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主食,大米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用好大米煮出来的饭粒粒饱满、香气扑鼻,单吃都很美味。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刊发研究显示,大米的品质正在悄然下降,背后主要推手是气候变化。
有媒体因为这项研究结果得出了“大米变难吃了,而且会越来越难吃”的结论。可大米,真的变难吃了吗?
《生命时报》邀请营养专家解读,并教你挑选出好大米。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卞磊
大米真的变难吃了吗?
研究人员分析了1985~2020年我国水稻研究所记录的稻谷品质数据,发现大米品质呈下降趋势,优质大米率每十年平均下降1.45%。
研究还分析了1979~2018年日本农林水产省记录的一级品质大米率数据,发现1996~2010年间他们的大米品质也明显下滑,平均下降幅度达每十年7.6%。
通过进一步对比1979~2020年两国气象数据发现,夜间温度越高,大米品质越差,特别是夜间温度超过18°C时,优质大米率明显下降;反之,夜间温度越低,大米品质越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上述研究是科学家们未雨绸缪,在特定判断标准上观察到了大米品质发生的细微变化,但这不能直接与“大米变难吃”挂钩。
一方面,影响大米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种、种植条件、储藏、加工等,气候的细微影响可在一定程度被“中和”;
另一方面,消费引导市场,市场带动种植,不好吃的大米本身就会被逐渐淘汰。
事实上,随着水稻种植的精细化水平、有机肥使用率、加工设备和技术的提升,以及好品种的逐步推广,有更多人可能觉得现在的大米比记忆中的更好吃了。消费者更普遍的感受是,大米“越来越不敢吃了”,因为担心摄入过多精米白面影响血糖等。
什么影响了大米口感?
影响大米口感的因素可归纳为“两高一低”,即夜间气温高、二氧化碳浓度高、土壤有机质低。
夜间温度
在水稻生长关键期,如果夜间温度高于阈值,比如研究中的18°C,会干扰水稻的光合作用和淀粉积累,增加大米腹白。
二氧化碳浓度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大米中的蛋白质、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B9等略微降低。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则会影响大米品质,因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能为大米提供充足的养分,如氮、磷、钾等,促进植株茁壮成长。
除了大米本身的品质,煮饭方式也会影响米饭口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在煮米饭时加点油和醋,能让大米更好吃。
食物中的香气成分都是脂溶性的,添加脂肪会让香气成分更好地从食物内部提取出来。同时,脂肪和淀粉能够形成脂肪—淀粉复合物,可阻止淀粉的老化回生,让米饭长时间不变干硬。
如果煮饭时水质较硬,会把淀粉长链拉在一起,不容易散开,米饭口感也会变硬。加入少量醋后,钙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淀粉分子的相互作用减少,米饭就更柔软好吃。此外,加醋还有利于保护大米中的维生素B1。
3步挑选出好大米
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大家对好吃的大米还是有共识的。买大米时,可遵循“一看二闻三尝”原则。
1
看外观
好的大米外观应整齐饱满,均匀有光泽,可选择腹白较少的米。新米一般色泽清白,呈半透明状,陈米一般色泽较暗。如果要蒸着吃,碎米要少。
2
闻气味
大米有自然的清香味,不好的米或储存不当的大米,米香会变淡,甚至有霉味。另外,一些翻新或加了香精的大米,香气也不自然。
3
尝口感
如果条件允许,可先少量购买选中的大米,回家试煮,尝尝出锅的大米是否软糯香甜。因为大米有时不可完全“貌相”,有些米闻着香,吃着未必佳。
若不方便尝,可关注大米的品种、品牌、产地、执行标准等。比如稻花香二号品种评价较好,但因不耐倒伏,产出率较低;南方双季稻相对没有北方的单季稻口感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