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的需要就是培养的方向

基层的需要就是培养的方向

00:00
04:11

“从我们学校成立至今,已经有13万名学生毕业,大多数在山东省县乡两级的卫生机构工作。”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葛永宏自豪地说,“基层的需要就是培养的方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一直坚持‘到基层去,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多作贡献’。”

山东医专历史悠久。1965年,国家提倡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农村;第二年,青岛医学院在临沂市沂水县建立分院,开始为当地培养医生。1982年,学校迁往临沂市;2004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2005年,随着位于济南市的山东省卫生学校并入山东医专,济南和临沂两个校区就此形成。

无论是医学院分院还是医专,抑或是卫生学校,变化的是学校的规模、专业的设置,不变的是始终为基层培养医学人才的初心。这从他们的课堂,就可以管窥。

护理是山东医专的“拳头”专业。走进济南校区的护理系,仿佛置身于医院之中,基础设施完全仿照医院。一间教室里面坐满了穿着护士服的学生。“这里正在进行理论教学。”护理系主任邢爱红说,“对面的教室在上实践课。”

实践课的教室里有十多张病床,每张病床前站着四五个学生,他们是一个小组,正在练习配药和注射。邢爱红手拿着一块仿真皮说:“这是学生练习用的教具,配药、注射练熟后,再进行真人操作。”

“真人操作?”记者问道。“学生俩俩配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注射训练。”邢爱红说,“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老师会在旁边监督和协助,学生更加重视,准备得更充分,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贴近实际是护理系教学的重要原则,哪些技能对学生工作后有帮助,就在课程中增加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基本实现“毕业即上岗”。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专业设置上。

跟随邢爱红进入另一间教室,学生正在做手工。“这是托幼班。”邢爱红介绍。如今“一老一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护理系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了养老和托幼两个专业,专门培养这两方面的护理人才。“我们还和专业的养老机构、托幼机构合作,给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邢爱红说。

来到医学系的一间教室内,计算机旁的3名学生正专心致志地进行练习,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她们是202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正在准备参加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康复治疗技术比赛。”医学系主任孔鲁粤说。

近年来,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医院尤其社区医院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医学系专门开设这一专业,引进专业师资培养相关人才。“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还配备专门老师进行辅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水平,也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孔鲁粤说。

医者仁心。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学校注重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尤其是鼓励各院系组织师生走出校园,服务基层。

近年来,山东医专坚持不懈致力于培养乡村医生,不仅支持学生毕业后扎根乡村,还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先后成立乡村医生培训学院、仁宏健康学院,承办了“万名村医进课堂”“骨干村医进校园”活动,完成山东省7市1000名骨干村医入校培训,1万余名村医线上培训任务。

“山东医专面向乡村医生设立单招计划,鼓励在岗乡村医生报考学历班,提升学历层次,提高医疗水平,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我们还鼓励在校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卫生事业,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等项目,努力让乡村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得到、下得去、留得住’。”葛永宏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