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逆袭

小镇青年的逆袭

00:00
05:48



小镇青年的逆袭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随着小镇的区域范围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小镇青年开始成为媒体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有一部分年轻人工作在大城市,居住生活在城市附近的小镇,每天往返于城市和小镇之间;还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在大城市工作,但向往小镇闲适的生活节奏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选择“5+2”模式切换于城市和小镇之间;还有一些人则直接选择逃离“北上广”。


 

新兴消费族群

三、四、五线城市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单元,生活在这些城市里的青年们,通常被定义为小镇青年,成为大批行业发展报告和人群研究报告中的主角。2018年末,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已经增加到297个。

 

根据腾讯洞察的调研发现,高达63%的受访者曾在一、二线城市长期生活,求学和工作是他们离乡的主要契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也显示近八成“小镇青年”有过大城市生活经历,“去留”意愿分化明显。

而回归原因多样——父母是最主要的牵挂(35%);成家的规划(30%);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落脚难,使得一部分人也放弃了他乡的漂泊(17%)。

来源:腾讯《2019小镇新青年研究报告》在这些回流青年中63%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接触过大都市丰富生活方式的他们,接受并拥有了更多元的观念。他们曾负笈他乡,如今为家乡带回了知识和不同的理念。下沉市场的基础建设、商业配套和交通设施日益完善,让小镇新青年在吃穿用住等各个方面,都释放出与一、二线城市趋同的信号和需求的同时也不需要承担一二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小镇的生活,亲情常伴、邻里友好,近70%的小镇新青年与父母子女同住。在小镇新青年的家庭中67%拥有车,83%拥有房产。孩子、房子、车子,作为小镇新青年的新标配。此外,小镇青年的收入与大城市虽然有差距,但是生活成本也相对更低。一二线城市青年每月平均支出约为6230元,和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对比很多人都属于“入不敷出”。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增速在2016年就已经反超二线城市消费增速。来源:腾讯《2019小镇新青年研究报告》

在今年“6·18”年中大促中,主流电商纷纷公布了“小镇青年”所发挥的巨大贡献。天猫对于“6·18”的最终统计数据显示,三到五线城市的用户数、成交额同比增长双超100%;而奢侈品消费中,25岁以下奢侈品人群增长近50%,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超55%。三至六线城市用户购买天猫上苹果产品的成交量,同比猛增170%,高出一二线城市近1倍。

 

新媒体赋权

大城市“996”,小镇“955”,64%的小镇新青年每日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

除了工作和学习,小镇青年拥有大量的时间休闲娱乐。在调研中,小镇青年对朋友聚会的描述主要是喝啤酒、吃烧烤、唱歌,偶尔也有打麻将、玩棋牌等。受制于相对单调的线下娱乐设施,他们选择了“线上繁荣”。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联合《中国青年报》、红杉中国与神策数据,推出了《2019 小镇青年报告》。

 

来源:快手《2019小镇青年报告》

过去一年,2.3 亿小镇青年在快手上发布了超过 28 亿条短视频,视频播放量超过 26000亿次,获赞数超过800亿,获得了超过180亿条评论。

线上的繁荣弥补了线下的缺失,也让他们在渠道壁垒的消失下,拥有了多姿多彩的闲暇生活。他们全天候追剧(67%),享受“剁手”的快乐(54%),听音乐来放松心情(52%),用短视频和浏览资讯来杀时间(46%),也玩游戏获得愉悦(38%)……

 

来源:腾讯《2019小镇新青年研究报告》移动互联网的变革驱动了资源壁垒的消失,尤其体现在教育资源。借助在线渠道,小镇新青年能够享受到无异于一、二线城市的优质课程和师资。在孩子的教育面前,已为人父母的小镇新青年更是毫不手软。每月花在子女教育上的费用平均为2031元,不仅重视孩子学科知识,也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与以往流行文化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地的渐进式传播路径不同,当下的文化形态的传播则实现了小镇与城市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他们并没有受限于物理环境的不发达,而是自由自在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借助快手、抖音等平台,展现自己,发展副业。歌手、演员、摄影师、美食达人、拍段子、非遗文化保护等,目前,快手平台上有非遗视频三百多万,有非物遗作者两百多万人。利用平台记录和连接的属性,小镇青年不仅获得了播放量、流量,甚至实现了社交和电商平台上的变现。

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看尽城市繁华后�荣归故里,�还是青砖黛瓦的风雅�最耐人寻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心_38

    彩虹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