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1.6∣赵汀阳:从天下到大一统

【第二季】1.6∣赵汀阳:从天下到大一统

00:00
17:39


世界政治与国家政治 

这一讲要解释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从天下到大一统的制度演化。天下和大一统是两种制度。天下制度是周朝创立的,周朝有八百年,当然后期五百年是从衰落到失去实际控制能力,但制度一直还是存在的。秦始皇终结了天下制度,开创了中国的另一个制度即大一统。大一统的时间持续最长,从秦始皇一直到清朝的结束,两千多年都属于大一统制度,尽管其间有过割据格局。


天下制度不是一个国家制度,而是世界制度。这是非常特殊的事情,为什么周朝要建立一个作为世界制度的天下制度?必有非常的理由和原因。天下制度是一个世界体系,我称之为“天下体系”,这意味着,中国政治是从世界政治开始的,而不是从国家政治开始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政治都是由国家政治开始的,都是由酋邦慢慢发展为国家,有了国家政治之后,再发展出国际政治,然后就没有更大单位的政治了。中国的政治问题却是从世界政治问题开始的,所以先有世界政治,然后才有国家制度,才有国家政治,所谓“天子建国,诸侯建家”,就是说天子建立天下制度,在天下里天子封建了诸侯,诸侯就是国,而诸侯再在国内建立大夫贵族的家族领地。这个制度建构的顺序与通常模式相比是颠倒的。

(秦始皇)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情况?这与周朝的成功特例有关。周是一个小邦,五万多人,但得到了众多小邦的支持,组成了联军,但联军规模其实也有限,比商朝的部队要少得多。传说牧野之战,商有七十万兵,我相信是历史的夸张,商是百万之国,怎么也不可能出七十万兵,按照合理的人口比例,能够出七万兵就几乎是倾巢出动了,所以疑似实际是七万兵,多了一个零。周的联军数目不详,总之少于商,但它成功地打败了商,周因此取得了盟主地位。可是问题接着来了,小邦周如何才能统治天下?周需要一个新制度。


任何制度改革都是有特殊原因的。按照自然统治传统,天下共主,即盟主地位,必定属于最大最强的部族,但周的本部人口非常少,以很少人口去治理商这样的大国,何以可能?商的遗民多达百万,怎么去治理?这就面临着一个“以小治大”的问题。同时还有另一个困难,即“以一治众”的问题。当时天下号称有万邦,当然是夸张,可能有几百个部族。以一个部族去治理众多的部族,通常需要是一个特别强大的盟主。周的胜利虽然可以归因于道义的号召和战略得当,但人口少,武力终究是有限的。在主要依靠武力的自然状态时代,周显然难以依靠武力维持长期统治。


双重的政治压力迫使周必须发挥创造力。以小治大是不合理的,自古以来都是以大治小。在真正的政治制度建立之前,所有权力都基于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周没有这个实力,周的胜利确实有幸运的因素。显然,仅仅通过道德号召力是不能持久的,人需要的是利益,而道德解决不了利益问题。因此,周必须超越自然状态,必须超越以武为本的逻辑,必须发明一种以文为本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必须足够巧妙,以至于胜过暴力的统治,就是说,以制度本身的优点来让人们愿意接受这个制度,具体地说,这个制度必须能够使各方势力都有利可图,都能获得一个可信的生存条件。这样一种文治的制度就是所谓“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制度,古代文献以厚古薄今的原则将这种制度归功于尧舜甚至黄帝,这是不真实的,其实就是周朝创造的天下制度。


虽然天下制度归功于周公,但准确地说是周公集团,是周公、召公、姜太公在周武王的支持下共谋的天下制度。这个制度的理论空间是整个世界,尽管实际所及的空间只是中国,却是一个对整个世界普遍有效的世界制度。具体策略就是分封诸侯,周不仅分封了众多亲族和功臣,还承认天下数百个部族都是天下体系里的合法成员,都是天下内部的国。每个国都有自治权,同时又属于共同的天下体系,于是能够分享这个共享体系的安全保障和互助利益。

(西周初年诸侯分布图)


天下制度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和平。天子控制整个体系,确保体系内部不打仗,以制度规则给所有国家一个和平承诺。同时还有互助的好处,体系内的成员国都能够获得体系的救助,如果哪个国出现了重大灾难,天子可以让其周边的诸侯国去救助,天子的直辖国也可以直接去救助。还有一个共同安全保障,当时在体系外还有一些尚未加入天下体系的蛮荒部族,时而扰边抢劫,天子可以组织联军去抵抗,来维护成员国的共同安全,同样,天子还有义务主持体系内部的正义,禁止成员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总之,天下体系有足够多的好处使得诸侯们都愿意接受和加入这个体系。这个制度发明意味着,中国的政治是从世界政治开始,然后再落实到国家政治。当然,天下制度虽然说持续了八百年,但良好运行状态只是前三百年,后期逐渐陷入诸侯竞争和冲突,周天子无力管理,于是强大的诸侯就试图代替周天子或代理天子的功能,春秋五霸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在秦始皇之前,没有人试图改变制度。

(春秋霸主)


秦始皇的革命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一个重大的制度革命,就是终结天下制度而建立大一统制度。改制既需要客观条件,也需要想象力。通常古人乐意延续先前的制度,秦朝的大多数大臣都是主张继续分封制度,可是李斯反对。李斯给秦始皇提了一个重大建议,他说,分封之后,时日长了,就难免陷入和周朝一样的困境。开始当然很好,时间一长,诸侯慢慢地就产生野心,开始争权夺利,所以还不如发明一个新制度。这个新制度就是大一统制度,具体方式是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这个制度把相当于过去周天子的直辖地王畿扩大为整个中国,或者说,等于把整个中国都变成了王畿,整个中国都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

(秦朝统一后形势图)


大一统制度显然在财政、社会管理、整体协调和发展能力上更强了,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够坚持两千多年的原因。当然,这样一个大一统制度也确定了更大的中央权力,于是,政治权力的诱惑力就更大了,接下来的逐鹿中原也就更加凶猛,不断有人想改朝换代,或者想割据,割据完了再逐鹿中原。周边一些化外部族也不断侵入中原,试图入主中原,逐鹿就出现了很多模式。


逐鹿模式 

一个模式可以称为革命模式,也就是以一个合法的理由推翻前朝,自己开创新朝代。可以归入革命模式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商周。革命这个概念就是从“汤武革命”来的。另外,汉唐明清也是革命模式的典型代表。


还有一个模式是群雄模式,就是各地势力不相上下,于是成为割据状态。比如春秋战国、三国、五代十国,都是典型的群雄模式。

(三国鼎立形势图)


再有一个是南北朝模式。南北朝本身就是典型,但是过去通常以为只有南北朝是南北朝,其实南北朝模式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时间段,辽、金、宋之间的关系也是南北朝。过去经常以汉人为中心叙事,就把宋说成是正统朝代,而与之对峙的都是地方割据,事实上,辽和金的领土都远大过宋,金朝甚至占据了传统的中原,宋反而是偏安,连西夏也是很强的竞争者,所以辽、金、宋也是南北朝。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


谁是正统

在逐鹿中原的博弈游戏里,就会出现一个政治身份问题,今天称为政治合法性,古代叫正统,就是需要辨明谁是正统,或者说,哪个朝代或哪个政权具有正统地位。一开始,大一统所定义的政治合法性里还没有“正”的概念,只是强调一统,“正”是后来增加的新指标。汉代经学所倚重的《春秋公羊传》里,讲的就是一统,一统就是合法性的资格,谁能够一统中国,就具有政治合法性。一统的指标很清楚,没有争议,统一中国就是一统。然而改朝换代、朝代轮回需要一个理由,于是古人编出了五行模式,以五行为基础的所谓五德轮流为政,但这种叙事没有可信根据,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只是文学想象。


(《春秋公羊传》)


到了后来,增添了“正”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比较复杂了。正的概念可以是一个道义理由,甚至是一个文化理由。宋代欧阳修提出,大一统不能仅是一统,还必须是正的,相当于正当性,就是说,有了正当性才有合法性。可是什么是正,理由可以很多,各家所见不同。一个比较明显的理由是,如果继承了夏商周典范三代的政治传统,就具有正当性,甚至,追溯到黄帝尧舜的被想象的制度传统,就算是正。这种理由包含了太多想象,黄帝、尧舜、夏商周的制度是不一样的,但古人把所有远古政治都想象为同一个伟大传统,如果继承了伟大传统进行统治,就具有正当性。这是一种以古证今的理由。


还有另一种实践性的理由,如果一个朝代有很明显的业绩,比如,促进了经济发展,文教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民心所向,那么这也能够证明其正当性。这个指标和现代指标有些相似,经济指标相当于GDP主义,经济搞好了,人民安居乐业,就有了合法性。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理由,就是文化标准。这个标准比较特别,主要是华夷之辨,就是说,符合华的传统的是正统,夷的是非正统。这个复杂问题另加讨论。


解读长城 

大一统包括了相当于现代中国的面积,但有一定弹性变化,唐的面积与现代中国差不多,元和清都明显大过现代中国,秦汉宋明等则小于现代中国,但都不同程度地把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统一在一起,总是多文化的综合体,费孝通说是“多元一体”。这与一些海外的观点有分歧,海外有一种观点把中国说成是长城以内,这是对中国概念的误读。事实上,长城位于中国的中间,是处于竞争博弈中所修建的军事工事,不是国家边界,而是攻守所需的军事设施。当时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常有军事冲突,长期处于博弈均衡,谁也无法统一对方,中原政权与匈奴、突厥、鲜卑、辽、金、蒙古等就长期处于对峙均衡,所以中原利用地形修筑了防守工事。事实上长城并不是自秦才开始的,秦之前就有不少长城,春秋战国时候,许多国家也修长城,那些长城有许多在中原内部,有些走向不是横向的,而是竖向的,有朝南防守的,也有朝北防守的,连楚国也有防中原的长城。这证明,长城是军事设施,不是国界。

(战国时期的长城)


以辽为例,辽占有北中国,它也修长城,但不是传统的秦长城,而是在今天的内蒙古偏北地区,又修了一个长城,那个长城外面还是辽的大片领土,为什么在那里修长城呢?因为要防备女真或其他凶悍部落的叛乱。这些例子都表明长城就是工事,不是国界。只是在中国地面上,最经常的情况是农耕和游牧两大势力的长期对峙,因此在双方博弈均衡地区修了长城。


很多人都提到,中国的游牧和农耕地区之间有一条胡焕庸线,这是胡焕庸先生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这条线确有很多巧合,既是农耕和游牧的分界,也是降水量的一个明显分界,从黑龙江黑河一带一直斜划到云南。大段长城也在这条线左右一带。这是中国内部的地理分区。


古代中国各地势力都试图建立大一统王朝,从秦开始算起,在那些主要王朝之中,游牧部族所建立的主要王朝的统治时间,与汉人王朝几乎相等,时间上大概对半。北朝那几代是鲜卑,隋唐皇族也是鲜卑,再加上辽、金、元、清,就大概是秦以来的一半历史时间。汉人中心论是可疑的,中国历史从来都是多民族的活动构成的。大一统有着大容量,各地区的人民能够共享这个制度。


(胡焕庸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宇宙无限_y0

    个人建议:能够参与讲课的老师,毫无疑问都是这个领域的顶尖学者,大家也不要怀疑。但是好的内容要用好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语速中等,不急不躁,侃侃而谈是一个好的表达方式,也是我们对学者的印象。有地方口音不是问题,自信表达,结构清晰才是问题,再次给赵汀阳老师一个赞👍

  • 宇宙无限_y0

    赵老师讲得很好,侃侃而谈,结构逻辑严谨

  • 1386558kxls

    第一遍听时,没有感觉到赵老师的魅力。第二遍再听时,才真正体会到赵老师讲的太好了,强赞👍

  • 守本眞心

    聽了好幾遍了。有了新的認識。趙老師講得很好!

  • 大山破

    为什么是70军队这个数字多了,而不是100多万人口少了呢?何况军队可以雇佣。

    刘康仁 回复 @大山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生产力不够啊!

  • 1393972sxzs

    老师对中国历史的解读,听后收益匪浅……

  • 勇敢传说_ec

    周如何以小治大,分封制来源

  • Linda_小岛

  • 曦翔

    观点新颖,从天下到国家,古人的视野就曾不是只局限在一城一国

  • 我是福润德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