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四句教: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6.32万
试听180

3.6|四句**********

00:00
10:15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王阳明奉命到广西去讨伐思恩、田州的叛乱。出征前,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钱德洪,一个叫王汝中,讨论他的四句教。


四句教是什么呢?


就是下面这段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汝中就认为,这四句话是错的,或者至少是矛盾的。他说,如果我们的心是无善无恶的,从心发出的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为啥又说,有善有恶意之动呢?


钱德洪是积极维护王阳明的,但他的解释有点苍白无力。他说,心虽然无善无恶;可意,就是念头,是有善有恶的,所以才要去为善去恶。


王汝中当然不会被这种论调说服,两人就去找王阳明。


 王阳明给出了一个解决方式。


他说,对那些资质高,就是良知光明的人,你只需和他说第一句和第三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体光明,始终在行良知,日用而不知罢了。


 而对那些资质较差,就是良知被遮蔽的人,你就要和他说第二句和第四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该在“念头”,也就是意上为善去恶,时刻警醒自己,我的“意”是有善有恶的,千万要谨慎,一定要正念头,也就是格物啊。


 显然,这不是最圆满的一种学说的解释,而是私人订制。既然王阳明没有说明白,是不是四句教真的就是不明不白呢?


若干年后,心学门徒耿定向说,其实四句教称为“天泉证道”,“天泉”是天泉桥,是王阳明府邸的一座桥。耿定向说既然四句教被称为“天泉证道”,那跟定和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道”有关。王阳明龙场悟道悟的就是格物,心理合一,知行合一。


所以,四句教一定是这些大同小异的概念的一个另外的解释。确切地说,是如何让你格物,如何让你知行合一。简单而言,四句教可能就是格物或者知行合一的一个流程。


下面我们就来听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王阳明晚期,王阳明在浙江老家,领着弟子讲课。有一天王阳明正在为弟子们讲解心学,一老农来求见。老农不是来听课的,而是想和他做一笔买卖。


老农说,最近家里财政状况堪忧,很多地方需要现金。可悲的是,他没有现金,所以决定将自己的一块田地卖给王阳明。王阳明当即拒绝。他说,君子应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农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买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忧,可将来怎么办?


王阳明决定,借给老农所需要的现金,还款日期不限。老农感激涕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故事倘若到此为止,那就成了道德版的小故事大道理。这是阳明心学的风范,所以必有下文。下文就是,几日后,王阳明和弟子们到山水间游玩。在一处风景如画之地,王阳明看向山凹处一块田地,不禁赞叹道:“你们看,那里面山背水,远看如菩萨莲花宝座,实在是风水宝地啊。”


有弟子试探性的问道:“老师喜欢这块田地?”


王阳明眉飞色舞,“怎能不喜欢?良知能知善恶,它告诉我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欢美色一样喜欢这块田地。”随即,王阳明脸色呈现遗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


有弟子笑道:“它理应是您的,只是您舍了。”


王阳明迷惑的看着该弟子。


该弟子解释道:“这块田地就是几日前那个来和您做买卖的老农的。他当初要卖给您的地就是这块地。”


王阳明“哎哟”了一声,人人都能听出他语气里的懊悔。


可语音未落,王阳明马上垂足扼腕,说道:“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众弟子突然茫然。


王阳明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紧闭双眼,静如枯木。许久,才睁开眼。看到弟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神态,缓缓说道:“我刚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欲啊,欣喜的是,总算被我克掉了。”


众弟子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用耿定向的说法,就是体现了四句教的流程。


我们再来看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的“善”是中庸、中和、不偏不倚的意思;“恶”是过或不及的意思。“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同时也是简易明快了解阳明心学的工具,更是阳明心学的“天机”。


 

那么,上面这个故事和四句教有什么关系呢?


耿定向的解释是:当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水间游玩时,他的心坦坦荡荡、无牵无挂,是无善无恶的,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可当他听到关于那片田地的所有信息并产生懊悔之心时,就说明他的意动了,这就是四句教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那么,这个“意”是对是错呢?


他垂足扼腕,就说明这个“意”是错的。错就错在,他不该有懊悔的想法,一懊悔就证明他想据为己有,据为己有的心是错心。


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与生俱来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告诉他的。所以这是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他一知道错,马上就静坐,克掉这个错误的“意”,去掉恶,保持善。最后,他如释重负,这就是四句教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疑,耿定向的这种诠释是阳明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过程,或者说是程式、法则。


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有一天,你在大街上行走,突然遇到一只狗熊向你冲来,你该怎么做?你肯定是逃跑,而且跑的越快越好。


这个例子就能用四句教解释:当你没有见到那狗熊时,你的心针对于狗熊而言,就是无善无恶,就是没有评判的,因为你不可能对没有发生的事做出善恶评判,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当你看到狗熊时,你和狗熊建立了感应。这个时候,你的念头动了,看到狗熊向你冲来,你可能会产生两个念头,一是冲上去和狗熊决斗,二是逃跑,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那么,哪个是善的,或者说是正确的呢?需要别人教你吗,不需要,良知会告诉你,哪个念头是正确的,哪个念头是错误的,这就是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最后,你为善去恶,保持正念,逃跑,驱除恶念决斗。这就是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们可以用四句教来解释人生中的任何一件事,只要能为善去恶,你就是圣人。


关于四句教,解释有很多。我个人的见解是,阳明心学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是简易明快的,太复杂的东西,王阳明不会讲,也不屑于讲。所以,耿定向的这种解释,最符合阳明学这一特点。我们只需要记得耿定向这个解释就可以了。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能喝饱了,何必还在意其他那些水呢?

精选用户评论
  • 程祥1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的时候,良知已现,恶念自然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退,王阳明还有必要静坐克己吗?

其他用户评论
  • 听友76142261

    这里的“善”是中庸、中和、不偏不倚的意思;“恶”是过或不及的意思。“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同时也是简易明快了解阳明心学的工具,更是阳明心学的“天机”。

    lazyswan 回复 @末世一代枭雄: 中庸是方式,是心态,不能二极管不能过,但是儒家和心学都是讲究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由良知确定

    末世一代枭雄 回复 @听友76142261: 中庸之道还是偏向明哲保身的,阳明学的为善去恶主要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如果可以牺牲自己拯救很多人,良知会让你去做。比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风雨无阻7276 回复 @听友76142261: 个人认为类似“无规矩不成方圆”。 任何人都得遵守一定规则,规则的存在,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换言之,我们的行为必须中庸避免过犹或不及。

    查看全部4条回复
  • 不求也是求

    至良知,众筹平台个个都是要钱的救命的,我都想帮!这是良知吗?可我帮不了那么多,不单是我有私心,事实也是救不完全世界,我还不是观世音菩萨!再回到王阳明和老农的故事,天下那样的老农多得是,古代信息不发达,如果是现代,这事一发圈,那有一大批的老农出现在王阳明家里,王阳明帮还是不帮呢?王阳明的良知会怎么看?

    风雨无阻7276 回复 @不求也是求: 良知包括道德感和判断力。

    不会游泳的鱼1234 回复 @不求也是求: 朋友,想想前面章节讲过的,那个从楼上摔下来的200斤的胖子

  • 田舍夫

    关键在于,懊恼的一刹那,很少有人会像王阳明那样意识到那是错的,所以我们大多人还是平凡的

    末世一代枭雄 回复 @田舍夫: 是啊,现实社会中都是这样,很多人因为良知被蒙蔽,对身外之物过于执着了,看不见自己的错误,直到死的那一刻才明白看到自己的良知天理。

    末世一代枭雄 回复 @不求也是求: 良知就是天理,良知就是行善,行善就是天理。一个人做了错事,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如果连这点诚意都没有,别人会怎么对待你呢?

    床底下的猫 回复 @不求也是求: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要是实在没钱赔,相信多数人不会较真。

    查看全部5条回复
  • 1807732jveq

    这个很棒了,

  • 1737805dfwa

    适合静心,但听多了就佛系了,我可是20岁的青年啊,

    kuki_wandou 回复 @1737805dfwa: 注意心学说了不能佛教枯坐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