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做主人还是做奴隶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黑格尔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每一个为高考头疼的人都会深深记得他,他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虽然对他的理论一知半解,却并不妨碍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黑格尔1770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831年死于柏林。

黑格尔不是那种天资很出众的人,甚至在他1793年离开图宾根大学神学院的时候,获得了这样一个评语:神学和哲学上“学有余力”,但是在哲学上知识欠缺。没想到黑格尔后来居然成为了一代大哲学家,当时的老师是不是看走眼了?

1816年,46岁的黑格尔好不容易获得了海德堡大学教席。两年之后,1818年,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的职位。可以说,黑格尔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如日中天的地位。

同时代的叔本华对黑格尔极为厌恶,说他是一个“既讨厌又无知”的人。他曾经要挑战黑格尔,选择在黑格尔上课的同时,在隔壁教室开课。结果只来了寥寥几个人,等于是在自取其辱。

黑格尔自认为,哲学在他那里终结了。所以说,他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也是最后一个体系哲学家。

黑格尔的哲学对马克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马克思后来工作,就是从批判黑格尔开始哲学工作的。

黑格尔度过了平淡的一生,他的性格也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但是他却经过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其中经过了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败等等一系列的大事件。

这些事情表面上剧烈变化和动荡,使得黑格尔认为:一些看似万古不变的东西,其实都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但另一方面,他也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和我们的时代有关的。脱离了人类的历史,就不能理解我们的思想。反之亦然。

战火中诞生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这本书中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事实上,精神从来没有停止不动,它永远是在前进运动着。”

黑格尔是从1805年开始撰写《精神现象学》的,完成于1806年,出版于1807年3月。那一年黑格尔年37岁。所以《精神现象学》属于他青年时期的作品。

黑格尔写作《精神现象学》实在是不容易的。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在打仗。

1806年深秋,一代枭雄拿破仑带领着法国军队和普鲁士在耶拿城外开战。当时法军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最终法军攻占耶拿,黑格尔被迫弃家出走。

他把《精神现象学》的余稿藏进衣袋,躲在一个朋友家里,借着法军兵营的火光整理了余稿。后来在法军进入耶拿城的时候,黑格尔甚至亲眼看见了拿破仑。

他自己记录这个历史的偶遇:“我看见拿破仑皇帝——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这位伟大人物……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见他一面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黑格尔当时是非常激动的。他把拿破仑称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可见,黑格尔是非常推崇法国大革命的自由精神的。很有可能,黑格尔是那个时代唯一真正理解了拿破仑的人。

黑格尔的体系

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试看一看黑格尔的体系,我们必须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开始,《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这个判断是十分准确和到位的。

可以说,黑格尔用了毕生精力,来创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黑格尔的著作,除了《精神现象学》之外,还有《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人类思维被看成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把他的哲学体系分成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在第一部分“逻辑学”中,黑格尔要处理存在、本质和概念问题。

在第二部分“自然哲学”中,黑格尔要处理力学、物理和有机学的问题。

当然,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没有独立意义。自然只是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而精神是主动积极的,它必然要摆脱自然的桎梏,重新回到自身。

于是必然进入第三阶段,即“精神哲学”。这一阶段也分为三个部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主观精神异化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不是物质的自然,而是精神、文化世界,即法律、道德、国家。随后精神又扬弃自身的异化,返回自身,这就是绝对精神,即艺术、宗教、哲学。

大家会发现,3是黑格尔最喜欢的数字。这就是黑格尔常用的正反合三段式,也就是正题、反题以及合题的简称。

要注意,正反合三段式不是逻辑上的三段论,而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套公式。例如,“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逻辑学”是正,第二阶段“自然”是反,第三阶段“精神”是合。而在每一个阶段中,又包含了正反合。

例如在精神哲学部分,正题就是主观精神,反题是客观精神,最后汇聚在合题,也就是“绝对精神”之中。

如果一定要来举个例子来说明正反合的话,我们可以来想象这样三个说法:

妈妈对自己的小孩说:你一定要吃蛋黄。这个就是正题。而小孩说:我不喜欢吃蛋黄,只喜欢吃蛋白。这个就是反题。

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饭就没法吃了。所以这个时候,外婆出来说:要么这样,我给你做一个蒸蛋羹吧。这个就是合题。

小朋友既不是在吃蛋黄,也不是在吃蛋白,而是另外一种综合的蛋白与蛋黄,形态味道又完全不一样的蛋羹。

黑格尔哲学就是这样,好像一个动态,从最低意识到绝对知识要经过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精神现象学》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

因此,我们可以把《精神现象学》看作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言、序幕。

什么是主奴关系?

《精神现象学》这本书分为五大部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第四章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主奴关系。这个著名的主奴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黑格尔的基本思维方式。

黑格尔有一个基本观点,劳动创造了人的伟大思想。他认为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所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这样一种关系:假设在原始社会里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的双方来自于不同的氏族或者民族,他们之间进行了殊死战斗。其中有一方不怕死,或者武艺高强,豁出命去战胜了另一方。

于是,战胜的一方成为了主人,战败的一方成为了奴隶。但是,其实奴隶之所以成为奴隶也是自愿的。因为,他没有心甘情愿地去死,他愿意当奴隶,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主人也愿意保留战败者的生命,使得战败者能够成为奴隶。其结果就是:从今往后,奴隶要心甘情愿地为主人服务。这个时候,主人和奴隶好像就是自我和对象的关系。这样,主人和奴隶之间就出现了一种相互承认。

所以说,主人和奴隶一起才构成了一种完整的自我意识。因为,如果主人失去了奴隶,那么他就一无所有,也不再是主人了。

但是这样,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长此以往,主人习惯了发号施令,坐享其成;而奴隶从事劳动,对物“加工改造”,创造财富供主人享受。然而奴隶创造财富,劳动也就造就了自己。

久而久之,奴隶开始具有自我意识。他开始明白了,活着不光是为了主人,也是为了自己。也就是说,奴隶占据了主动,获得了自己的自我意识。而相反呢,主人是完全依赖奴隶生活。

奴隶不但创造财富,支配财富,也进而逐渐支配主人。最后,主人和奴隶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主人成了奴隶,奴隶成了主人。

一开始高贵的主人堕落为寄生虫。而一开始低贱的奴隶,则成为了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格,也就是自觉的劳动者。

当然,黑格尔并不是在说历史中真实的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而是藉此来说明精神活动的形式运动发展的规律。黑格尔想通过主奴关系来说明,其实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都要变成自己的对立面。

放在当下来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但也有时候会放纵自己去享受本不该坐享其成的成果,劳动创造价值,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提升?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你愿意做主人还是奴隶? 类别: 【人文】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