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遗体交换比42:503,这个悬殊的比例,究竟能说明什么?

俄乌遗体交换比42:503,这个悬殊的比例,究竟能说明什么?

00:00
06:19

最近,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白俄罗斯戈梅利州边境地区又进行了一次阵亡军人遗体交换。

交换比是42:503。俄军用530具乌军遗体换回42具自家遗体

为何比例如此悬殊?

很多网友的理解或许都比较直观。单纯的认为,这就是因为——乌克兰阵亡军人的数量远高于俄军。

除非是俄罗斯有亡灵召唤大牧首,阵亡的俄罗斯战士能被复活。

还有人说,俄军换回的遗体少主要是为了逃避支付抚恤金。这其实也不靠谱。

毕竟,你再琢磨一下,乌克兰换回去那么多遗体,发下去的抚恤金岂不是还要更多?

事实上,遗体交换比跟伤亡数量或者战损比,都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

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这样推测——积累更多敌人尸体的那方,战线的推进幅度通常是比较大的。

大毛手里的二毛遗体多,那是因为大毛打赢了最近的战役,战线往前推了,二毛打了败仗后撤,遗体都落在了占领了该地的大毛手上。

打扫战场的,大多是俄军。

特别是最近这半年,俄乌双方的遗体交换比例都是非常悬殊的。比如上一次交换发生在11月中旬,比例是37具俄军遗体换563具乌军遗体。从数字上看,比本次还要惊人。

那么,咱们再对比这半年俄乌两军的战场态势,就非常明显了,大毛在消灭二毛有生力量、占领领土这两项方面,确实占了上风。

毕竟,推进战线的那一方才有资格有机会打扫战场,收敛尸体。

但要注意的是,占据上风,并不意味着没死人或者死的人少。而且,正如开头说得那样,遗体交换比跟伤亡数量或者战损比,也不存在直接的必然关系。

更何况,在俄攻乌守的情形下,被战死的俄军遗体绝大多数都在乌军防线外靠俄军一边,俄军顺手就给收敛了;反之,被俄军打死的乌军却因为战线后撤,无法靠自己收。

而要说大毛和二毛仗打了快三年,究竟哪方损失最大?

不知道,因为哪方损失都很大。

当然,如果从两国官方公开的数字看,截止到上半年,俄军是4万多,乌军3万多。

只是,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很清楚,这是经过了很多次“优化”后的数据。

俄军如果才死了几万人,普京就已经向金将军要援兵了?这背后是多大的国际压力和“还不完的将军恩情”啊。

再看乌克兰。

号称拥有25万常备军的乌克兰,还剩下21万多的人马,为何不赶紧收复失地呢?

就死了这么点人,却丢了四块地,逻辑上不合啊!乌军这是在磨洋工吗?

还有,乌克兰至今已经搞了20次全国动员了。

什么当街“抓壮丁”、俄军俘虏乌军竟然是一群老大爷这样的事情,都早已算不上新闻。

大家之前肯定都看到过那个视频。前线俄军抓了一个乌军女兵,那名女兵一直在叫——不要开枪,我是孕妇。

而且,就在这段视频流出前不久,乌军还确实展示过专门为孕妇设计的军服。

按道理,战争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极力避免让女人和小孩上前线。因为战后经济重建,需要生育和年轻劳动人口。可乌克兰连“欧洲子宫”都给动员了,说明前线缺口确实很大,预备役和壮年男性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几乎像是要把一代人打空的节奏了。

所以,俄乌双方公布的阵亡数据都十分抽象,不太可信。这方面还真是彼此彼此吧。

甚至,咱们开个玩笑说,如果你分别看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战报,就会发现,除了交战区域的地名是一个,以及前线两军的番号外,别的几乎哪儿哪儿都对不上。

虽然大小战役肯定会输赢,但只看俄乌两军的战报,你基本上可以感觉,双方的战事均在“持续向好”,战场伤亡均为敌多我少。然后,过两天再看,其实谁都没能真正实现战报里的东西。

毕竟,按照他们战报的这个思路,反攻莫斯科和扬了基辅,简直都能发生在同一天了。

然而,纸面上的“重大胜利”,它们对应的,正是现实中的两败俱伤。

多少东斯拉夫家庭,生男埋没随百草....

而咱们口中广义的“战斗民族”,正是东斯拉夫的“三毛”。

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这个东斯拉夫人,他们素来尚武却不太善战,但却非常抗揍,耐力极强。多数战争中,他们即便取得胜利,也往往是要付明显高于敌人的代价后,“惨胜”的。

为了争口气,他们没水没电没面包都能撑得下去。哪怕在外人看来损兵折将惨得很,但人家自己觉得,只要最后赢了,就算相当“哈拉少”了。

有时候,只看伤亡数字,你觉得他铁定会输;结果,他赢了。典型的就是卫国战争、伟大的卫国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属于当年的政权抵抗外来侵略的主力。

就看二战中的库尔斯克战役。关于苏军的伤亡,依旧成谜,但被普遍推测,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最保守的估计,苏军和德军的战损比应该在1:2~1:5左右。

但终究,苏军才是获胜的那方。

而尴尬的是,这次兵戎相见的,正是这两个同宗同源的东斯拉夫兄弟,他们一向不娇气,特别能扛,打仗风格高度相似。

所以,双方的战损数据,应该都是相当惊人的。

好在跟中东那块比,大毛和二毛打仗还算比较讲究武德,打扫战场的时候,能给对方收尸冷藏,再找机会换走。

总之,还是那句老话,遗体交换比,原本就不是衡量双方伤亡数字和战损比的合理指标,也只能侧面说明战线推进的方向罢了。

而东斯拉夫人打仗的那个打法,又注定战损率是不会小的。有关这几次遗体交换的比例,外界能推测出来的是,经过两败俱伤的战斗后,俄军占领的地方,明显要更多。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