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激荡报告文学》1-(1) 悲喜母亲河

《大河激荡报告文学》1-(1) 悲喜母亲河

00:00
17:29


你晓得呀!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几十几道弯里,

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艄公哟嗬那个把船来扳?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来扳?

哎嘿哎嘿哟,哎嘿哎嘿哟……


一曲雄浑苍凉的陕北民歌唱起来,如同大河中轰然作响的浪涛声声,高亢嘹亮,荡气回肠,似乎让人感受到那闪亮亮的水花儿扑面而来,飞扬而去……

哦!这就是黄河,几千年来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成长壮大的母亲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流,世界上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 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河南及山东9 个省(自治区),在齐鲁大地的东营市垦利县汇入渤海。黄河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的三

级阶梯——

最高一级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名的“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万千。

第二级地势较平缓,黄土高原构成其主体,地形破碎。它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1000-2000 米。黄土塬、梁、峁、沟是黄土高原的地貌主体。这里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在长期暴雨径流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作用下,滑坡、崩塌、泻溜极为频繁,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第三级地势低平,绝大部分为海拔低于100 米的华北大平原。包括下游冲积平原、鲁中丘陵和河口三角洲。这里河道宽阔平坦,泥沙沿途沉降淤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5米,甚至10 米,成为举世闻名的“悬河”、“地上河”。

上述地型地貌,造就了独特的九曲十八弯的河道,灌溉了广阔的流域面积,为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生存发展提供了家园。同时,她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现象,就像一部厚重深邃的传奇大书,悲欢离合,曲折跌宕,又像一支雄浑婉转的交响乐,起承转合,激荡悠扬……尤其是中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随水携带了大量的滚滚泥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产生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下游。这不但冲积成有利于种植的大平原,也成为这条大河名字的由来。

难道是大自然偶然的巧合,还是上天刻意的安排?黄土、黄水、黄种人。当黄河流到公元前两千五百年的时候,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轩辕黄帝人文初祖的旗帜。那针锋相对的阪泉较量,那电闪雷鸣的涿鹿之战,发生在远古地平线上。黄河流域正是经历了大裂变与大融合,形成了以黄帝炎帝为共同祖先的、多民族的华夏中国。所以,世界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事实表明:中华文明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和发源地的,就像印度文明

可以称为恒河文明、埃及文明可以称为尼罗河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可以称为地中海文明一样。华夏子民的血脉是融合着黄河水流淌、沸腾……

古往今来,喝了黄河水而成了华夏大地伟人、名人的名字,汇成了银河一样的大智大勇的星群。文治武功,诸子百家,孔夫子手棒木牍竹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秦始皇手握青铜长剑,10 年兵戈征伐,统一了全国。还有赞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人李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以及近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啸”抗日打鬼子的八路军……

黄河啊,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把神州大地贯穿起来,把中华历史连接起来。然而,这根维系着我们,也牵制着我们。

黄河啊,是炎黄子孙的龙,她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成为中国人精神的图腾和性格的象征。可是,这龙哺育着我们,也把灾难带给了我们…… 毋庸讳言,黄河是滋养我们这个民族的母亲河、英雄河,多少豪杰壮

士在她身旁崛起,多少传奇故事在她周边上演。但她又是善淤、善决、善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黄村镇带来苦痛的河流。

这形象地说明了她是一条可以兴利、灌溉出农耕文明的“好河”,也是一条能够闯祸、水灾频发作乱周边的“害河”。她穿越了陕晋峡谷,切  割了黄土高原,泥沙俱下,野性疯狂。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离不开她,又担忧害怕她。

实际上,远古的黄河就经常泛滥成灾,《孟子·  滕文公》云:“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汉书·沟洫志》则明确说:

“河灾之羡溢,害中国也尤甚”。说得就是尧舜时期,中原地带洪水为患,  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很多人流离失所。人们推荐鲧受命治水。他采取“水来土挡”的办法,连续干了9 年,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他的儿子禹汲取父亲的教训,对洪水改“堵”为“疏”。他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陕西北部、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考察。发现涛涛黄河流经了潼关古渡,却被中条山和华山一左一右阻拦。黄河淤积,流水不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高处凿通,低处疏导的办法,率人挥动“巨斧”,劈出了人门、鬼门、神门,黄河从此穿山而过:“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不过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大概也仅能做到减轻水患,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问题。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由于成了“悬河”,加之尾闾不断摆动溃堤,洪涝灾害尤为严重。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 年即周

定王五年,至公元1938 年的2500 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 多次,改道

26次。殷商王朝曾多次迁都,至少有5 次是为了避开水灾。

到了唐代开元年间,人们为了震慑肆意泛滥的黄河水,在位于山西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旁,铸了四尊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 米,宽约

1.3 米,分南北两组,前后摆列。铁牛造形生动,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伏状,矫角昂首,健硕强壮,尾施铁轴以系浮桥,有铁足抓地,功能如同地锚,习称“镇河铁牛”。希望它们锁住黄河,征服水患,造福于人民。

然而,黄河依然是黄河,灾害也依然是灾害。后来河道变迁,它们逐渐为泥沙埋没,直到上个世纪1988年才挖掘出土。这些锈迹斑斑的铁牛,在河床的泥沙中沉睡了上千年,它们是黄河泛滥的历史见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