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中级】古诗选读:村夜——白居易

49.【中级】古诗选读:村夜——白居易

00:00
07:55

今天我们要读一首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按通常的排列,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最伟大的代表,接下来就要数到白居易了。大致说来,李白杜甫的无与伦比,从唐代到现代是没有多少异议的,而再往下数,唐诗最杰出的诗人,专家与爱好者的意见不那么一致了,不过第一白居易是得票率很高的一位,第二,哪怕他是不是在唐诗中排第三,作为唐诗乃至中国古代诗人中的伟大代表,白居易绝对都是当之无愧的。


白居易一生写的诗歌很多,其中多有名篇,如家喻户晓的《琵琶行》《长恨歌》,也多有名句,如脍炙人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附带说一下,有小学生的语文课本,把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选为课文,很多人都能背,但很多人也因此以为这是一首完整的诗,其实这是从白居易的一首诗中截出来的,是不完整的。就传播白居易的名句而言,这样的删节倒也大刀阔斧,干脆利落,但从诗歌接受来说,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对作者有点不够尊重,对读者有点不够负责。今天我们要读一首诗,标题是《村夜》,这是白居易40岁的时候写的,这是他一生中的低潮,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仕途很不顺利,感到前途艰难,让他深感失意。


而这年秋天,他的母亲又去世了,于是他辞去官职,从京城回到家乡守孝,心情的寂寥抑郁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出家门,漫步村中,眼中看见的是遭秋霜打过的草,早已没有了原来的葱绿,而变成了灰白,也就是已经干枯了。寂静无声,只有小虫发出的鸣叫,这就是诗的第一句“霜草苍苍虫切切。”


接下来的一句是大白话,“村南村北行人绝”,“绝”是绝技的绝,也就是没有。整个村庄从南到北不见人影,呈现出的是一派死寂的景象,而孤独的诗人,接着继续走,“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野田”也就是田野,诗人走出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田就像满地的白雪。一位日本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分析说,这首诗通篇写的都是偏僻农村的风光,一般说,荞麦一类的话不属于观赏花卉,从来很少入诗,但是一旦放在诗中吟咏,便会引出乡土气息,耐人寻味,尤其此时更能表现作者沉静的心怀。


荞麦在夏秋之交开花,正处于其他花卉开花的间隙,为了配合荞麦花这一景物的描写,使用了“霜草”、“村南村北”及“野田”等词语,这里虽然从地理看,离京城并不太远,但从作者安排的环境来看,却远离了繁荣的京城,而到了偏僻的乡村,在唧唧的虫声和皎洁的月光下,读者的眼前浮现出了作者孤独的身影,这个分析是恰如其分的。


值得补充提一提的有两点,一是白居易在写作中一贯不求文辞艰深,而求语言平易,这首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篇明白如话,到了今天通过我们的节目读出来也基本上一听就能懂。二是我们在讲对字的时候说到过,古汉语中有一种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存在的入声字,属于仄声字,它的特点是收音急切短促,适宜表现压抑的感情。这首诗押的就是入声韵,“虫切切”的“切”,“行人绝”的“绝”,“花如雪”的“雪”都是入声字,都是一读就急促收住的,是不像有些平声字那样开朗甚至高昂的,这只要一对比我们读过的李白的《山中问答》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押韵字,或我们上次刚读过的刘禹锡的《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押韵字就明白了。《村夜》押韵字的抑制与《山中问答》《秋词》押韵字的高亢正可形成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往往是根据诗意的需要,来选择用哪个声调的字来押韵的。


今天我们要读一首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按通常的排列,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最伟大的代表,接下来就要数到白居易了。大致说来,李白杜甫的无与伦比,从唐代到现代是没有多少异议的,而再往下数,唐诗最杰出的诗人,专家与爱好者的意见不那么一致了,不过第一白居易是得票率很高的一位,第二,哪怕他是不是在唐诗中排第三,作为唐诗乃至中国古代诗人中的伟大代表,白居易绝对都是当之无愧的。


白居易一生写的诗歌很多,其中多有名篇,如家喻户晓的《琵琶行》《长恨歌》,也多有名句,如脍炙人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附带说一下,有小学生的语文课本,把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选为课文,很多人都能背,但很多人也因此以为这是一首完整的诗,其实这是从白居易的一首诗中截出来的,是不完整的。就传播白居易的名句而言,这样的删节倒也大刀阔斧,干脆利落,但从诗歌接受来说,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对作者有点不够尊重,对读者有点不够负责。今天我们要读一首诗,标题是《村夜》,这是白居易40岁的时候写的,这是他一生中的低潮,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仕途很不顺利,感到前途艰难,让他深感失意。


而这年秋天,他的母亲又去世了,于是他辞去官职,从京城回到家乡守孝,心情的寂寥抑郁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出家门,漫步村中,眼中看见的是遭秋霜打过的草,早已没有了原来的葱绿,而变成了灰白,也就是已经干枯了。寂静无声,只有小虫发出的鸣叫,这就是诗的第一句“霜草苍苍虫切切。”


接下来的一句是大白话,“村南村北行人绝”,“绝”是绝技的绝,也就是没有。整个村庄从南到北不见人影,呈现出的是一派死寂的景象,而孤独的诗人,接着继续走,“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野田”也就是田野,诗人走出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田就像满地的白雪。一位日本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分析说,这首诗通篇写的都是偏僻农村的风光,一般说,荞麦一类的话不属于观赏花卉,从来很少入诗,但是一旦放在诗中吟咏,便会引出乡土气息,耐人寻味,尤其此时更能表现作者沉静的心怀。


荞麦在夏秋之交开花,正处于其他花卉开花的间隙,为了配合荞麦花这一景物的描写,使用了“霜草”、“村南村北”及“野田”等词语,这里虽然从地理看,离京城并不太远,但从作者安排的环境来看,却远离了繁荣的京城,而到了偏僻的乡村,在唧唧的虫声和皎洁的月光下,读者的眼前浮现出了作者孤独的身影,这个分析是恰如其分的。


值得补充提一提的有两点,一是白居易在写作中一贯不求文辞艰深,而求语言平易,这首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篇明白如话,到了今天通过我们的节目读出来也基本上一听就能懂。二是我们在讲对字的时候说到过,古汉语中有一种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存在的入声字,属于仄声字,它的特点是收音急切短促,适宜表现压抑的感情。这首诗押的就是入声韵,“虫切切”的“切”,“行人绝”的“绝”,“花如雪”的“雪”都是入声字,都是一读就急促收住的,是不像有些平声字那样开朗甚至高昂的,这只要一对比我们读过的李白的《山中问答》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押韵字,或我们上次刚读过的刘禹锡的《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押韵字就明白了。《村夜》押韵字的抑制与《山中问答》《秋词》押韵字的高亢正可形成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往往是根据诗意的需要,来选择用哪个声调的字来押韵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籜者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