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茨朵夫的鹤鸣

巴茨朵夫的鹤鸣

00:00
02:59
巴茨朵夫的鹤鸣

(For Cornelie v. Bismarck)


生命有一根弦
黑暗有一根弦
捻着细细的喉咙 回家

湖水是一块空地
早早摆进听觉 一枚舌尖
打开红松林 一把宋朝的扇子

鹤醒着 乐谱间露营的音符醒着
光年精雕细刻一根
湿淋淋捞起的羽毛

有翅尖 旅程就又吊着开始
有瞳孔 天边就还是一处伤
邀你无尽跌入那冲动

一声接一声朝向家的呼唤里
家 录制等待的苍茫
沉寂多少次 就被捣毁过多少次

鹤颈弯下 潜入 水草的隐痛
二楼卧室的窗口罩着密叶
耳朵守候低音的绿 宿命的绿

哀歌在回来 哀歌从未离开
直到最羞涩的身子
满满住进我们的年轮


*小注:巴兹朵夫,是德国一个小村的名字,只有三户人家。其中包括我们的好友Cornelievon Bismarck家的夏季别墅,她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直系后裔,也是现在门德尔松协会的主持者。门德尔松家原为犹太人,后来因为门德尔松银行的成功,获封为贵族。门德尔松银行的徽章是一只鹤,而巴兹朵夫是鹤群迁徙地,夏天去做客,我们常在清晨被鹤鸣声叫醒,冥冥中仿佛置身于宋徽宗画的鹤群之间。鹤无尽迁徙,总在回家途中。可是,对于拥有惨痛记忆的德国犹太人和同在漂泊途中的我们,“家”的含义,多么沉重复杂啊,惦念于此,遂成此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杨炼

    呵呵,第一次自己上传成功!高兴。可惜标题写了两次,不知怎么改,只好先这样了。

    1862994jjpq 回复 @杨炼: 是作者本人吗?我太喜欢您的诗了

  • 可爱的比目鱼

    我认为杨先生太执著于诗艺的提炼与加工,与先生早年提倡宏大的历史叙事诗相比,杨先生现在的诗艺更上一层楼,可以说变化很大,朦胧诗歌的代表者你们尤其是先生这些年在汉文字的创新上下了很大一番功夫,您的诗既是西方现在进行者的诗艺的映照又是中文某种程度上的重生。可是要使文字尤其是汉文字实现一种境界上的打开,这种潜在的灵感是从何而生的呢?先生也许在这方面技艺更精湛令人佩服,鄙人以为写诗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写诗就是要体现创新的力量,隐而不现的世界与这个鲜明的世界总是冲突着,而诗歌就是要摆脱这些冲突与矛盾,重塑自我,鄙人不太懂诗让先生您取笑了,最后祝杨先生春节快乐万事顺遂

  • 可爱的比目鱼

    能给农民工写首诗吗?

  • 青骢踏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