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得天下。大家好!我是福州八中语文组王命勇老师。
在平时家校沟通中,我发现其实很多家长都重视孩子课外阅读,但总有些困惑。这一期节目我就选择一些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与大家做个交流。
一、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
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如果养成读书习惯,那么不管社会风气如何,此人终生都会喜欢读书。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在社会风气恶劣的年代,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找书来读。阅读学专家研究结果表明,读书习惯养成和年龄有很大关系。我们一些人不喜欢读书,很大一个原因是小时候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个人读书习惯形成的关键年龄在12岁,也有学者认为是15岁。如果我们能够认同这种说法,那么就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小学和初中年龄段基本可以决定一个人一辈子是否喜欢读书。作为准初中生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千万别错过孩子初中这三年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
二、参加了课外阅读补习班为何不见效?
我觉得这个问题涉及方法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方法规律学习比学生阅读的实践更有效、更重要。阅读能力差,那就要多听教师讲读课文、分析课文。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俗话说: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认为适当的方法指导很有必要,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结论:习惯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行为操练才能真正形成。读书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生自身大量的阅读实践,绝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教师的讲解或某些有效的方法指导,能够缩短孩子技能形成的时间,但不能替代孩子阅读的实践。按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学生达到半自动化的阅读(即比较熟练的阅读),需要经过2000小时以上的默读训练。2000小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如果按六年算,每周需要阅读10个小时,也就是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1.5个小时。如果按小学初中九年计算,那么每周需要阅读7小时,也就是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我们的孩子做到了吗?我这么一提,你或许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每天奔波于各种课外阅读补习班,也没能养成阅读习惯,没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初中阅读量需要多少?
阅读量的缺失,语文学习的效果要大打折扣。这几年,我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力倡导课外阅读,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成立“香樟阅读工作室”,目的就是引导并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语文组老师们在做一个市级课题研究,探索如何构建课内外阅读良性循环的模式。这些举措,都可以看出我们学校语文组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那么阅读量到底需要多少呢?我们看看《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各学段,其中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阅读量是最低的要求。课标中的阅读定量是有教育学、心理学、阅读学等方面的理论作为支撑的,要引起家长们重视。
四、要选择读哪一类的书?
我的观点是主选经典,少读闲书。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因此,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高效率地读书,读好书,尤其是经典。那些成为经典的书,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淘洗过的文字。选择经典阅读,乃明智之举。
五、读书要讲究方法吗?
读书当然要讲究方法,一本书往往有不同的读法,读法不同,滋养也不同。比如读《世说新语》,可当枕畔读物,聊以故事来消遣;可当文学作品,欣赏它的简约笔调;可当名士教科书,从中体会魏晋风流;可当一部史料,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好书不厌百回读,就是这个道理。
六、孩子忙于各科学习,没时间看书怎么办?
忙,没时间读书。这真的只是托辞。当年孙权劝部下吕蒙读书,吕蒙也说忙,孙权说:“你说你事务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听劝,后来才略大增。有一次,我请我校语文组前辈王忠贤老师到学校听课,听评课活动安排非常紧凑。我就注意到王老手中拿着一本《明清笔记小说选》,还夹着书签,他这是利用了碎片时间在阅读呢。他博闻强识,绝非一日之功。对他而言,读书成了习惯,并不会拘泥于时间或空间。所以,如果孩子能充分利用好碎片时间,基本上就能解决课外阅读的时间问题。
以上所讲,仅供参考。感谢大家收听,咱们下期再会。
👍王老师分析的很透彻,受益匪浅。 希望配音可以小声点,让听众能更专注于老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