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即贵身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即贵身

00:00
17:21

南湖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即贵身

2018.6.17


世界上的芸芸众生是有尊卑和贵贱之分的,这是社会竞争的结果。一个充分竞争的社会,普遍存在正态分布曲线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8规律,学识、财富和官职都是这个规律,贵贱也是这个规律。20%是社会竞争的胜出者,80%是社会的普通的人。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想要做到贵,以获得社会多数人的认同和爱戴。但是这种贵的人,也是少数人,不会是多数人。谁都想做到最好,做到贵,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得到呢?有方法吗?当然有,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就给我们讲清楚这种方法。那就是“宠辱不惊”,不管是宠还是辱,我们都要做到“平常心”。这也是佛家的智慧,万事皆空,宠和辱都是我们的心生出来的,都是外在的东西,时间一过,就得放下,不值得我们总是放在心上。老子让我们回归清静也是对宠和辱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任何辱与宠都没有放在心上,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他有这种风骨,自然会傲然而立,这种人当然会得到领导和大家的尊重,这就是贵的一种表现。


下面是《道德经》第十三章的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