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该如何发家致富,摆脱贫穷走向人生巅峰?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贫穷是因为贫穷本身

一个人贫穷的原因是什么?

有的人认为贫穷是来自于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穷人处于被剥削的境地,地位的不平等让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实现改变。也有人可能会说,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愿意为将来付出更多的努力。

然而,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穆来纳森教授,却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惊世骇俗的答案。贫穷的原因,就是贫穷本身。

穷人的幸福值源于吃饱穿暖

穆来纳森找了一群来自印度的贫困农民作为他的研究对象,赶在他们的庄稼即将收割之前,对他们进行了智力测试当中的认知测验。然后,等到他们的庄稼收割完成之后,再一次进行了同样的测验。

结果令所有人出乎意料,同一批人、同样的测验,时间相隔不过是收割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测验的结果竟然有显著的差异!这些农民在收获之前的认知表现,明显要比收获之后差。仅仅因为庄稼的收获与否,居然就导致了贫穷的人在智力水平,至少是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这些贫困的农民在庄稼收获前,因为缺吃少穿,脑袋里想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填饱肚子,哪里还有空去想其他的事情呢?相反,在庄稼收获之后,填饱肚子对于他们就不再是问题了,所以认知资源就从吃吃吃上解放出来,放到认知加工上,测试的成绩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所以说,贫穷让人将认知资源更多地放在温饱方面,从而导致他们在智力、判断力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最终使得他们很难做出改善生活的正确决策,也就无法摆脱贫困的境地了。

当然,导致贫穷的原因极为复杂,我们常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现实是当你真的去教那些穷困的人如何“渔”的时候,往往他们并不能听进去,可能也学不会,因为他们太想吃鱼了。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为了研究智力的先天因素,聪明的心理学家想到了双生子研究法,也就是用双胞胎来进行比较研究(Plomin & Petrill,1997)。

第一组为同卵双生子,这是由同一颗受精卵分化出来的双胞胎,他们的基因相似度最高,达到99%以上,基本上两个人是傻傻分不清楚了。

第二组为异卵双生子,这是由两颗不同的卵细胞分别受孕,再发育出来的双胞胎。他们基因相似度也是很高的,但要比同卵略低一点点。

第三组为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他们彼此之间的基因至少有一半是相似的。

最后一组就是没啥血缘关系的路人甲和路人乙,他们的基因相似度最低。

对这四组研究对象的智商进行测试之后发现,基因的相似度与智商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研究对象的基因相似度越高的,智商也就越接近。可见,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先天遗传因素,也就是基因的影响。

如果想让后代的智商高一点,要么,靠基因突变,要么是找一个高智商的姑娘。显然,基因突变这条路并不靠谱,那能不能如愿找到一个高智商的姑娘呢?

麻省理工的著名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就说过这样一个案例《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Dan Ariely,2010):实验人员找来了100名志愿者,男女各半,又准备了10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了一个数字,从1到100总共一百个数字,单数的50张卡片都贴在了男生的背后,而双数的50张卡片则贴到了女生背后。实验的规则很简单,就是要这些志愿者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异性,目标就是让两个人背上的数字之和越大越好,因为奖金就是这个数字总和的10倍。

结果,绝大多数配对的男女,背后的数字都非常接近。数字大的女生大都不会和男生5配对的,因为这样只能获得很少的奖金,只有和他数字差不多的女生,才会愿意和他一起抱团取暖。这大概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门当户对”吧。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上面实验中的数字替代成很多东西,财富、智商、能力、颜值、健康、才华、社会地位等等等等。因此,穷人更倾向于和自己智商、财富差不多的异性结合,理所当然地,后代智力的先天因素,也间接地受到了贫穷的影响。

“影响”,不是“决定”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到贫穷对智力,以及对教育的影响。这个数据很惊人,但这就一定是所有吗?并不是。我们在抱怨、在感叹不公平的时候,不如多一些思考,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大山深处,有一群聪明的孩子需要帮助。与其说这是一项关于社会意识的调查,不如说是一个唤醒社会大爱的号召书,行动,真的永远都不迟。

贫穷:影响我们的智商

陈昌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