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应该都被下面这个新闻给震惊过了。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务顾问叶尔兰·卡林到访中国人民大学,作了主题为“哈萨克斯坦的改革和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演讲。
演讲结束后,人民大学王宪举教授一脸忧国忧民的提了个问题。
引发网民不满的那句话大致是这样——
听说你们的女大学生毕业以后就生孩子,一个一个地生。她们怎么能够这么相信你们的话,老老实实的、服服帖帖的就这么生孩子,早生、多生。
由于王教授的问题本身还有他的问法都过于震撼,以至于我最开始感觉这不排除是自媒体为了蹭热度而断章取义的操作。还特意去看了全部提问视频。然后发现,这确实就是王教授想要表达的意思,在他的角度看,这是个严肃且认真的问题。
现场的中国师生和哈萨克斯坦嘉宾们,不是在尬笑,就是一脸懵圈。
面对王教授的提问,叶尔兰·卡林回答的很实在——哈萨克斯坦并不会强迫妇女去生孩子,或者改变她们....哈萨克斯坦妇女正在积极参与社会各方面。年轻人没钱没信心,当然不愿意生孩子。生孩子不是光靠动员女性就有效果的,需要要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
关于女性生育问题,大家肯定都懂的。
哈萨克斯坦的生育率虽然比咱们的要乐观,但放到全球范围来看,其实也不算特别高,特别是城市职业女性的生育率还一直在走低,即便哈国的生育福利和育儿成本看起来都很友好。
哈萨克斯坦的总的出生人口,主要是由那些牧区家庭和宗教社区给拉起来的。但即便如此,整个哈萨克斯坦的出生率依旧呈现缓慢下跌的趋势。
哪些地方生育率高?
阿富汗、也门,以及非洲的一堆,刚果(金)、马里、乍得、安哥拉、布隆迪,这些国家的出生率几乎都在35%以上...女人结婚年龄早,生孩子多,人口结构也非常年轻。
它们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特征——前工业化社会状态,城市化水平低。
在这种环境下,体力就是决定强弱势的最主要的标准,社会留给女性的工作机会也非常有限,她们为了生存,只能依靠男人。
从历史上看,整个人类文明,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体力方面处于劣势的女性都曾被当作男性的附属品。
这样一来,女人最被看重的,自然就是生育价值了。
这就像塔利班的保守派说的那样,
“阿富汗的女人生来只有两个地方可待,房子和坟墓”
是她们主动选择了——“房子和坟墓”?
因为她们根本就没得选啊。
当女性没有男性就无法生存的时候,她们就会被迫用家庭和孩子来体现自己的“工具性”,以获取生活资料。
在两性之间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生育可以给弱势一方增加筹码争取利益的手段。
所以,生育率不用干预就很高。
而到了工业社会和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体力不再起决定作用,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施展个人能力的平台,她们这种“生育的工具性”自然也就会随之不断弱化。
好了,咱们再说回王宪举教授。
教授的问题里,最让网友们反感的,应该就是——“她们怎么能够那么相信你们的话”!
这似乎意味着,在他认知中,生育并非女性自主自愿的选择,而是管理者采用某种手段(诱使或者说服)来安排她们去完成的一个任务,并且还要让她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去做——不但是工具,还得是非常听话的工具。
有关如何应对人口危机,他想的是“怎么把女人,特别是女大学生变成“听话的工具”,完全没有意识到,在正常的社会语境下,“把女性工具化”本身就有问题。
到这儿,有人会说了,这位老专家,他是个“砖家”吧。
其实不然,70岁的王宪举教授,在相关学术领域,还真的是个权威专家——俄罗斯-中亚问题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
可为何如此阅历深厚,见多识广的老专家,竟然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说得不对呢?
因为,他是专家啊!
我在高校教书,类似的老专家,见的可多了。
比如,搞什么课程混改的时候,某些早就不怎么上课的专家教授就特别爱死扣那些“教学资料”,超级喜欢那种花里胡哨,形式大于内容的教案。恨不得把课上的每一分钟都给安排好了。一节课80分钟(我们没有课间,都一口气上完的),有40分钟都安排跟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讲。根本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有这个意愿,具备这个能力。
要知道,如果真的按照教案写的这么讲,学生看你,或许就像你看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
极有可能,你在台上折腾的精疲力竭,学生们却无动于衷,甚至还会心生厌烦。
专家们不接触学生真正的需求,没去了解他们的真实状态,就死扣教案细节,频繁的给出意见——这要整改,那要“诊改”。
据我体验,大概率,被这些专家“指导”的各个教研室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也只是假装被“点拨”的醍醐灌顶,不断叫好罢了。
毕竟,很多时候,需要老专家的推荐,或许申请什么项目的签字这类的操作。必须得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们深刻体验到自己做专家的“崇高价值”。
身处这种氛围之下,久而久之,虽然他们早已经脱离了基层,但却丝毫没有感到“落伍”,甚至还对自己一直相当的满意。
皇帝的新衣,时刻穿在身上。
到这儿,咱们再看俄罗斯-中亚问题学者,王宪举教授。
很明显,这位70岁的老专家大概是长久以来这么说话惯了,他周围又都是一群“听话懂事”的下属和学生。
因此,他压根没意识到自己哪里说得不对,“她们不听”、“老老实实”和“服服帖帖”这些表述是有问题的,甚至还可能因为这个“忧国忧民”的提问,有点自我感动。
然而,在我们当下的社会,还在用“老老实实”“服服贴贴”这种对女性进行家庭驯化词汇,真的非常令人失望,甚至是恼怒。
好在哈萨克斯坦顾问叶尔兰·卡林先生立刻就对王专家的提问做了矫正——“我们不强迫女性去生孩子,或者改变她,让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显然,叶尔兰·卡林本人也是非常不愿意用“服服帖帖”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哈萨克斯坦女性的,觉得这个问题充满了物化女性的嫌疑,必须在回答之前予以纠正。
最后还是这个老话题。
生育,究竟是一种社会责任?还是个人的选择?
如果是社会责任,那有关部门就要全力在各方面保障好女性生育的权益。让政策更加温暖更加人性化,社会环境更加友好。
毕竟,别说是人类,就算是动物下崽,也得先经历谨慎的求偶阶段,然后再搭个窝,储备点口粮才行。
如果是个人选择,那就要尊重女性自己的意愿。人家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而非用“老老实实”和“服服帖帖”来要求女性,将不生育的原因都归咎于女方。
毕竟,性的愉悦,家的温馨,这都是深植于人类本能之中的欲望。
连本能欲望都遏制住的时候,那或许是大环境有些问题了。
可我们的专家,对大环境视而不见,见而不说,却把社会和时代的问题,全归咎于女孩子们的不听话、不配合。
专家们,还是睁眼看看世界,多听听人民的声音吧。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这问题一出,现场气氛凝固,外国嘉宾心里可能有很多问号
问题太直接了,尴尬癌都犯了!生育问题复杂得很
哈萨克斯坦不是不发达国家,女性地位怎么会低?
讲了很多生育方面的知识
生育问题复杂,女性负担重
哇~
问的问题太落后了,不了解现代女性想法,现在很少人愿意做全职妈妈了
这问题让人哭笑不得,嘉宾肯定很尴尬
生育成本高,很难靠动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