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收官》1两个朋友

《白居易大收官》1两个朋友

00:00
09:34

白居易和他的两个朋友 

 

白居易一生交游很广,但真正的挚友只有两个——元稹和刘禹锡。他在前半生与元稹亲密,晚年则与刘禹锡交好。元稹和刘禹锡也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与白居易平日以诗唱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因为他们交谊深厚,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文学史上就有“元白”、“刘白”这样的称谓。

  元白之间的交情达30年之久,始于青年时期,一直延续到元稹过世。白居易在写给元稹的祭文中说“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正是对他们一生友情、诗情的概括总结。元白之间的友谊堪称中国文坛佳话,还有不少动人的故事传世呢!

  有一年春天,身为监察御史的元稹因为公务去了东川。当时白居易在长安。元稹走了几天以后,白居易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后来又到朋友李杓直(即后面诗题中的李十一)家饮酒,席上想起了老朋友元稹,就写了一首诗: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白居易在游玩宴饮之际尚且挂念出行在外的老朋友,可见两人的交情。写完以后,白居易将诗装入信封,派人交给驿使寄给到了外乡的元稹。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这还罢了,更巧合的是,元稹那天做了一个梦,梦到与白居易、李杓直等一帮朋友同游曲江、慈恩寺,而且在醒后写了一首《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

  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

  忽惊身在古梁州。

  多么巧啊!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一对老朋友竟能千里神交,真挚的友情浪漫又感人。

  在元稹去世之后,刘禹锡又成为白居易一个交谊深厚、才力相当的诗友。

  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岁,是中唐现实主义诗人中成就卓著的佼佼者,其诗风雄健洒脱,备受白居易推崇,称之为“诗豪”(刘禹锡对白居易也很佩服,称白诗为“精绝百炼金”)。刘禹锡能诗善文,才华横溢,又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讽刺诗、乐府诗等。由于他主张体恤民生、革除弊政,再加上为人孤介正直,不善巴结奉承,因而得罪了不少权贵,屡遭贬谪。刘禹锡的遭遇与白居易颇为相似,都是几经挫折。刘白二人仕途都不够顺畅得意,又是同样的文采风流,正所谓惺惺相惜,他们于相互酬唱中结下深厚的友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就是刘白二人交往唱和中所留下的著名篇章。这首诗写于扬州。当时刘禹锡被罢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北归京师,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回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白诗如下: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首诗写得十分委婉,同情中饱含赞美,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

  刘禹锡读了这首诗,感慨万千。想起过去贬谪中种种的不得意,于是接过白诗的话头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然后又借两个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不过接下来两句就明朗多了,满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也表现出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扬州相逢后二人一同北上,一路上结下深情厚谊。此后刘白诗歌唱和渐多,单是留传下来的唱和诗就有二百多首。开始由于两人仕途依然坎坷,总是千里寄书互相安慰鼓励。到了晚年,两位大诗人都职闲身轻,幽居洛阳。多年的老朋友终于有机会好好相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于是频繁来往,一唱一和,给后人留下许多名篇佳句。白居易曾有诗赠刘禹锡“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令人悠然神往。白居易在刘禹锡去世后写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其一云:

  四海齐名白与刘,

  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

  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

  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

  应共微之地下游。

  诗中回顾了两人多年的交情,赞美了刘禹锡的才华与操守,最后又联想到另一位早逝的老朋友元稹,希望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能在另一个世界结伴同行。这首诗充分说明了元刘二人在白居易心目中的地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再生缘_xy

    🐅🐟🦎🦋

  • 听友77776005

    人生得两知己,亦足矣,

    秋语荷塘 回复 @听友7777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