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通过在社交平台“哭穷”等手段反向驯化算法,如频繁表达“太贵了,买不起”“我不打算买了”等,建立所谓的“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
所谓“大数据杀熟”,简单来说,就是平台利用算法规则,对新老用户进行差别化定价,老用户的价格更贵,或者优惠更少。
长期以来,这一价格歧视现象,令消费者深感不满。如今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这是对不公平商业行为的反击,也是数字时代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
需要强调的是,年轻人对“大数据杀熟”的抗争,其实从未停歇。网上早就流传着各种应对攻略,比如重新注册账号、使用隐私模式、定期清除缓存、多平台比价等,反杀熟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总之,其核心策略在于,通过隐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偏好信息,削弱平台算法对用户画像的精确度,从而阻碍其实施差别化定价。
相较于这些手段,在商品评论区留下如“太贵了,买不起”的吐槽评论,企图建构一种穷人人设,以此影响平台算法,即便是技术新手,也能看出其不切实际。这与其说是对算法的反向驯化,不如说更多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然而,反杀熟手段越是创意十足、另辟蹊径,越是凸显出普通用户在面对复杂、不透明的算法机制时的被动和无奈。
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早已数字化,浏览记录、消费历史沉淀成平台建构用户画像的数据资产,而商品的推送与定价策略,均基于消费偏好精心定制。这个庞大且复杂的算法体系,对于消费者而言,宛如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黑箱。
消费者成了数字世界的透明人,算法却是一个黑箱,年轻人隐匿账号,或者跟帖哭穷,类似反向驯化的手段,本质上是在试图扭转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重新夺回消费的主动权。
“大数据杀熟”是个系统性问题,要有效解决,注定不能仅仅靠消费者的自我觉醒和反抗。
市场上,对“大数据杀熟”和正当的差异化营销策略,还需形成有效区分,消除模糊地带。同时,对滥用算法优势进行不公平定价的行为应严厉打击,提升违法成本,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互联网平台也应当意识到,那些拥有更高粘性的“熟客”,是平台宝贵的信任资产,平台应当倍加珍惜,而非仗着对“熟客”消费习惯的精准掌握,肆无忌惮地实施价格歧视。
把算法变成“算计”,把“熟客”当成“大冤种”,这种短视的逐利行为,最终只会损害平台的声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