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课|《幸福迷思》4: 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

第077课|《幸福迷思》4: 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

00:00
14:23

BOOK 23  

美国版《America the Anxious:How Our Pursuit of Happiness IsCreating a Nation of Nervous Wrecks》

焦虑的美国: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如何创造出一个遍布精神脆弱者的国家


英国版《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Why It’s Making Us Anxious》

幸福迷思:为何追求幸福会让我们感到焦虑


作 者: Ruth Whippman

出版社:St. Martin's Press 

出版时间:2016-10-04

ISBN:1250071526 


作者简介 

鲁思·惠普曼(Ruth Whippman),作家,记者,制片人。长期给《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卫报》、《独立报》供稿;曾担任伦敦BBC的制片人兼导演,为BBC电视台制作纪录片和时事节目,包括制作了几部BAFTA获奖作品。


书籍简介  

你幸福吗?现在幸福吗?足够幸福吗?像其他人一样幸福吗?如果你更努力地尝试,你会更幸福吗? 在打包了她的英国世界观(大部分东西基本上都是垃圾)并搬到了美国之后,记者兼纪录片制片人鲁思·惠普曼(Ruth Whippman)发现自己越来越为美国人对一个主题的痴迷感到困惑,因为这个主题高于一切:幸福。这个话题到处都是:在操场上,在妇科医生那里,甚至在超市的肉柜台上。 


这些幸福对话无所不在,所以鲁思做了一些研究。她发现的是一个悖论:尽管美国人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寻找幸福,但研究表明,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不满足,最焦虑的国家之一。在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幸福工业综合体”的推动下,美国出于销售幸福的希望而开始追求满足感。


于是鲁思开始深究这个矛盾,调查这个国家的痴迷到底如何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宗教到育儿,从工作场所到学术界。


她参加了一个有争议的自助课程,这个课程承诺参与学习的人会彻底发生转变,而在课程中她所学到的却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她自己的错; 她访问内华达州沙漠中的“幸福城市”,探索它为什么是美国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她深入研究有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心理学运动”背后的黑暗真相; 她冒险前往犹他州探索摩门教徒(号称是美国最幸福的人们)的生活。 


本书荣获《纽约时报》2016年度的编辑选择奖,并被《纽约邮报》评为2016年度40本最佳书籍之一。


本书第四讲  

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


本讲精华内容  

今天我们来说完鲁思·惠普曼的《焦虑的美国》这本书。这最后一讲,我们要把目光集中到研究幸福的科学上来。


虽然在哲学、社会学这些学科里都有学者在研究「幸福」,但在今天,幸福这个课题最集中的还是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里被研究的。这个分支叫做「积极心理学」。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


要说一个东西的黑暗面,前提当然是这个东西非常光明、非常耀眼咯。


积极心理学当然非常耀眼。这个学科分支虽然在1998年才算正式诞生,是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它火速蹿红,现在绝对是心理学里的网红分支。


很多人以前一说起心理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弗洛伊德,但现在,很多人提起心理学,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个哈佛幸福课。在我印象里,哈佛幸福课是第一个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炸了的海外名校在线课程。


哈佛幸福课的英文课名其实就是positive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

不光课受欢迎,书也卖得好。这些年来,不论在美国还在中国,卖得最好的心理学书,大半都是积极心理学家写的。大家在书店里经常会看到的名字是《XX的幸福》或者《幸福XXX》之类的书,除了少部分是那些野生的心灵鸡汤作家写的之外,大部分是出自积极心理学家之手。


不光书卖得好,人也跟着红。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做演讲的出场费现在是五万美元起跳。主讲哈佛幸福课那位老师塔尔·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举办过一个为期只有两个周末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收费5500美元。


哎呀,看来这帮教别人怎么幸福的心理学家们自己现在都过得挺幸福的哦。


实际上,在美国幸福产业那100亿美元的产值里,积极心理学和它衍生出来的产品要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总之,积极心理学这些年来是混得风生水起、光鲜夺目。但是,鲁思·惠普曼作了一番调查之后,却在《焦虑的美国》里说,积极心理学光鲜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些很值得忧虑的问题。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几乎所有积极心理学的书籍都或多或少地传递出一个理念,那就是:快乐本质上是由我们自己控制的,而我们的生活环境几乎是无关紧要的。


积极心理学几乎可以说是蔑视生活环境在幸福中的作用。相反,它最大限度地强调个人通过努力、通过各种技巧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幸福水平。


这种论调在积极心理学的书里无处不在,但它可能最清楚地表现在一张图里。这张图出自一本著名的积极心理学畅销书《幸福有方法》,这本书有中文版的。


它的作者是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是一位当红的积极心理学家,不但她自己的书很畅销,而且她的观点、言论也频繁出现在其他积极心理学的书里。


我把她书里的那张图贴在下面了。


这张图展示的是影响我们幸福的各种因素各有多重要。在图里,影响人幸福的,有三大因素,分别是遗传、环境和我们自己内心的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上最大的一块——50%——切给了遗传因素。也就是说,人的幸福,有一半要归因于基因。


遗传决定了人生理和心理的很多表现,这一点没有太大争议。问题是出在剩下那一半。


图上剩下那一半里,先是只占10%的一小块。


这一块是什么呢?是人的成长和生活所经历的环境,这里面包含的东西可就太多啦,包括种族、年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外表、健康、社会关系以及生活里遭遇的各种事件。这么多东西,加起来居然只影响幸福感的10%!


柳博米尔斯基为了强调环境有多不重要,在书里开了一个很长的清单。


她说,清单上的这些因素,都不会让我们更幸福。清单里包括:


“从慢性疾病或残疾中康复不会让你更幸福;


“有更支持你、更爱你的父母不会让你更幸福;


“更多的钱更充裕的时间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以及一段亲密关系


——这些都不会让你更幸福。


柳博米尔斯基进一步强调说:“如果我们能接受生活环境并不是幸福的关键这一事实,我们就会被赋予更大的能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那怎么追求呢?当然是靠图上最后那40%啦,这40%代表的是我们的内心,代表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能掌控幸福。


所以这张图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切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要幸福,那就要从内心的这40%里去寻找。


10%和40%这两个数字从柳博米尔斯基的书里提出来之后,就被大量引用在积极心理学的学术文献和畅销书里。


但是,它们靠谱吗?人的生活环境里那么多因素居然只占10%的比重?你真信吗?


鲁思·惠普曼表示不信,于是她认真调查了这个数字的来源。据柳博米尔斯基自己的说明,她那张图是引用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德·迪纳(Ed Diener)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综述,那篇论文汇总分析了影响人类幸福的各种因素。

Ed Diener, Eunkook M. Suh, Richard E.Lucas, and Heidi L. Sm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1999): 276–302


惠普曼仔细读完了那篇论文之后,很惊讶地发现柳博米尔斯基的那张图其实完全扭曲了原始论文里的结论。


首先,关于幸福的遗传因素,这篇论文里提供了两种估计。研究者先根据一项双胞胎幸福感的研究估计,我们的幸福有40%到55%是遗传的(这个数字与柳博米尔斯基的50%基本一致),但是研究者后来对同一组数据做了进一步分析之后证明,对于长期幸福,遗传的贡献接近80%。


那为什么80%这个数字从来没有在柳博米尔斯基的书里被提到过呢?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我想,如果一本教人如何幸福的书里告诉你说,人生的长期幸福感有80%都是爹妈生你时就注定了的,那估计这本书的销量也就不用指望了。


我们再来看图上的第二块——「环境」对幸福的影响,在这篇原始论文里估计是多少呢?是10%-20%。乍一看,那张图上的10%正好在这个估计范围的下限。但是(这个但是非常重要!),在原始论文里,迪纳教授对“环境”的定义比柳博米尔斯基要狭窄得多得多。


在原始论文里,研究者只把环境限定在所谓的人口学变量,也就是年龄、性别、收入、种族、是否已婚和教育程度这几个变量而已。


这10%-20%的环境因素里,完全没有包括绝大多数的生活事件——比如不顺心的事业、糟糕的婚姻状况、不公平的老板、丧亲、离婚、疾病等等,全都没有包括在内。


柳博米尔斯基其实玩了一个偷换概念,她把这些生活事件全都打包放进了所谓的“环境”因素里,然后跟我们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论文告诉我们,它们只决定了幸福的10%而已。


在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做了最大限度地挤压之后,那结果自然就是「从内心中寻找幸福」的那一部分被大大地夸大了。而被夸大的这一部分不就正好是积极心理学家他们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吗?


如果有一本书告诉我,一个人的幸福感里有40%都可以通过调整内心的想法来改变,而这些改变的手段就写在书里,那我当然很有兴趣买这本书来读一读啦。

(△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


但实际上,这可能是对事实的巨大扭曲。因为有很多证据发现,积极心理学家们发明的号称可以提高幸福感的手段,效果很可疑;而号称只影响幸福10%的环境因素,却对幸福影响巨大。


我们先来看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升幸福的方法。


比如“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就有点儿像武侠片里的同福客栈,每个片子里都有。在几乎所有的积极心理学书籍和课程里也都会提到用“感恩”来提升幸福,比如每天写日记,写下三件值得自己感恩的人和事;再比如每周给三个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对他们很感恩。


但感恩的效果有多少科学依据呢?在柳博米尔斯基的书里,她提到了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一项研究,这个研究测试了感恩对一些严重抑郁患者的影响。


参加这项研究的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每天晚上都要写下“那天发生的三件值得感恩的事”。结果,据说15天后最严重的那组患者里,94%的人得到了缓解,从“严重抑郁”变成“轻度到中度抑郁”。


听起来效果很明显,是吧?


惠普曼到处找这个研究的出处也没有找到。


于是她就直接写e-mail问塞利格曼要这篇论文。结果塞利格曼回复了一句话:“我从来没发表过它”。

(△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


更讽刺的是,惠普曼查到了柳博米尔斯基自己做的几项关于感恩的研究,研究结果是:做了感恩练习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不但没有任何有统计意义上的改善,其中有一组反而还变糟了。

Sonja Lyubomirsky, Kennon A. Sheldon,and David Schkade, “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Chang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 no. 2 (2005): 111–31


 Kennon M. Sheldon and SonjaLyubomirsky, “How to Increase and Sustain Positive Emotion: The Effects ofExpressing Gratitude and Visualizing Best Possible Selves,” Journal of PositivePsychology 1, no. 2 (2006): 73–82


Nancy L. Sin, Matthew D. Della Porta,and Sonja Lyubomirsky, “Tailor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to TreatDepressed Individuals,” in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eds. Stewart I.Donaldson,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and Jeanne Nakamura, eds. (New York:Routledge, 2011): 79–96


但在柳博米尔斯基自己写的那两本畅销书里,好像从来没有提过这个结论。


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其他干预方法效果也堪忧。荷兰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13年的时候对已经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方法做了一个元分析,结果发现这些方法的总体效果很小。而且这些研究质量普遍都很低,在方法的严谨性上存在很多问题。


最有意思的是,越是在那些质量差的研究里,这些干预手段展现出来的效果就越好。这也太蹊跷了吧?

Linda Boiler, Merel Haverman, Gerben J.Westerhof, Heleen Riper, Filip Smit, and Ernst Bohlmeijer, “Positive PsychologyIntervention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BMC PublicHealth 13 (2013): 119


我们再来看另一面,那些被积极心理学忽略掉的境因素,反而对幸福感影响很显著。


我们举几个例子吧。


首先是社会地位。几乎所有做社会调查的科学家都会告诉你,社会地位与幸福感之间有很强的对应关系,社会处境不太好的人幸福感几乎总是要比社会上层的人更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美国贫困人口中的抑郁症比例大约是一般人群的三倍。


我们再来说金钱。几乎每一本积极心理学的书里都在反复地说教,告诉我们金钱对幸福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收入怎么可能会对幸福没什么影响呢?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节目和饭团的几篇文章里有过很详细的介绍了。物质上的富足毫无疑问是幸福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啊。史蒂芬·平克在《当下的启蒙》这本书里罗列过大量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积极心理学家很喜欢引用一个数据,说个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之后,幸福感与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关系了。其实,这个结论也是对原始数据的扭曲。


它是出自于丹尼尔·卡尼曼的一篇论文,但那篇论文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之后,只有在受试者参加测试前一天的短期心情这一项指标上不受年收入影响,而在其他指标上反映出来的幸福感仍然是随着收入波动的。


而且,就算我们退一步,假定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之后,幸福与收入就真的没有关系了,那在7.5万美元之下呢?在积极心理学家们的口气里,7.5万美元好像是一个特别不值一提的数额,但7.5万美元其实是一个很高的收入啊,7.5万美元约等于50万人民币,只有12%的美国人年收入超过这个数字。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通过增加收入来提升幸福感,根本就无可厚非啊。


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还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和社会安全网是不是完善。在各种幸福感调查里,表现最好的几乎都是北欧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都是福利保障做的特别好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人们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照顾,他们有安全感,他们也更幸福。


刚才这些例子都能体现出生活环境里的各种因素对幸福的巨大影响。


通过积极心理学和社会环境的对比,就能看到积极心理学家宣扬的那种理念有什么危害了。


积极心理学大力宣扬「环境并不重要,只要有足够的个人努力,我们就能控制自己的幸福」。


这种理念实际上否定了社会步的价。我们明明可以做出很多努力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来提升幸福。实际上全世界也有很多人正在做这种努力。但在积极心理学的那10%里,这些努力都被抹杀了。


而在另一面呢,这种理念其实是在指责那些受害者,它的潜台词是——你不幸福不是环境的错,你不幸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这对那些在底层挣扎的弱势群体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表面上看起来,它追求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它的目标无比伟大光荣正确,但事实上,它的理念里隐藏着对社会进步的蔑视和对社会不公的纵容。


到此为止,我们说完了鲁思·惠普曼的《焦虑的美国》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也欢迎你留言跟我们讨论你的感想。这期节目就到这里,祝你生活愉快,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omanaGallifrey

    之前好像在哪看到过长期来看遗传对性格的影响非常大……好奇遗传影响幸福感的80%具体是怎么回事,老师有空说说吗

    魏知超 回复 @RomanaGallifrey: 遗传对性格的影响非常大,可能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一些同卵双生子的研究吧。我记得《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里写到过一个很著名的双生子研究。

  • 秋风li

    其实,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老掉牙的结论永远不会过时的。阴阳二元平衡的智慧启示我们,不必追求极端的东西,例如极端的物质享受或精神的执念,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反面。积极心理学是值得推广的,只要别把他变成成功学就行。

    魏知超 回复 @秋风li: 没错,怕就怕极端的,什么“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之类的。我们节目讲了那么多原理,有些其实说不定都相互有点冲突,不过这正是人生应有之义,生活里混杂着各种变量。认识到这种复杂,比认定一个道理走极端,就要好得多

  • 倭瓜大妈

    美国资本家可恶的

  • 文字癖徐钦

    “胁迫快乐”和无视环境影响确实是积极心理学被过度滥用的一个弊端。极端的盲目乐观会让人安于现状无视问题。但是话说回来,它的功效和价值是不可否认的,环境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乐观还是悲观的对待是我们可以选择的。而我们所选择的态度投射在环境中又影响了环境,自证预言不就是这样吗么,而积极心理学的用的是积极预言

  • Doocccc

    胡扯,这位学者对心理学的研究还需努力。

  • 深秋见鹿

    好想看这本书!可惜我没有找到能看的电子版,想问一下魏老师是买的原版纸质书吗?

    魏知超 回复 @深秋见鹿: 是美国亚马逊上买的kindle版。

  • sunnywith

    社会地位对于人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力。

  • sunnywith

    影响人幸福的三大要素。

  • sunnywith

    这些积极心理学的书籍或多或少都在传递一个观念,快乐本质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与周围的环境无关。

  • 13581219qyd

    想起于丹老师的温馨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