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新华FM特辑:总有一种爱让我有感而发……

(汶川·十年)新华FM特辑:总有一种爱让我有感而发……

00:00
06:01

 【编者按】现在回望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时,我们的脑海呈现的会什么样的影像?
    在抗震救灾中,新华社记者在第一现场捕捉到了大量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瞬间。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当年在震区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他们笔下,灾难就像一面镜子,显现了人的脆弱,但同时也映照出了人的温情和坚韧,这些都是人最真实和最本能的情愫。而这种情愫迸发出的是含泪的微笑、感恩的眼神、活下去的勇气和前进的力量。
    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平凡的生活中,汲取爱与生命的力量。
 
 
    【正文】
    在灾区25个日日夜夜,总有一种表情让我动容,总有一种声音让我感动,总有一种思考让我行动,总有一种爱让我有感而发…… 
 
 
  在灾区采访,常常为一处处美丽富饶的地方变成废墟而心伤,常常为不断滑坡的山体、随处可见的泥石流而心悸,也常常为一群群的受灾群众的困境而心痛。 
  至今,我都忘记不了他们那一双双迎望苍天的近乎绝望的眼神。 
  有诗曰:归处已无家,山野尽抛别,借问天何意,吾欲借翼回。 
  5月15日下午,旋翼飞转,一架架米-17型直升机飞临灾区上空,上百名或躺在担架上、或蹲在地上、或趴在解放军身上的受灾群众,齐刷刷地望着天空。 
  他们呼喊着:直升机来啦,我们有救啦! 
  他们的眼神中,顿时开始闪烁着光亮。 
  那光亮,无疑代表着希望…… 


  
  至今,我也难以忘记5月20日的惊险情景。 
  那天,空军某搜救团团长李春辉机组接到命令:“什邡市茨竹坪村发现受困群众,其中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断奶快一天了……” 
  16时30分,直升机飞抵什邡市茨竹坪上空。 
  当直升机距离目标越来越近,李春辉却暗吸凉气:三面环山的山坳只有40米宽,两根高压电线横亘在降落点前方。直升机机翼长度为25米,飞快了,就要撞上高压电线;飞偏了,机翼就可能触壁。降落点还是一个至少倾斜10度的斜坡…… 
  李春辉努力保持直升机平衡,缓缓降低高度。 
  由于空间过于狭小,降落点位置始终对不准。他不得不提升直升机高度,重新修正降落。前两次降落,都失败了。 
  第3次,直升机终于降落,但由于地面不平,直升机停不稳,被迫离地。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最后,李春辉玩命地使用“两点悬停”的高难动作,前轮和右轮着地,左轮悬空,将直升机悬停在斜坡上。 
场面,无疑是惊险的,但带给受灾群众的,却是生的希望…… 
 
  每次到成都,老朋友都会邀请我到银厂沟看看。他们说,那儿的景色太美了! 
  没有想到,我会在这个时刻,以这种方式进入银厂沟。 
  当我乘坐救灾直升机,终于来到与汶川仅一山之隔的银厂沟,眼前呈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房屋成了废墟,地震散发能量形成的冲击波,将满山的树木齐刷刷地拦腰截断,几百年前的一次地震形成的大、小龙潭,瞬间也被泥石流填埋。 
  昔日风景不复存在,我伫立在空旷寂静的山沟里,望着云雾紧锁的深山,甚至听不到一声鸟叫。 
  震后银厂沟的遇难者中,有老人有母亲也有儿童。让人震撼的是,当官兵们从废墟中扒出他们时,有的与孩子紧紧相依,有的将孩子护在身下。战士们流着泪试图将他们分开,却怎么也分不开…… 
  回到宿营地的那个晚上,我的脑海里总是萦绕着同样一个问号:5月12日14时28分的那一瞬间,人性本能表现的情景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明白了,人性本能的表现,是生死一瞬迸发出来的爱。 
  我明白了,告慰逝者最好的办法是好好活着,活着,就要爱每一个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甚至更多的人或事……(完)  


作者:孙茂庆 
诵读:吴炜玲
文稿:总有一种爱让我有感而发……  (节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