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喜马拉雅FM
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他遭遇了一场没有防备的大雨。当你从野外踏青回来的时候,突然碰上一场毫无防备的大雨时,你会怎么办?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找个屋檐,埋怨着等这场暴雨过去,然后原本美好的心情被这一不速之客破坏殆尽。但是苏轼并非如此,他放歌大行,不惧风雨。
在人生路上,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下一个拐角的地方,给你一声问候的是晴空万里还是疾风骤雨。我们总在遭受这个世界的苦雨,趋利避害的本性让我们选择以最舒服的方式躲过所有的苦难。但是,当你在屋檐下看着狂风带走所有的雨滴时,你的人生也被一并带走了。走出屋檐,走进雨中,纵是打湿了衣衫也奋勇不前,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冯梦龙写过一个《王荆公三难苏学士》的故事,说的是苏轼改了王安石一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被王安石认为苏轼不知黄州风吹花落,于是大笔一挥苏轼到了黄州。
当然,这是后世文人自己凭空加的一段韵事,但是苏轼确实是被自己的锋芒误了自己的一生。“乌台诗案”打碎了这个在科举之时令梅尧臣和欧阳修瞠目结舌的年轻人的美梦。春风得意一夜化成了潇湘苦雨。锒铛入狱的缘由只是自己在上奏之时凭着自己的诗人性子加了几句玩笑话,苏轼曾经引以为豪的锋芒最终变成了刺伤自己的利剑。
出狱之后,仕途低迷,发配黄州也是心意全无。命运就和这样一个旷古的大才子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但是,这也成了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他开始学着锋芒内敛,学着云淡风轻。
到了黄州,苏轼开始学陶潜了,可能这是中国士人落魄时最好的选择。他开了一块地,笑着称这是东坡,自己就是东坡居士了。一个大诗人用一块土地来命名自己,有趣至极,淡泊至极。
清寒的生活让苏轼开始钻研起吃的,其时黄州的猪肉价极贱,于是我们的东坡居士就开始研究如何做猪肉,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名菜——东坡肉。苏轼不爱音律,却爱吃肉,诗人的身上多一份烟火气,显得可爱的很。
苏轼是个自由的人,这点心气始终没有被熄灭。所以他能在一个半坡安之若素,他把自由寄于自然,比起俗世烟火,他更讨厌束缚,所以他对音律是敬而远之,对于吃食是越发亲近了。在黄州的那段时光,终于把这样一个大诗人从璞玉雕琢成了白壁。
苏轼在黄州期间终于逐渐收敛起了自己的锋芒,面对人生的起伏,他开始能笑对了,他终于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天是苏轼来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初到黄州的不平和愤懑,后来的逐渐适应甚至有点喜爱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云淡风轻。这天苏轼出门没带雨具,归来途中偶遇大雨。苏轼大笑,面对着瓢泼的大雨,欣然前行,缓缓步于雨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苏轼把终于把自己活成了一汪水,水静无形无色无味,能看陌上花开,也能看云卷云舒。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关于主播 生活不是活着。资深主播,有“妍婷姝朗诵作品专辑”、“秦东魁:做个有福人”等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