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课文详解(上)

劝学| 课文详解(上)

00:00
14:47

【笔记】 

在《劝学》中,荀子告诫我们,要修养品德气质,要保持专一的品质,要坚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

本节课,请你掌握关于《劝学》的以下内容:

1.熟读全文,练习翻译字词句。如有余力,可背诵全篇。

2.《劝学》的艺术特色。

一、重点字词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通“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

有:通“又”

槁暴:干枯与晒,意味枯干

金:金属做的刀剑等

就:靠近

砺:磨刀石

参省:检验与省察

乎:于,介词

假:借助、利用

舆:车

致:达到

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绝:横渡

生:通“性”,资质

物:外物,指客观条件


二、艺术特色

逻辑缜密。

①首先通过“君子”之口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以示郑重。

②给出功利性的好处:学习可以让人不断进步。

③以设喻引出论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

④给出学习的方法。善假于物。把“学”跟“善假于物”联系起来,在认识论层面暗示,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


【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金:黄金)金就砺则利

B.(过:过错)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须臾:片刻)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彰:清楚)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荀子——儒家——战国

B.韩非子——法家——战国

C.庄子——道家——春秋

D.曾子——儒家——春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诸葛学堂主播

    吾日三省吾身,听没听窦神的书,做没做窦神的题,给没给窦神点赞

    小池眠鱼 回复 @云淡风轻_pot:

  • 听友191758641

    上孙权劝学呀,七年级下册第一篇古文呀

  • 君豪君

    讲的好,儿子听的贼认真

  • 听友289872289

    吾日三省吾身,听没听窦神的书,做没做窦神的题,给没给窦神点赞

    xuexue168 回复 @听友289872289: 哈哈哈

  • 1881379kkks

    讲得太好了

  • 胡曼婷hmt

    讲的真好

  • 听友237116631

    踩着前人的智慧,更上一层楼!

  • 听友199324106

    赞赞赞,宝贝超喜欢,说也后上文言文只听窦神来了的课👍👍👍

  • 听友186602565

    逻辑缜密。 ①首先通过“君子”之口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以示郑重。 ②给出功利性的好处:学习可以让人不断进步。 ③以设喻引出论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 ④给出学习的方法。善假于物。把“学”跟“善假于物”联系起来,在认识论层面暗示,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 【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

  • 听友186602565

    在《劝学》中,荀子告诫我们,要修养品德气质,要保持专一的品质,要坚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 本节课,请你掌握关于《劝学》的以下内容: 1.熟读全文,练习翻译字词句。如有余力,可背诵全篇。 2.《劝学》的艺术特色。 一、重点字词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通“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 有:通“又” 槁暴:干枯与晒,意味枯干 金:金属做的刀剑等 就:靠近 砺:磨刀石 参省:检验与省察 乎:于,介词 假:借助、利用 舆:车 致:达到 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绝:横渡 生:通“性”,资质 物:外物,指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