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皆有良知,为何有好人坏人
 6.63万
试听180

3.1|人皆***********

00:00
10:30

1521年,王阳明在浙江正式提出“致良知”这三个字,他后来和弟子们极端严肃的说,我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这三个字。但我们都知道,王阳明从1508年创建心学到1521年提出“致良知”这13年时间里,他讲学的概念、理论可真不是致良知三个字,心即理、知行合一、静坐、事上磨练、存天理去人欲,等等。


那他为何要说,他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个字呢?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的是,“致良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有个特点,都有历史情怀。什么是历史情怀呢?就是尊重先辈,始终在先辈设置的圈子里转圈,很少跳出那个先辈划定的圈子去标新立异。我们注意啊,即使是中国儒家哲学的开山鼻祖孔子,也是如此。他说过这样的话,老夫我是述而不作的。意思是,只陈述古圣先贤的思想,绝不去再重新创造概念。


可我们都知道,孔子创造了“仁”这个概念。但孔子自己却说,仁这个概念,从前的圣贤们早就说了,但只是不明确,我只是把它明确了。


所以,中国儒家哲学,无论是孟子说的“义”,荀子说的“礼”,这个礼是礼仪的礼,程颐说的理、天理,其实都在他们的前辈那里有了内容,只不过他们特意提出来罢了。


王阳明的“致良知”其实也是如此。他的所有概念,心即理、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他之前的圣贤们都提过。那么,致良知也不例外,只是古圣先贤们提的不明朗。


致良知其实就是《大学》里的“格物致知”的“致知”,和孟子的“良知良能”的结合体。孟子说人皆有良知良能,王阳明总结为一个:良知。由此可以再次确定的一点是,王阳明的良知包括两方面,孟子所说的良知和良能,一方面是道德感、一方面是判断力。


王阳明始终坚持。他的心学是直承孟子的,这就是证明。


我们来看下,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到底是什么意思。致良知,王阳明说,就是行良知,就是实现良知的意思。致良知就是行良知,从这个角度来说,什么是行良知,行良知就是依凭良知的判定去行动,就是我们此前所讲到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依凭良知的判断去行动。


致良知只是知行合一的一个细化,其实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如何知行合一,那就是致良知,如何致良知呢?


王阳明的方法很简单:他在《传习录》中说,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家的准则。当你遇到一个情境时,它立即会给出判定,是便是,非便非,你欺瞒它不得。你只需要依照着它去做,就行了。


由此可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有人问王阳明,人皆有良知,为何有好人坏人。王阳明回答,有良知,不能致,知行不一,就是坏人。


我们再复述一下,什么是致良知:当你遇到一个情境,良知会立即给出判定,依此判定去行,就是致良知。


1519年,王阳明用了不到五十天的时间,彻底平定拥有精锐二十万叛军的宁王朱宸濠。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击败强敌,这就是良知的威力。


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这一功业面前,恐怕只是小儿科。


事后,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这样说道:“致良知,就是对境应感……”


所谓“对境应感”就是突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境合一,快速得出最佳应对的方法。


王阳明说,在突发状态下,最容易体现良知的宏大价值。平时不遇急事,从容不迫,有充足的时间考虑。但危急时刻,呼吸存亡只在一念间,必须全神贯注,刹那之间,念头顿生,抓住这个念头,以良知判定,良知一判,立即行动,绝不容转念和思考。在这刹那之间,不欺良知,不忘良知,即能天人合一,情境合一,知行合一。


这种论调似乎有点玄乎,但在王阳明看来,它确实是真的。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个巨大的能量源,一旦爆发,能改变宇宙。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无法处理好,原因只有一个: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威力。而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毁誉,确切的说,就是得失之心。


人一旦有得失之心,就会瞻前顾后,前思后想。结局就是没有抓住那个刹那之念,万事成空。


这就是致良知的法门,是万无一失的功夫。但有了得失心,抓不住那个念头,就成了“一失”,一失,就万无。


王阳明平定朱宸濠时,理所应当有得失之心。平定不了,朱宸濠造反成功,必会被朱宸濠反噬,王阳明三族就会灰飞烟灭。纵然可以平定,因为违抗圣旨来平定朱宸濠,所以仍有后患。


用王阳明的说法,当时真有一点心思考虑这些,之后的功业就是笑谈。


然而,在致良知的情况下,这一切都无足挂齿了。


当然,这还不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王阳明的弟子王畿说,“死天下事容易,成天下大难;成天下事容易,不居其功大难;不居其功容易,能忘其功尤其大难。”


王阳明说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虽然创建了不世之功,但只不过是一时良知的应迹,也就是良知的发挥,过眼便为浮云,马上忘了。


良知还有很多事情要指引他的主人,过去的绝对不会留存在心,良知绝不会躺在功劳薄上美滋滋睡大觉,也不会陷在过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从这点而言,良知它是特别理性,甚至说冷酷的东西,来一件事就解决一件事,解决完毕,马上忘怀。


人生就应该如此,这就是致良知的最高境。


致良知,只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诚”。真诚的对待自己的良知,不欺良知。按此方法,去一件一件事上练。其所提倡的“事上练”,本意即在此。磨练到最后,真诚无欺成为你的本能,不必考虑,不必运筹,面临情境,立即发动,这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了。


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些大利害、大毁誉过来,才能真正体悟良知的妙用,才能真正做到致良知。


大利害、大毁誉,并非一定非要和江山社稷这种大事挂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大利害、大毁誉到处都是。针对某些人而言,无足挂齿的事情,对你而言恐怕就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上,努力致良知,形成惯性,这就是我们人生最好的道路。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王阳明那句话“我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个字。”他说的是对的,无论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还是事上磨练、存天理去人欲,其实都是致良知的另外的表述。归根结底,王阳明心学的目的就是让人,致良知。


修习阳明学,也只是在修习致良知。


但我们都知道,阳明学虽然简易明快,可它毕竟是一种学说。一种学说,就必然有它的学习基础。不可能一上来,就让你直奔主题,致良知。那么,王阳明心学的修习基础,或者说是修习阳明心学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它就是王门四规。

精选用户评论
  • 听友214078924

    对镜应感,就是临在,就是融入当下

其他用户评论
  • Aunt源

    若是知行不一就是坏人,那这世上真是没有好人

    风雨无阻7276 回复 @Aunt源: 如果理解如下4点,就可理解“不知行合一即坏人” 1.“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非其他解释 2.良知为“易”,即随时随境而变 3.良知报包含判断力及道德感 4.良知容易被私欲和理障遮蔽

    末世一代枭雄 回复 @Aunt源: 所以说人心是最难琢磨的,因为缺少了一颗诚意

  • 听友35131077

    还未成年的杀人强奸犯如何解释呢

    1769266pcdm 回复 @末世一代枭雄: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人之初,善恶共存

    老子才疏学浅 回复 @听友35131077: 作恶与年龄无关。良知就在那里,不去用功省察克治,就会日渐被私欲蒙蔽。人一旦被私欲支配,其言行与禽兽无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少年人不知道主动去好善去恶,是修身的自发性还未萌起,身边又缺乏正确引导,容易被邪恶侵袭而不自知。长此以往,堕落邪道害人害己。所以成人更要自省,抓住时时刻刻的善,去除点点滴滴的恶。格物致知,光复良知既救自己亦救世人。

    末世一代枭雄 回复 @听友35131077: 墨子说过一句话,人之初,性本恶。人如果不学习,会随着自己的性情去做事,也就是看不见自己的良知

    查看全部3条回复
  • 陈亚的瑜伽空间

    听过很多老师讲王阳明,也很喜欢,但遇到度老师的讲解超爱,简洁明了,直指核心,理解深刻,心学功力了得,值得反复听。

  • 悍将西北望

    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无法处理好,原因只有一个: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威力。而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毁誉,确切的说,就是得失之心。人一旦有得失之心,就会瞻前顾后,前思后想。结局就是没有抓住那个刹那之念,万事成空。这就是致良知的法门,是万无一失的功夫。但有了得失心,抓不住那个念头,就成了“一失”,一失,就万无。

  • Franklin_Ia

    听了之后有点玄玄乎乎的,感觉是几个概念,反复讲解,不同的表述讲解,听到现在一旦没有get到怎么实操

    错己 回复 @Franklin_Ia: 反正特别难,要有强大的小宇宙反抗欲望的舒爽又要持之以恒的面对一切干扰,就是良知告诉你的怎么做你也会被虐成麻木变的气馁逃避良知的指导,就像戒烟,戒赌,戒手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