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今天我们讲孔子和儒学的历史命运,就是从丧家狗到万世师表。
“丧家狗”,《史记》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在郑国和他的学生失散了,一个人在城门那边站着,就等着和他的弟子们会面。这时候子贡就过来了,跟孔子说,刚才我听到郑国人在那议论,议论的人就是夫子您。他们说,有一人在那站着,从前边看这个人的脸颊像是唐尧,从后边看他后脖子像是皋陶,看他肩膀像子产,看他腿,他比夏禹的腿还差上三寸。看他挺不精神的,挺不顺的那个样子,好像一个无家可归的狗。
孔子听了哈哈大笑,他一点儿没生气,他说:我长的到底什么样没有什么重要性,说我是丧家狗,这可真是说对了。他笑起来了。为什么?孔子这一生东跑西颠,他想推行他的这些学说、这些观念,这些信仰,希望用仁义道德来治理天下,希望用中庸之道来治理天下,希望用人性的美好来优化世道人心。但是那些诸侯君王当时正处在一个争权夺利的狂热之中,他们急于的是功利,是发展自个儿的权势,是战胜别的诸侯国家,乃至于统一天下。
可是孔子说的是,现在这个世道不好,人心不好。人心好了,你就能够起教化的作用,起示范的作用,自然大家要拥护你,都拥护你,你一定就成功了。而那些人心不好的人,道德不好的人就要毁灭,就要失败,你自然就胜利了。这话说着倒也还是挺好听,可是这个见效慢。
有个俗话,所谓“急中风碰上了慢郎中”,得了中风病了,急的是赶快先把这人救活,或者是他脸偏了,把它给正过来。这用现代语言说,先从增强免疫力做起。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爸爸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专门谈论春秋时候的诸子百家当中的最重要的六家要旨。文章里头说,孔子他们这套学说叫做“博而寡要”,就是他讲的内容牵扯太多方面了;“劳而无功”,他很辛苦,但是他们见不到效果,一时半会儿见不到效果。你讲的内容那么多,让你抓不着要领,不知道到底我从哪干什么从哪开始。
因为孔子各个方面他讲得都很在行,都很有道理。这是司马谈对孔子的批评指出。但是司马谈也说,至于说是孔子能够讲清楚,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应该有什么样的秩序,他说这个是无可怀疑的,也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意义也很伟大。
孔子在各个诸侯国家跑来跑去,始终没有能安安稳稳地下来推行一段他的政策。而孔子的目的又不是为了追求当学者,他的目的是想真正干一番事业的。唐玄宗李隆基有一首很著名的怀念孔子的诗。他说,孔子是“夫子何为者?”说他这一辈子他忙了些什么?“栖栖一代中”,他这一代也是很不安的,他没有达到他的理想。
孔子它是从根本上想扭转局面,挽狂澜于既倒,希望当时的世道人心回到唐尧虞舜夏禹那个时期,至少是回到周文王周公那个时期,所以他认为关键在于世道人心,在于教化,在于文明,在于道德,在于仁义。
但是当时的这些诸侯国家,这些邦国急的是相互之间争权夺利,一个压过一个,一个吃掉一个,那么这一方面需要的是富国强兵,需要的是有谋略,能够让别人进自己的局,进自己的套。所以孔子的这种讲仁义、道德、文化、教育、敬仰、礼貌、善意,这一堆东西就变成了叫做“急中风遇到了慢郎中”。大家越听越觉着,你跟我说的都是空话,我用不着。所以孔子这一生东跑西颠,好多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
后来朱熹说的就更严重,更激烈,他说孔子那么伟大的思想,但是各朝各代没有一天施行过。当然他这说得过于激烈了,你这么说又把孔子的影响全否定掉了。就是你实行的不够好,但是孔子的思想他影响了人心,他影响了中国人一代又一代。所以即使是没有完全实现的理想,当他一旦被人民所接受,就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轻视他,不可以忘记他的。
到秦朝就更甭说了。秦朝就是很痛恨这些儒家。因为儒家有一条,他讲了一些很好的理论,同时喜欢指手画脚,喜欢批评这些君王,认为这些君王,这点做得不仁,那点做的不义,那点做的扰民,那点做的违背了农时,我们知道秦始皇,他有焚书坑儒的记录,说明他对儒家是非常不感兴趣的。
但是到了汉代以后,各个方面、上上下下,都体会到了孔子的好处,孔子主张人性善,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社会的秩序,主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这些美德实际是非常好的,对社会的安定是有利的,是有好处的,所以老百姓心里头觉得孔子的学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
而汉代的皇帝越来越感觉到,宣传别的学说更麻烦,宣传法家,大家都来集中在一拳一式,都来集中搞这个,所有的老百姓既不中意种田,也不中意经商,也不中意盖房子,也不中意生儿育女,而是都在那儿想着争权夺利,这个也够可怕的。所以汉代以来对孔子的标榜,正面的话就越来越多。
比如说,孔子虽然这一辈子在政治上没掌握过实权,但是他也是圣人。孟子说他是“集大成者也”,说他是“金声玉振”,用金声开始,用玉振结束,有头有尾;又说孔子是玄圣、素王,玄圣就是他是靠各种深刻的、概括性最强的那些道理,教化人民,成为圣贤;素王就是没有权力,没有地盘,没有统治的人民,但是他起的作用和君王一样。
往后一步一步的发展,又给了孔子各种各样的称号,有说是大成至圣先师。第一,他是集大成的,如孟子所说,他是集中了各个方面圣贤的优点,他是至圣,他是圣人中的圣人,是圣人中的顶端,圣人中的极致。先师,他又是最早的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全民的老师。又有的给他封成文宣王,在宣扬文化方面,他就是君王,对他的推崇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修孔庙,修孔林。
尤其有意思的是,在元朝蒙古民族入主中原掌握了统治权力,在清朝满族入主中原掌握了权力,这两个民族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的语言,不属于汉藏语系,而属于阿尔泰语系,那边是蒙古族的语言,这边有满族的语言,满族的语言属于通古斯语。但是在尊孔、敬孔、提倡孔子这方面,他们比有些汉族的君王做得还厉害,还重视。这也是为了求得天下认可,就是说我并不是为了毁灭你们的文化,而是要弘扬你们的文化,使你们的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得到发展。
所以这个时候,也有对孔子的各种提倡,各种美谈,以至于有的地方对孔子的信仰,已经接近于宗教,对孔子祭祀、祭拜、怀念、许愿、还愿,完全称之为庙,所以中国俗话管孔子纪念的场所,称之为文庙,而且这种文庙,不仅在中原有,在边疆地区,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在东南亚也有,在越南也有,在很多其他的邻国当中,也都有孔子之庙。
孔子确实被树立成了一个全民的圣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圣人,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努力地操办着,在全世界各地都设立了孔子学院等。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是不能够不正视的,今天我们这一段就先讲到这里,让我们共同思考一下,为什么诸子百家那么多说法,那么多高明的见解,那么多美好的思想,独有孔子,能够在中国取得这样的地位,让我们都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原文】
▪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 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 譬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菲尔力也。”
年轻时候没好好读书,现在补课。谢谢老师
老师讲的很细致 感恩
孔子的主张为中国人在家庭,在社会中的生存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规范,有章可循,同时,由于他主张仁义信用,使得人跟人之间彼此信任,少了好多不必要的尔虞我诈,猜测纠葛,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我想这跟西方国家的情形有点像,他们法律比较健全,规范明确,少有潜规则,是非对错很明确,反而使得大家在生活中非常的安心自在
谢谢老先生!讲得真精彩,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还寓教于乐🙏🙏
因为孔子的主张符合人性对美好的追求,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亲切的王蒙老师!感谢您!
我也后悔年轻时书读少了。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打卡
老师您才是无价宝喜马拉雅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