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课|《幸福迷思》2:美国没有熊孩子?呵呵

第075课|《幸福迷思》2:美国没有熊孩子?呵呵

00:00
12:29

BOOK 23 

美国版《America the Anxious:How Our Pursuit of Happiness IsCreating a Nation of Nervous Wrecks》

焦虑的美国: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如何创造出一个遍布精神脆弱者的国家


英国版《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Why It’s Making Us Anxious》

幸福迷思:为何追求幸福会让我们感到焦虑



作 者: Ruth Whippman

出版社:St. Martin's Press 

出版时间:2016-10-04

ISBN:1250071526 


作者简介  

鲁思·惠普曼(Ruth Whippman),作家,记者,制片人。长期给《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卫报》、《独立报》供稿;曾担任伦敦BBC的制片人兼导演,为BBC电视台制作纪录片和时事节目,包括制作了几部BAFTA获奖作品。


书籍简介  

你幸福吗?现在幸福吗?足够幸福吗?像其他人一样幸福吗?如果你更努力地尝试,你会更幸福吗? 在打包了她的英国世界观(大部分东西基本上都是垃圾)并搬到了美国之后,记者兼纪录片制片人鲁思·惠普曼(Ruth Whippman)发现自己越来越为美国人对一个主题的痴迷感到困惑,因为这个主题高于一切:幸福。这个话题到处都是:在操场上,在妇科医生那里,甚至在超市的肉柜台上。 


这些幸福对话无所不在,所以鲁思做了一些研究。她发现的是一个悖论:尽管美国人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寻找幸福,但研究表明,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不满足,最焦虑的国家之一。在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幸福工业综合体”的推动下,美国出于销售幸福的希望而开始追求满足感。


 于是鲁思开始深究这个矛盾,调查这个国家的痴迷到底如何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宗教到育儿,从工作场所到学术界。


她参加了一个有争议的自助课程,这个课程承诺参与学习的人会彻底发生转变,而在课程中她所学到的却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她自己的错; 她访问内华达州沙漠中的“幸福城市”,探索它为什么是美国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她深入研究有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心理学运动”背后的黑暗真相; 她冒险前往犹他州探索摩门教徒(号称是美国最幸福的人们)的生活。 


本书荣获《纽约时报》2016年度的编辑选择奖,并被《纽约邮报》评为2016年度40本最佳书籍之一。


本书第二讲 

美国没有熊孩子?呵呵


本讲精华内容  

我们继续来说鲁思·惠普曼的《焦虑的美国》这本书。


先有个说明,这本书的英文版有两个版本,我语音里说的《焦虑的美国》是美国版的书名,这本书英国版叫《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我稍微意译了一下,把它叫做《幸福迷思》,我们这几期节目的标题里用的就是这个英国版的书名。虽然有两个书名,但它们其实是同一本书。


那我们继续说美国人如何追求幸福。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根源」和「一种观念」。「一个根源」,说的是美国人这么热爱追求幸福的文化根源是什么。「一种观念」说的是,美国人幸福观里的一个代表性特征。


先来说文化根源。


听完上一讲,大家应该有一个印象,《焦虑的美国》里始终贯穿着作者自己作为一个外来者的视角。作为一个外来的英国人,惠普曼对美国人追求幸福的文化感到非常震惊和困惑,然后着手深入调查,最后写成了这本书。


这种视角当然非常可贵,旁观者清,有些东西局内人自己无知无觉,但在一个外来的闯入者眼里,它的荒谬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


但仔细一想有点怪,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一个外来者视角呢?英国、美国在文化上不是同根同源吗?你看现在的好莱坞电影,里面有多少英国演员英国导演、有多少英国故事,英美两国有很多东西混在一起都毫无违和感,但为什么在追求幸福这件事上,美国人就能把英国人给吓到呢?


惠普曼在书里给出的思考是:美国这个民族从源头上就对消极的东西有着深刻的文化厌恶。


美国这个国家是在一种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中开创出来的。塑造出美国这个民族的,就是面对困难时的昂扬斗志和相信自己能争取到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美国梦嘛。而且,美国梦当然是美国美梦,而不是美国噩梦,对吧?


没有早期的那些美洲移民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就没有后来的美国。美国人后来都把这种精神写进了《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里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追求幸福,是人的三大基本权利之一。


所以你看,美国人的立国精神特别阳光灿烂,特别积极向上。惠普曼认为,这就是美国人那么热衷于追求幸福的一个文化根源。


而从这个文化根源里自然而然就生长出了美国人的一种观念,那就是他们特别神经过敏地排斥消极的东西。


极端敏感地「消极排斥」,这是美国人幸福观里最显著的特征。


这就跟英国人很不一样了。英国人一般会比较坦然地面对各种消极事物,不好就是不好,你有意见你直说就行了嘛。可美国人不是,美国人会在言辞上极力避免触碰消极的东西。


惠普曼有一次在一个超市肮脏不堪的洗手间里看到一块标牌,上面写着:“如果这个卫生间达不到你的期望,请告诉我们这个机会。”标牌上用的词是“机会”(opportunity),而不是“问题”。


惠普曼发挥她的英式毒舌说,从这标语看起来,似乎臭气熏天的尿液非但不糟心,反而听起来是个促进个人成长的鼓舞人心的好机会。


事实上,有问题时不说 “问题”而说“机会”,这在美国是惯例。比如,美国有一些激励失业者的论坛会把贫困定义成“一个令人兴奋的个人发展的机会”。这种措辞在美国的语境里再常见不过了。


不过说穷是机会,而且还是“令人兴奋”的,这在我们外人听上去是不是很别扭?


美国人「躲避消极」这种观念,现在最典型的是体现在他们的育儿态度上。


惠普曼的儿子上的幼儿园会定期给家长发反馈表,上面列着孩子各方面的表现。


惠普曼发现,反馈表上写着的不是“强项”和“弱项”,而是“强项”和“正在发展的强项”。有一回,惠普曼在学校里跟老师当面交流孩子的表现,她看到她孩子的反馈表上每一项能力得到的评价都非常好,只有户外运动能力那一项稍微得分低一点点。


惠普曼也知道自己孩子运动能力不太行,于是她就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老师:“你难道没有觉得我孩子有点笨手笨脚的吗?”结果老师一听到这句话,脸都吓白了。


老师好像听到了什么晴天霹雳,非常惊恐地盯着惠普曼,然后严肃地说:“我们不喜欢这个词,我们会这么说,这个孩子‘自我指导的能力指向稍低一点的层次’“。


好吧……


惠普曼后来才慢慢明白,在这个幼儿园里,老师是不能对孩子说“不行”“不对”“不好”这些词的。


有一天,惠普曼去接她孩子的时候看见一个孩子用木槌敲另一个同学的头,明显是一个孩子欺负另一个孩子。但老师不能批评,因为批评是消极的嘛。


于是惠普曼看到,老师一脸同情地蹲在那个敲别人脑袋的孩子面前问他:“哦,亲爱的。你在安全地使用你的身体方面,是不是有困难?”(Oh dear. Are you having trouble using yourbody safely?)


这种表达是不是都绕得听也听不懂?我再重复一遍吧:“哦,亲爱的。你在安全地使用你的身体方面,是不是有困难?”


所以,美国有熊孩子吗?没有的,不存在的。


惠普曼的儿子上的这个幼儿园,他们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禁止和消灭任何消极的东西。在今天的美国,这是一种主流的教育理念。


现在很多美国家长和老师相信,不但要避免用任何消极词汇来评价孩子和跟孩子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尽一切可能去化解孩子内心的任何负面情绪。


在以前,经济还没有这么发达、还有更多其他社会问题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时候,美国父母还不至于对孩子的成长这么神经过敏。


但在今天,美国父母普遍有一种恐慌,觉得孩子经历负面情绪时如果成年人不干预,不去把这个消极情绪化解掉或者转化成积极的东西,孩子的性格养成、未来的幸福快乐就要出大问题。


惠普曼说,在英国,孩子如果乱发脾气,大吵大闹,那家长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不予理睬,不要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做任何干预,把孩子晾在那儿随他闹,闹到他自己觉得没意思为止。


惠普曼有个朋友还开玩笑说,自己最期待孩子发脾气啦,因为孩子一发脾气,对她来说就是到了官方许可的休息时间,一到这种时候,她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孩子晾在那儿,自己刷手机去啦。


这种做派乍一看特别没心没肺,但其实是很合理的,这实际上是运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也就是:一个行为,如果你不去强化它(不去强化也包括对它不理不睬、忽视它),那这个行为就会慢慢消退。


可现在大部分美国家长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惠普曼有一回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家长叫孩子回家吃饭,结果孩子就发飙了,一边哭一边拳打脚踢,惠普曼说,如果是她自己孩子这样,那她就把孩子夹在胳膊下面扛回家嘛。可那个美国妈妈的反应是蹲在孩子面前焦急地恳求他:“孩子,告诉我,我怎么才能通过这件事来支持你。”(Tell me how I can support you through this.)


哎哟,我的天哪,我看到这一段时边看边笑,把自己大腿都拍疼了。我生活里遇到过不少接受了美国这套教育理念的中国家长,书里这位家长说“告诉我,我怎么才能通过这件事来支持你”这句话时的表情神态我能完全想象出来,太熟悉啦。


除了表示要给孩子提供支持之外,美国家长还有一种特别典型的反应是,把孩子发脾气时的情绪给翻译出来。比如美国家长会蹲在乱哭乱闹的孩子面前说:


“哦,亲爱的,你是想说:我不想要。”


“哦,亲爱的,你是想说:我恨你。”


“哦,亲爱的,我明白,你感觉到沮丧了。”


“哦,亲爱的,你现在是在感受愤怒。”


此处应该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作者惠普曼在旁边听得一脸懵圈的表情。



美国父母这种负面情绪恐惧,最后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他们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但这么做起到的结果可能正好适得其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家保罗·博恩(Paul Bohn)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说,他在自己的诊所里接待过很多被用这种方式养大的孩子,他发现:“当他们(这些孩子后来独自)经历生活中很一般的挫折时,他们也根本无法应付,他们认为一定是哪里出了很大的问题。”


哈佛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丹·金德伦(Dan Kindlon)在他的《太多的好事:在放纵年代里抚养有性格的孩子》(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Raising Children ofCharacter in an Indulgent Age)这本书里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如果孩子们不能体验痛苦的感觉,他们就不会发展出‘心理免疫’能力。就像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一样,你必须要接触一点病原体,否则身体不会知道如何应对病毒攻击。同样地,孩子们也需要自己去体验不适、失败和挣扎。”


这其实就是皮克斯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里说的道理嘛。片子里的那个乐乐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小女孩莱利快乐,让她无忧无虑,但最后才发现,能让莱利成长的,其实是忧忧,是忧伤和痛苦的情绪。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句话:养孩子得养得糙一点,不能养得太精致。


我是80后,我这一代人小时候总被人叫做小皇帝、小公主,以前电视报纸里老是批评我这一代人的父母太溺爱我们,把我们搞成了所谓的「温室里的花朵」。可万万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美国的很多孩子脱离实际的程度可能比我这一代中国孩子要严重得多。


但是我们也别急着幸灾乐祸,风水轮流转,我看现在是又要转回来了。刚才就说到,我在现实中是接触过很多把孩子养得太精致的中国父母的。


在我小时候,媒体上说,你看人家美国父母就懂得放手去让孩子接受历练,哪像中国父母这样溺爱孩子。于是很多中国父母开始学着转变。


而今天的媒体上,又有很多人说,你看中国父母多能压榨孩子,多能毁孩子童年,你看人家美国父母就懂得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快乐。于是很多中国父母又学回去了。美国父母在那边打摆子,而中国父母亦步亦趋,最后转了一圈,回到原地。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中国读者很应该读一读《焦虑的美国》这本书。我觉得在这本书探讨的这些话题上,中国和美国的相似程度比美国和英国大多了。中国官方倡导的意识形态也是高度强调积极向上的,在整个国家发展的目标上也对幸福生活有某种强烈的期许。


而在民间,很多中国人也同样信奉昂扬奋斗才是立命之本。所以在咱们这儿也有一种很强烈的容不下任何消极的氛围。既然这么像,那我们正好可以把《焦虑的美国》是当做一面镜子,借它好好想想在「追求幸福」这件事上,我们有哪些可以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在下一讲,我们要接着讲「排斥消极」这个观念的另外一面,那就是「快乐胁迫」。它们正好是一正一反,今天讲的「排斥消极」是强迫性地排斥各种消极的东西,而「快乐胁迫」是强迫性地要求每个人都必须积极、必须快乐。我看在这一点上,中美之间也是高度相似的。那我们在下一讲再展开讨论。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祝你生活愉快,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随风飘扬的花

    哈哈哈哈哈,我想起自己去上所谓的父母情商课,当时就鸡皮疙瘩起了一地后来不去了,原来都是这套理论…

  • 张张_ktg

    是的,养孩子真的需要养得“糙”一点,我家孩子今年12岁,我从来不溺爱,从小放在寄宿学校读书,锻炼的是自理能力,遇到问题让他自己处理,真的需要家长干预的时候再引导,哪怕他伤心了也是人生一种独有情感的经历。目前孩子的各方面素质都不错,超级愿意跟父母分享他的感受。希望一路按照他的意愿走下去,不需要刻意回避任何情绪,那是属于自己的体会,享受一切最实在。

    魏知超 回复 @张张_ktg:

  • 海棠开雨亭z

    比较关注的几个点是,婴儿时期孩子的一切哭声要回应还是要选择性免疫,幼儿时期 对于孩子的发脾气,哭闹应该如何引导他有困难有问题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有什么更科学更先进的育儿书推荐嘛。目前只知道一点就是不能夸孩子聪明有天赋,我就是这么被夸长大的,反正长的不太好。

    魏知超 回复 @海棠开雨亭z: 陈忻的《养育的选择》可以了解一下?作者有很强的心理学学术背景,写的东西都有实证证据。不过,育儿这个领域我的总体感觉是研究还很不充分,读这些书时也得自己多琢磨一下

  • 风风囡囡

    听到过太多教育观点,听了这集,都不知道咋做了。不过我支持不要去理睬发生矛盾的孩子,孩子自己去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发生了威胁到人生安全的事件,还是要干涉,否则孩子们学不会如何掌握分寸。最喜欢书里说,当孩子不按要求回家吃饭,还大哭大闹时,家长无需多言,把他夹在腋下回家就好了😄😄

  • 13824012ixo

    我错了,我不该一边听一边喝水

  • 七月流火_a0

    哈哈哈,这篇比微博上的那些鸡汤有用的多,其实很多时候那些鸡汤太多,有了负反馈的作用,本来很多父母打算粗糙点养孩子的,鸡汤看多了,慢慢的也接受了美国的那一套

    魏知超 回复 @七月流火_a0: 这一切其实都还是因为教育学几乎还是个玄学,教育学里比较确定的结论比心理学还少得多,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关心心理学的经典结论被打脸的问题,实际上教育学才是打脸王。

  • Lattekitten

    走在路上听,一直傻笑,估计旁边路人都是黑人问号脸

    魏知超 回复 @Lattekitten: 哈哈,能让人听得傻笑,这是对我们节目最高的评价了

  • 陈公仔cyx

    哈哈😄送惠普曼一个黑人问号脸表情图

    魏知超 回复 @陈公仔cyx: 哈哈,我怎么没想到黑人问号脸。

  • sunnywith

    如果不去体验痛苦的感觉,就不会发展出心理免疫能力。

  • sunnywith

    强项和正在发展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