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喜马拉雅FM
大家都知道时机就是一切,但是我们对时机本身了解不多。人生就是由数不清的一连串关于“什么时候干什么”的决策串起来的——什么时候跳槽,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然而,我们却往往根据自身的直觉和猜测做出这些重要的决定。
见机行事通常被我们会认为是一种艺术,然而丹尼尔·平克却在《见机行事》这本书中向我们表明:见机行事真的是一门科学。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平克的眼中,在一个事件的开头、中间点和结尾这三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人们有哪些典型的行为。
先来看在事件的开头,人们最愿意做什么呢?那自然是“许愿”了。
前几年有一项研究分析了Google上的搜索记录,发现每逢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对“节食减肥”这个词的搜索量就会显著上升,比平时的搜索量整整高出82%。
这在英文里有一个专门的词,叫new year’s resolution,新年的决心。人们每到年初,就许一堆愿望,下一堆决心。当然,大部分决心可能不出一个月就歇菜了。其实人们不光是新年爱许愿,研究发现,在每一周的第一天,“节食减肥”这个词的搜索量都会上升14%,在各种公共假日之后的第一天,搜索量也会上升10%。
除了这些“第一天”之外,在生日、结婚纪念日这些对个人有“新的开始”意义的日子里。人们也都要许愿。
那这个错觉好不好呢?平克说:“当然好啊。虽然它的缺点是维持不了多久,但是好在一年365天里,我们能找到好多好多的“第一天”啊。每一个第一天,我们都许个愿,那不就相当于一年到头都在给自己打鸡血吗?挺好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个全新开始效应经常给自己鼓励,企业也可以利用它来快速抛下过去的包袱。比如项目经理一发现这一季度工作进展不顺,士气不高,那就可以人为设置一个什么新项目的启动日之类的,不要干等到下一个季度的第一天再刷新士气。另外,我们要劝别人开始动手做事情,最好的时机也是在各种“第一天”的时候,这时候人本来就有下决心动手的意愿,你从旁推一把会比较省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事件的中间点,人们喜欢做什么?平克说,在事件的中间点,人们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一种叫“衰退效应”,一种叫“激发效应”。
衰退效应最为典型,就是中年危机。美国曾经做过一项大范围调查,要人们用0-10表示自己的幸福水平。这个调查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结果发现图大致是一个U型曲线。人前半生的幸福程度,在二三十岁达到了一个高峰,差不多35岁左右开始走下坡路。到五十岁左右,会达到人生低谷。这一段走下坡路的年龄段,差不多就正好是人生中间点,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年危机。不过危机总是会过去的,50岁以后,幸福感又会回升,最后会超过二三十岁那个高峰。
为什么人会有中年危机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有一个可能是年轻时的期望到中年没有实现,感到失望,但慢慢我们会学会调整期望。于是过了中年,幸福感又会回升。但也有科学家通过动物管理员的打分发现,连黑猩猩都会有中年危机,所以这可能纯粹是一种生理现象。然而更多的科学家认为,一件事情进展到中间段的时候,人的状态会松懈,这是普遍现象,中年危机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而已。
比如,犹太光明节的时候,犹太人要在家里点蜡烛,要连点八天。有个研究考察了人们是不是能够坚持八天都把蜡烛点上。结果,把人们每天点蜡烛的完成状况画成图,也是一条U型曲线,到中间就松懈了。再比如,有人做了一个让人剪纸的实验,也是剪到中间的时候越容易错。
总归,人在事件中点附近状态下滑,也就是“衰退效应”,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那怎么克服它呢?丹尼尔·平克说,第一个方法是我们只要知道这个规律存在,就会感觉好一些。我们要知道,中间段的成绩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不会永久继续。尽管我们无法阻止它,但是可以做好心理准备。
而第二个克服它的方法,跟中点的另一个效应“激发效应”密切相关。
耶鲁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康妮·盖尔西克(Connie Gersick)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她去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团队是怎么样完成各种项目的。研究发现尽管各种项目千差万别,但每个团队完成项目的节奏却出奇的一致。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匀速推进的,几乎所有项目都是一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进展,但是一旦项目进展从开始到截止日期的那个中间点的时候,项目进展会有一个大爆发,往前推进一大步,然后稳健推进到最后。
这就是所谓的“激发效应”——也就是到中间点的时候跟“衰退效应”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会沉沦,反而会忽然奋起。
那么问题来了,事件的中间点,到底什么时候会产生“衰退效应”,什么时候会产生“激发效应”呢?切换的机制是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书里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书里列举了一个现象,很有启发。有人统计了NBA比赛数据,发现这么一个规律:中场结束的时候分数领先的那个球队,会有极高的概率最后获胜。只要打完前两节的时候你领先,那最后你就有可能拿下整场比赛。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如果中场只领先一分的话,那么落后一分的那个球队,最后反而更有可能反败为胜。这提示我们也许事件的中点到底是让人衰退还是激发人的潜力,关键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一个主观判断。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人到中年就颓了,但也有些人,人到中年反而会爆发,创个业什么的,开启精彩的下半场。差别可能就在主观上的一念之差。所以,克服“衰退效应”的第二个方法也出来了。在中间点的时候,我们得在主观上哄一下自己,给自己鼓个劲,一边告诉自己时间已经不多啦,要抓紧啦,另一边告诉自己:我只是稍微落后,现在正是奋起追高的好时机。
那么临近事件结尾时,人们会做些什么。按照丹尼尔·平克的总结,事件的结尾有四大功能:充电、编码、精剪和提升。
所谓充电,就是说我们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会加倍努力地做事情。比如说,29岁的时候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概率是28岁和30岁这前后两个年纪的两倍。美国的橄榄球比赛,最后一分钟得分的效率特别高。这也就是说,我们不光喜欢在第一天下决心做事情,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也会像充了电一样,有更大的决心和动力把事情做完。
不过,这个效应也不都是正面的。比如说,逢9的年龄,自杀率也更高。另外,临近截至日期时,虽然做事情的效率高了,但是创造力会下降。所以,结尾的这个充电功能是把双刃剑。
结尾的第二个功能是编码,人们会根据事件的结尾来给整个事件做评价。
有一个实验是这么做的:科学家让受试者去想象两种人生,首先是美国著名影星詹姆斯·迪恩的一生,他是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忽然暴毙的,终结在了人生的顶点。第二种人生,是要求受试者去想象,詹姆斯·迪恩又往后生活二十几年,而他在后半生里混得也不错,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但是事业总体来说趋于平淡。科学家最后问受试者,这两种人生哪种更值得拥有?结果大部分人都选前者,虽然明明后面这种人生的总体成就要大于前者,但是人们还是觉得终结在顶点的那种人生更美好。
平克把这个功能叫做编码,也就是人们会根据结尾的状态给事件定性。
结尾的第三个功能,是精剪。科学家早就发现,人到了晚年的时候,老人家的社会关系会显著萎缩。
人一到晚年,就跟很多以前的好朋友断绝了来往。一开始,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精力衰退,照顾不到那么多的社交关系了。但后来研究发现,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人越活到人生的尾声,就越明白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晚年的时候,人会开始追求不一样的一些东西,比如情感的满足、生命的欣赏、意义的感悟。也就是说,临近人生结尾的时候,人们其实活地更加豁达了。
于是,老人家会主动地去修剪自己的社交关系,那些对自己不重要的,就根本不在乎了,他们只在意那些最重要的朋友。他们最核心的社交圈规模并不会缩小,缩小的是外围的社交圈。留下最重要的,丢掉那些不重要的,这就是精剪的功能。实际上不是只有年纪大了,才会有这个精剪的操作,很多事情临近结尾,人们都会启动修剪过程,比如绝大部分通俗电影、通俗小说的结尾都是欢乐的大团圆。
虽然,主观上我们喜欢欢乐的结尾,但实际上,另外一种结尾,才会真正让一个事件的价值得到升华。那就是苦中带甜、笑中带泪、悲喜交加的那种结尾。其实最好的电影编剧们都神谙此道,比如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从《玩具总动员》到《头脑特工队》,最后都是主人公发现他们一开始追求的那个欢乐结局其实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最后都转而达成了一个笑中带泪、悲喜交加的结局。
欢乐的结局让我们愉悦,但只有悲喜交加的结尾才会让我们成长。这便是开始、中点和结尾这几个关键时机能够带给我们的一些启发
《见机行事》02 中年危机和中年奋发的转换心理朋克:教你最魔性的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