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卒中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近日《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急诊卒中单元建设指南》发布,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实现溶栓药物、溶栓时间窗、动脉取栓适应人群和卒中诊疗体系四大突破,这意味着更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拥军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所有二级医疗机构都能开展静脉溶栓”“静脉溶栓比例提升至80%”“动脉取栓治疗率提升至30%”“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新发布的两个国家指南实现四方面的突破。
溶栓药物从“1”到“4”。为解决以往静脉溶栓药物依赖进口,费用高、经常面临断药等问题,让更多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有药可用,近年来,中国科研团队围绕溶栓药物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到目前,已经证实替奈普酶、瑞替普酶、重组人尿激酶原等3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药物经过国内科研团队优化生产工艺后,使用更便捷、价格更低。
突破静脉溶栓4.5小时时间窗。“发病后4.5小时以内”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超过这个时间,往往只能进行保守治疗,而数据显示约有67%至75%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达医院时间超过4.5小时或发病时间不明。在中国科研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应用istroke人工智能工具对患者是否存在半暗带等进行判断,可以将溶栓时间窗延长到24小时。“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患者有了溶栓治疗的机会,患者致残率可以降低9%。”王拥军说,未来,科研团队将针对更多溶栓药物开展“扩窗”研究。
动脉取栓治疗适应人群扩大。王拥军介绍,由于动脉取栓治疗条件较为苛刻、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等原因,目前国内动脉取栓治疗率仅为7%左右。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多国科学家先后进行了6个针对大核心梗死取栓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证明对这部分患者来说,动脉取栓是有效的,这就意味着更多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优化卒中诊疗模式。“时间就是大脑”,传统的诊疗模式中,患者到达医院到接受完溶栓治疗,平均需要60分钟左右,为了最大化缩短时间,提高诊疗的精度和效率,科研团队将传统急性卒中诊疗中的临床评估、影像评估及治疗等关键环节高度组织化管理,集中至一个空间,结合移动低场强核磁、人工智能、新一代溶栓药物等技术,打造急诊卒中单元,将患者治疗时间缩短到20分钟左右。“采用这种模式,患者的致残率能大大降低。”王拥军说。
据介绍,这些成果中,大部分研究由中国科研团队主导开展,其中istroke等人工智能系统,全部由国内自主研发。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建设一系列落实新指南的国家体系。”王拥军介绍,这个体系包括建立覆盖全国的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培训中心、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安全监测与反馈系统等。
卒中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卒中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在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阶段,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在内的再灌注治疗可以恢复脑血流,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2023年12月,由中国卒中学会发起,医疗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共同签署“缺血性卒中新再灌注治疗时代的海口宣言”,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提升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数量和质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