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内心启迪】希言自然——不要做言语上的”杠精“

117.【内心启迪】希言自然——不要做言语上的”杠精“

00:00
23:38

一、经典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

贤着识其大也,不贤者识其小也,莫不有文武之道。----《论语》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论语》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经刚金》


二、本期摘要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于丹。今天聊一聊《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少表现是合乎规律的,”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你看那个吼吼的狂风都刮不了一早晨,那种哗啦啦的大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越是暴雨停的越快。”孰为此者?天地。”是谁操纵着这些过于狂暴,用力过猛的现象不能长久呢,那就是天地呀。”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可以兴起风雨的天地都不能让一种过于狂暴的现象持久,何况咱们渺小的人类呢。老子说完这段话以后,说了特别有哲理的一段话。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从事于道的那些人,也就是说本着大道去做事,终生追求大道的人就会得到大道。而从事于德,一生在修德的人,也就会同于德,那一辈子都在做一些坏事,都在过失中生活的人,过失就一直跟他相随在一起,那叫做同于失。所以,”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一辈子在追求道的人,道也很乐意得到这个人呢,因为有修道者呀。而一辈子追求德的人呢,”德亦乐得之”在修养道德的人,道德也愿意成全这样的人,而一辈子都在捅娄子,做坏事,不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在做出很多过失的人,其实过失也很愿意有这样的人,把过失给做出来。


中国人爱说求仁得仁,人这一辈子求的东西,其实各不相同,而你在追求什么?什么就跟你结缘。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一直都在赞美,一直都觉得不舍弃对于美好的信任。尽管周围有人说,这么大的人了还相信那些,这个人傻,就这样一个世风浇薄的现象中,还不想想自己,还干这些傻事。其实那些笑话他的人,对他所追逐的那个境界,既是不能懂得的,更是不能得到的,而真正追求的人也许就得到了。但是你也会看见,把社会看作就是丛林法则的竞逐场,把人心就看作是险恶的深渊,对谁都是提防的,做一个精制的利己主义者,时时不仅提防别人,甚至有时候不择手段地去竞争,会陷害别人,你以为这样的人他会幸福吗?其实这样的人就是那种过失愿意得到的人。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在《道德经》中贯穿的是对于天地自然,大道的探索,我们已经讲了这么久了,大家渐渐地会摸索出来《道德经》看似一些散淡的话,其实有它的核心脉络,那就是对于自然,对于天地永恒的探索和对于那个规律的顺应。这里面讲的自然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天,看看中国人遇事往往说”哎呀,我的天啊!”这个天,什么意思呀,就是这个事有天道吗?这人有天良吗?我们还到什么地方去讲天理啊。中国人顺应了,常常叫天命,中国人认为有报应的,常常说天堑。中国人遇到了好事,美事,常常说这是天意,有的时候刮风下雨也会说这是天威。所有的这一切,其实就是中国人认为最高的法则在发挥着作用,这就是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中国人做事的态度过去是什么呀,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能因为有这个天在,人就不去谋事,静静地等着天命安排,但是也不能说人做了事就一定强求结果,因为成事这件事不见得就在人的努力中。


天人合一是我们血液中的基因。所以老子才会说希言自然,希言并不是不言,是稀罕的,很少的意思,说的是说给人听的,向外的表达,其实要很少才切近天意,天意从来不是要大张旗鼓的,用加法,用蛮力,向飘风骤雨一样去洗涤这个世界,往往是用着很少的征兆让人去体会,只有智者可以看清中间的道理。用《论语》里的话说,“贤着识其大也,不贤者识其小也,莫不有文武之道”。世间的一切,不管在大处着眼,还是在小处着眼,没有任何的现象里面不包含哲理的。人向现象学习,默默地去观察,去悟道,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呀,希言自然,道是不需要多说的,水并不是因为人的命令才流向低处,草木不是因为人的命令才向着光去生长,言语这个东西,有的时候误区比它表达出来本质的含义还要更多。我们看现在有多少人在言语上抬杠,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群,叫做“杠精”,凡事都能够跟你抬杠,”杠精”们的宣言是杠起地球来,我们就是抬杠,我们抬的杠能够把地球整个抬起来,你说任何话,我都不让你话都掉在地下,”杠精”们有一个语式,”为什么你不什么什么呢,你难道没有觉得怎么怎么样吗?”其实”杠精”们常常用的,都是一种带有挑衅的反问句。


    《金刚经》里面说”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陀真正要说的都不是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有一种禅修需要执语,一句话都不说,所谓捻花微笑,直达本质的那种悟性是扩心的通透,所以不见得话腻就掌握真理,不见得抬杠就是赢家。咱们都听说过”沉默是金,雄辩只是银。”当然希言自然,没有说到完全的无言,是说道不需要多言,你点到即止,能够懂的人也就懂了,不懂的人再抬杠也没用,处无为之势,行不言之教,这是老子一贯的主张吧。教导最好的方式是少说,甚至于不说,但是你启迪它的悟性,言语之教,教的是知识,不言之教教的是智慧。我们离不开言语,但是言语在被限定了,给了一个名字以后,也就做出了规范,限制它的局限性也就随着出现了。


要知道我们越过言语看的是规律,所有用力过猛的东西,抬杠这个事有时候就像飘风骤雨一样,不会太长久的,看天地沉默,坚韧,周而复始,供养万物,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所以人呢,放谦恭和沉默之后,思想才会打开,人放下了与人语言的对抗,人精神上的悟性才开始生长,所以”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人这一辈子呀追求道,道就来到你身边,让你享受大道之正,人追求德,德就会陪伴着你,让你享受美德之乐,人追求过失,过失就此起彼伏,让你深陷到灾殃之中。


《论语》中有话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个真君子是会知道什么样的言行给他招在惹祸,就像一座摇摇晃晃的高墙在旁边,你还非得往墙根底下走吗,万一墙塌了,你不就是没身之灾吗?所以君子见着危墙是躲着走的,见着靠不住的人和事是不会参合进去的。所以行得善事善神随之,行得恶事恶鬼随之。这是中国观念,这才是老子所说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人在追求什么,你放心,你追求的那个对象它也很愿意得到你,祸福无门,为人自招,这也是老话。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个人信什么就得什么。第二十三章告诉我们,宇宙之间天地万物有始有终,人跟着这么大的天地在一起循环,经历多少沧桑,是不是能够滋养了智慧,人怎么样才能够理解大道无言,大道无生,大道无为,在人生的修为过程里面,把我们的后天之心跟先天的道心,宇宙之心融在一起,再找回中国之天人合一,也许我们的内心就坦荡了。这一切都不见得要抬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老子第五章里面的话,言多必失,我们如果一定喜欢辩论,带着很多激愤不平之气去抬杠,那它真的可以长久吗?比语言更恒久的是开启悟性去感受,处世界多言,言多必失,在这么一个风和日丽的初夏时节,我们还是去大自然里面放下一点激愤,开启一点灵性,我们多看少说的时候,也许大自然就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大家去试一试,我们是不是能够更好地理解“希言自然”的道理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仙仙Make

    谢谢老师,喜欢听您的课,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 福星开心

    于丹老师感谢您!您辛苦了!

  • 1806120hwqn

    于丹老师我特别喜欢听您讲的课你的声音能让人心胸开阔。能化解人心中的郁闷。

  • 长安李桦

    于老師讲道德經,通俗易懂,还有意思,我喜歡💕

  • 潞宝儿

    老师好辛苦,祝您平安健康啊!我比较体弱,觉得没有什么比祝您健康更重要的了!羡慕您能讲话那么久,笑那么爽朗,希望您一直这样

    于丹 回复 @潞宝儿: 谢谢啊

  • 丫丫_vz9

    我们给孩子取名:王希言

    于丹 回复 @丫丫_vz9: 不错噢,祝福你们。

  • 平淡_7ur

    于丹老师您好!讲的太好了!

  • 平淡_7ur

    于丹老师讲的太好了!

  • 潞宝儿

    听了于丹老师的很多课,真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才知道书中有这么多道理,谢谢老师给我们传播解释传统文化!

  • 星期天_3n

    老师o(^o^)o,我要学会希言。信心,加油!

    于丹 回复 @星期天_3n: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