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49 《金刚经》讲的是什么?

【佛学课】49 《金刚经》讲的是什么?

00:00
15:20

今日金句 



今日研习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四十九堂佛学修心课的佛学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金刚经讲的是什么?


《金刚经》的全名叫作《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中非常非常重要的经典,是佛学的根本大法。这部经讲的是什么呢?金刚有两种含义:一是能穿透一切的迅猛的闪电,二是最坚固的钻石。金刚经讲的,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不能动摇它。


那么,如何才能像闪电那样一下子击穿各种现象看透存在的真相?如何才能像坚固的钻石那样不受任何事物或观念的干扰?《金刚经》告诉我们,靠的是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般若意即“智慧”,合起来,就是到彼岸的智慧。《金刚经》讲的就是,透过如何到彼岸的智慧断除世间的种种虚妄,获得最终的解脱。


《金刚经》讲般若,所以,在佛经里属于般若经,就是讲大智慧的经,出自《大般若经》。唐代玄奘编译的《大般若经》总共有600卷,收入了16种经典,《金刚经》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很可能是最早的般若经。


释迦牟尼当年在四个地方分十六次法会讲完了般若:第一次法会到第六次法会,再加上第十五次法会,是在王舍城灵鹫峰上进行的;第七次法会、第八次法会、第九次法会、第十一次到第十四次法会,是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进行的,第九次法会讲的就是《金刚经》;第十次法会进行的地方不在我们的世间,是在他化自在天宫;第十六次法会在王舍城竹林精舍。


相比其它佛经,《金刚经》显得篇幅比较短,大概一万字左右,文字简单而平实。一般佛经往往有华美的想像,神奇的隐喻,层层的排比,而《金刚经》却不过是一部很平实的问答录。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平常,大约某一天,释迦牟尼和弟子先去外面挨家挨户化缘乞食,然后,就回到祇树给孤独园静静地坐着。这时,大弟子之一须菩提突然站起来向释迦牟尼提了一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就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在回答的过程里,又不断有相互的提问。释迦牟尼回答完须菩提的问题后,须菩提又重复问了一次同样的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又作了一次解答。


所以,《金刚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整部经典描写的场景,很像一出舞台剧。结构非常简单,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是释迦牟尼回答须菩提的提问,后面部分是释迦牟尼再次回答须菩提的提问。


须菩提到底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须菩提问的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大意是:请问世尊,如果有向善的男子和向善的女子,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彻底解脱之心,他们如何才能保持这个发心常住不退?他们应当怎样去降伏心中的妄念?


2.

释迦牟尼的回答有两个重要的点,第一点是你要发心救度所有的众生,但同时你的心中并没有众生的概念;第二点是你在布施的时候并没有布施的概念,并没有觉得你和受施者有什么不一样。


这两个重要的点,隐含着释迦牟尼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你想要得到最彻底的解脱,你想要降伏自己的妄念。那么,你就必须升起救度众生的心,也就是说,生命最完满的圆成,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奋斗,而是为了其他生命的苦难而努力;同时,你还必须有不起分别的心,只有不纠缠于自我与他人的分别,不纠缠于人与其它生命的分别,不纠缠于生命存在时间的分别,不被那些形色所迷惑、所束缚;那么,你就能得到解脱的喜悦,就能够够降伏自己的妄念。


当释迦牟尼回答完,须菩提又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有趣的是释迦牟尼并没有说他重复,而是又很认真地回答了一次。释迦牟尼这次的回答重复了救度众生并且不起分别心这个意思:“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成就最高的解脱,应当这样起念:我立志救度所有的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一旦度化乐一切众生,心中又毫无使一切众生得以救度的念头。为什么呢?须菩提,假如菩萨执着于自我意识,执着于人的意识,执着于众生的意识,执着于生命时间的意识,那么,就不是菩萨。”


重复这个意思后,又增加了这么一句:“须菩提,其实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获得彻底的解脱。须菩提,我问你,当年我在燃灯佛那里,难道是得到了一个最高的成佛的方法吗?”须菩提马上回答:“世尊,您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最高的成佛的方法。”


显然,须菩提的重复提问并非无聊,而是有其用意,是为了让释迦牟尼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第一次回答的答案是:对于各种形色不要起分别心,那么,第二次的回答是:其实并没有一定方法,没有一定的答案。如果说,第一次回答里,释迦牟尼的意思是你想获得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从各种“相”里解放出来,那么,第二次回答里,释迦牟尼的意思是你想获得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从各种“法”(观念、意念)里解放出来。


所以,在阅读的层面,《金刚经》实在非常简单,从头至尾,不过是释迦牟尼和须菩提的问答,而主线不过是释迦牟尼两次回答须菩提的同一个问题:如何可以达到最终的解脱?释加牟尼给了这个问题一个方向性的答案:你只有断除了妄相和妄念,就可以彻底解脱。


但在理解的层面,很多人觉得《金刚经》很难懂。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难懂?原因在于《金刚经》的革命性思维方式。释迦牟尼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时,第一次的回答颠覆了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相”,认为不过是“妄相”;第二次的回答颠覆了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念”,认为不过是“妄念”。一方面,可以说是对于人类感觉到的一切色相表示了质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你所见到的一切,都不过是虚幻的假相。另一方面,金刚经对于一切的观念表示了质疑,甚至对于金刚经本身的观念,也表示了质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金刚经所要破除的,一是妄相,二是妄念。所要引导我们的,是在任何时侯,不论遇到什么现象,都要明白这个现象不过是暂时的,都要追究一下这个现象的原因;不论升起什么念头或想法,都要追究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或想法,它从何而来?任何时候不要被眼前的形形色色以及各种成见所迷惑,要对真相保持觉知。


不要活在盲目的信仰里,而是活在觉知里,活在“空”的境界里。“空”差不多是佛教最重要的概念。从四谛开始,释迦牟尼领悟到“缘起性空”的真理。而想要领会“空”的含义,就应当细细阅读《金刚经》。几乎可以说,《金刚经》传达了一个伟大的信息:存在是空的,而生命要圆满,只有一条途径,安住于“空”。


其实我们要想了解《金刚经》里面对于空的描述,首先不要把“空”想得很玄妙,也不要急于为“空”去下个定义。不妨回到最初,尝试着把你的心空下来,把你的心想像成一间房子,里面装满了各种东西,所以,你会觉得很沉重,那么,现在,在阅读《金刚经》之前,把你房子里的东西全部清空,甚至把房子本身都清空,变得空无,以完全敞开的心态去阅读《金刚经》,也许,你会在阅读的过程里慢慢明白《金刚经》到底要说什么。


不要指望着像其他的书籍那样,《金刚经》会告诉你一个什么结论,告诉你一个什么法则。《金刚经》没有任何结论,只是一种启迪,一种指引,指引你彻底地自我解放,从一切的成见里解放出来。所以,金刚经所讲的道理,也许只是三个字:不执着。你只要做到了不执着,对于一切的一切不执着,你就能够解脱。一部金刚经,说的是为什么要不执着,以及如何不执着。


《金刚经》全篇,是对于一个问题的回答,但并非结论式的回答,而是提问式的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不断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中让我们自己思考、反省。也许我们对于《金刚经》里的佛理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金刚经》在讲述佛理的过程里,展现了一种质疑式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有益的启示。试着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反思去生活,带着质疑去生活,我们就会渐渐走向智慧的道路。


那么,今天就讲到了这里。下一节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为什么说人生如梦幻泡影?是对《金刚经》的进一步解读。祝大家有平静喜乐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溪流潺潺123

    真希望费老师永远这样讲下去...好幸运遇到费老师的课。第一次买课,是不是也是很有佛缘?

    费勇修心课 回复 @溪流潺潺123:

  • 仙境兔灵

    越听越停不下来~(*∩_∩*)~感恩费老师~

  • vivianping

    在怀孕期间听老妈的话,手抄了几遍《金刚经》,当时只是机械地抄写,听了费老师的这节课渐渐明白一点金刚经的意义。准备重新翻看一下这部经文

    费勇修心课 回复 @vivianping:

  • 找回铛年

    第一次听到费老师的声音就深深地被感动,有种被集中心灵的感觉,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喜马拉雅的会员买了课。事实证明这是买的最值得的课。它帮助我平静自己的心灵,帮助我找到丢失的自己。

    费勇修心课 回复 @找回铛年: 感谢你对老师音频课的喜爱

  • 禅雨满天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猫猫虎_ii

    阿弥陀经讲得是信,愿,行,通过念佛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金刚经又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法,这是不是有点矛盾,不太理解

    阳天LZ 回复 @猫猫虎_ii: 《金刚经》里,佛祖说,佛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将佛法比喻成竹筏。您用竹筏渡河以后,还用背着这个竹筏走吗?明白了佛法然后去奉行,还用执着于它吗?不用了。信、愿、行就是竹筏。

  • 根源gy

    听了还想听。不执着

  • Murong89

    《佛学修心课》我已听了几遍了,每听一遍都有新的感受!

  • Murong89

    这期的背景音乐不好听,

  • 胡桃夹子_uc

    请问这个课程收听期限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