我们这一个课程它是围绕政治和权力,尤其是前几讲它是围绕权力概念展开的。权力的形式里边,它有出于信仰、出于这个人相信什么,然后去会被这种学说和理念去改变,这是一种权力的实现方式。这是站在权力的角度去理解的。


你站在宗教的角度上来讲,可能不能说是宗教的本质就是权力。你要去听王老师讲宗教学的本质,我们政治学不回答宗教的本质,


Q8: 这个用户叫小_n7,他说北魏的立子杀母的主要原因,是防止有亲兄弟的夺位。外戚干政在当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北魏当时在汉化和游牧政权徘徊,当时的帝王时刻提防发生继承权的争夺,草原的集成是兄终弟继,中原汉家是父终子继。


这个同学讲的非常对,的的确确北魏是这个样子的,他讲的比我这个原文里边讲的要准确。因为我在写原文文的时候,我是在写的时候我没有去直接去北魏,因为我想起《魏书》里边讲到这一段的时候,他引用了汉武帝的例子,汉武帝为了让自己的钟爱的一个太子继位,把他母亲杀了。


到了东汉没有继承经验,所以造成了外戚干政的状况。我在写作课程讲稿的时候,下意识的去考虑到了汉代的问题。我这个考虑是有偏差的,没有那么符合北魏的状况。北魏的状况确实是像这个同学说的这个样子,在这里就是说感谢这个同学是给我纠正了这个问题。


Q9: 然后听友239836563,他说利己利他绝对是在混淆概念,你还能做出不是你做的事吗?所以按你说的就不存在利他,那么所有行为也谈不上高尚,那么高尚是个伪命题,那么怎么取信你的逻辑呢?


这位同学的问题就是典型的逻辑的滑坡谬误,就是说你做不出不是你做的事,不代表你做的每件事都是利他。你如果不信的话,你现在被一个比如说被电话诈骗骗了,然后骗了500块钱,这个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你这么做很明显就是在利他,而不是利你自己。然后不存在利他也就谈不到高尚前提,又发生了跳转论证的中间差距太大,所以我们在进行这些问题的回答和思辨和讨论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逻辑的机会。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观天下志

    欢迎大家可以加入社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VX:eidos002

    伯阳A 回复 @大观天下志: VX搜索不到

  • 顽童有点儿老

    张老师诚恳接受他人意见的精神值得点赞。另外,我对老师最后一课提出的“产业xx化”谈一下我的看法,中国在这次抗疫中表现出来的优势,是资本全球化,让中国变成世界工厂的巧合,像纺织口罩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西方都转移出来,又恰逢疫情急需之时,我们就占了优势,西方国家一时就无法解决,所以一个国家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很重要,但是资本有他的运行规律,就是朝着低成本流动,这是全球化带来的弊端。请张老师赐教!

  • 大观天下志

    欢迎大家可以加入社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VX:eidos002

  • 正一小道_山竹_KKB

    怎么加社群呀

    大观天下志 回复 @正一小道_山竹_KKB: 可以添加微信号:eidos002

  • 潜山舍人

    今天再说优越性会不会感左脸有点肿啊

  • 钢琴小鸡

    女儿冷血?还不是用来对付冷血的父母

  • 1375178gjls

    先生讲的棒👍受教!!

  • 伊甸的盘山路

    谢谢老师回答我的问题。老师讲的是国家大政治,讲得很清晰很精彩,没有篇幅去讲社会中许多局部的小政治圈。从政治的定义"通过.......改变另一方的决定",我用第一性原理思考了身边的圈子,觉得也存在“暴力,金钱,信仰”,只不过变换成了冷暴力,金钱,亲情或团队。根据老师的讲解,有助于厘清现实中的政治。

    浩迪_2h 回复 @伊甸的盘山路: 尝试跟您讨论,个人认为,家庭政治之所以难以厘清,是因为它不只有政治。夫妻关系杂糅了经济和信仰(三观、共识),而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则无法用理性思维去处理。 您说的是家庭成员固执不听意见甚至冷暴力的情况,那么我认为需要先具体分析原因,究竟是信仰上的(三观不合,感情裂痕,怀疑和否定),还是经济上的(收入,支出,分配,投资方向等),然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有针对性的沟通,不行则是有针对性的制裁)。 其实老师对你问题的回答是有隐义的,老师判断你说的是父母子女关系,缺乏有效的针对手段和沟通方式,解决这种问题有几问:能否和父母有针对性的沟通(最优解),能否脱离父母自立,能否承担破坏性处理的后果。

  • 小农人_nj

    政治学答疑专场上里面的摊丁入亩永不加赋的解释似乎是错的,免得是人头税,这是当时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

  • 客舟听雨_t3

    讲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