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巨婴们,再幼稚就别怪老板对你们不好啦!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职场循环

职场作为一个流动的蓄水池,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迭代。当60后渐渐力不从心,逐步退出职场的时候,70后们又准备好享受老一批职场人退出的职场红利,而80后作为中坚力量,在拼命奋斗的同时多多少少也会产生所谓的“职场危机感”,因为90后已经逐渐崭露头角,迫不及待地想夺权,蚕食80后的地盘了。

不管在任何时代,作为一个庞杂而精细的生命体,职场总是用这种方式完成新老更替的血液循环。

在某问答平台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帖子十分火爆:为什么很多老板愿意给出更高的待遇招募一个新手,也不愿意用相同的待遇留下入职多年的老员工呢?在首尔看来,老板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购买预期,当他看好这个年轻人的前景时,自然愿意付出更高的薪水招揽进来。

的确,除了经验上稍有欠缺,更年轻的职场人不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发展潜力都远远大于职场老油条。因为他们起点更高,平台更大,入职之初就会享受到老油条们早就搭建好的平台红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然会看得更远。

但是当90后入侵职场,并宣誓一定要把80后尽早赶下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们却忽略了自身存在的最大局限,那就是拒绝成长。

在国内有这样一个论调,每一个年长者在面对下一代时总会长吁短叹一代不如一代啊,这一点在80后和90后身上尤为明显。尤其80后算是第一代真正享受到国家发展红利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童年生活相对70后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之后的90后、00后甚至10后的物质生活,更是一代比一代丰厚。

什么是职场大龄儿童?

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层面的进步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上一代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走一些弯路,只注重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却没有关注孩子的人格塑造。因此,当成长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结束求学生涯,走进职场之后就产生了一种现象,那就是职场大龄儿童泛滥。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要讨论一下职场的大龄儿童。你是职场大龄儿童吗?什么叫职场大龄儿童?

从字面上看,他们就是一群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虽然已经成为职场人,但并没有拿职场人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从工作能力上来说,他们没有任何问题,甚至知识更新率、学习能力或者专业能力比老一代职场人更强,但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却和老一辈差了十万八千里,导致看似前途无量,实际上却发展缓慢。其实这就是职场大龄儿童的典型现状。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职场大龄儿童?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的职场大龄儿童呢?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总结总结。

首先,职场大龄儿童往往缺乏必要的责任感。比如说同样写一篇稿子,老一代职场人就算能力有限,写出来的东西不够惊艳,但是很难从他们的稿子里发现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和语句不通顺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做事更认真。

而职场大龄儿童就算天赋异禀、才高八斗,写出来的东西惊为天人,也很难做到挑不出错别字。因为他们在写稿的时候,可能同时兼顾了几件事情:刷刷朋友圈、聊聊天啊等等。都说一心不能二用,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想要把工作完成的完美,可能吗?

而且职场大龄儿童在写完稿子后最多通读一遍,并不会逐字逐句的检查校对,因为早一分钟交稿,就能早一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像这样做事,只求及格,不求卓越,成长的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职场大龄儿童往往都很自我。办公室生态、职场政治?他们才不管这一套呢!每个人都是一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模样,在职场中只和自己看对眼的交往。我们俩关系好,啥事都可以商量;我们俩关系一般,对不起,这事跟我没关系,找别人去吧。

的确,作为新一代年轻人,尊重自己的感受很重要,但是这种感受并不是以破坏别人的感受为前提的。在任何时代,你在职场当中彬彬有礼、不卑不亢,永远是良好修养的体现。

无知和个性之间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从另一个侧面来解读,所谓的自我其实就是有点自私。当我们年少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吃的喜欢玩的东西,都恨不得牢牢抓在手上,吃在嘴里。很少会出现孔融让梨的场景。那么在职场中,大龄儿童的表现就是相当自我。

职场大龄儿童喜欢把有限的精力分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玩,谁不喜欢啊,小时候我也想天天在家看电视,不去上学。可是,可能吗?

我也承认,现在的年轻人在读书的时候压力比我们当年要大得多。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读书的时候大家都能做到专注,但一进入职场之后,这种专注就却消失了呢?也许是因为领导和下属之间的管理要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可能是在上学的时候压抑的太久,进入职场之后就开始寻求自我放逐,把之前失去的东西都补回来。

再加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具有超强诱惑力的玩意儿层出不穷。在我们小时候,连电视机都不是家家都有,更别说游戏机和手机了。所以这些不断出现的娱乐方式也让自控力差的年轻人更加无法控制自己。

职场大龄儿童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有一件发生在我儿子身上的事情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儿子今年上二年级,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陪他一起写作业。做完作业之后给他收拾铅笔盒,平均每两至三天就会少一样文具,不是铅笔丢了就是橡皮找不着了。

每次丢东西之后我都会跟他好好沟通,让他要爱惜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在外面努力工作换来的,挣钱不容易啊。就跟他说这些,但是三四次之后我就发现和他沟通的效果并不大。他总认为就算丢东西了,爸爸妈妈也会给他重新买。

至于这个问题最后如何解决了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我想说的是这种现象在职场大龄儿童身上同样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从小生活就非常优越,对任何东西都不懂珍惜。这次工作没做好没关系,下次做好就行了,反正老板也不会开我;对工作环境不满,我可不愿意受委屈,辞职就好了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工作不好被老板开除,又不是找不到工作。

可以说这种态度严重的阻碍了职场发展,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珍惜得之不易的工作,都觉得无所谓。

职场大龄儿童的第五个特征:胆小、懦弱、遇事喜欢找借口。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保护得过好,没有经历过挫折教育的话,这些特质就很容易发生在他身上。年少的时候没关系,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总有大人在为你兜底和善后。但工作之后就不一样了,你的家人无法把保护的大伞撑到你的单位当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你只能依靠自己来处理。

这个时候,小时候形成的一些弊端就出现了。工作出现问题后不敢承担,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来推卸责任。任何老板的心中都横着一杆秤,他们会给年轻人机会去成长,一次两次三次,如果每次都是这样的结果,那么就算你天资再高,这里恐怕也容你不得。

不懂得感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是至亲之人。父母抚养你长大并不求你带来什么,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觉得:好吃的给我吃是应该的,好玩的给我玩也是应该的。他们只是一味地索取,却从来没有想过回报。

职场中不同,老板雇用你是为了创造价值,只有你创造了价值,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有的时候在工作中做出一定的成绩得到奖励的时候,一下子就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牛的不行了,所得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努力,跟别人没有关系。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鼓励非常微妙。给你可以,给别人也未必不行啊。如果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不懂感恩,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被孤立的那个,到最后失去一切。

以上几点就是职场大龄儿童的典型表现,希望各位小伙伴们可以对照这几点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职场大龄儿童。我相信如果你是职场大龄儿童,只要你努力去改变,你的前景一定会很好。

傅首尔:你是职场大龄儿童么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