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科普合作再“上新”!2024成渝双城科普行“发车”→

成渝科普合作再“上新”!2024成渝双城科普行“发车”→

00:00
05:19

12月10日,2024成渝双城科普行活动在成都启幕。活动上,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正式上线,并举行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基地与学校签约仪式以及“2024年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线路、课程”“2024年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基地、导师”颁证仪式。

新动作——

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上线

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一直以来,成渝两地积极推动科普资源共通、科普活动共办、科普品牌共建、科普人才共享,在标准制定、资源开放、人才交流、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何进一步深化成渝地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上,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和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联合打造的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正式上线。

据介绍,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是首个通过信息化手段集中展示成渝两地科普基地信息的数字产品,涵盖重庆市科普基地、成都市科普基地。通过全面上线科普基地的展教内容、预约方式、活动信息,推动实现一站式科普服务。

“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的推出,将进一步整合成渝地区科普资源,促进科普资源开放共享,实现科普资源一图尽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新成果——

科普基地“牵手”中小学促合作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凝聚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落地见效,充分激发成渝两地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现场,成渝两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普基地分别与成渝两地及德眉资中小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搭建成渝及成都都市圈科普资源对接平台,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高碧春介绍,本次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签约,是博物馆首次与省外的学校建立馆校合作,一方面将利用博物馆现有的各类展览展陈资源,帮助科学精神“进校园”;另一方面将促进成渝双城中小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开展科学讲座、展览展示、研学活动等,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探索创新科普形式。

“这种馆校合作的形式有助于整合科普资源及师资力量,使双方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互补,用不同的方式共同助力中小学生科普教育。”高碧春说道。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是全国唯一经袁隆平院士授权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也是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据国家杂交水稻成都分中心副主任、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馆长刘金涛介绍:“本次我们与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签约,将以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契机,计划携手袁隆平院士的母校——西南大学,把成都和重庆的活动结合起来、融合发展,双城联动赋能科普。”

作为此次签约的学校之一,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校长卿知人表示,此次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的签约意义重大,是成渝地区科学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卿知人表示:“此次签约的突出亮点在于构建起成都与重庆之间科技场馆与学校顺畅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教育领域的深度交融,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布局。”

谈及后续合作规划,卿知人透露,学校将与签约方紧密协同,诚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等场馆专家及知名科学家走进校园,开办科普讲座,着力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与探索能力,塑造科学家精神。此外,还将组织学生前往成渝地区各场馆开展参观、访学及游学活动,借助社会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近年来,成渝两地的科普基地在科普能力提升、科普活动策划开展等方面深耕细作,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工作,各具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活动现场对2024年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线路、课程、基地和导师进行了授牌。其中,“十佳”科普研学线路和课程包括川盐古道、科学启迪智慧·科创筑梦未来,我为熊猫摘竹子等;“十佳”科普研学基地和导师包括成都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的付文博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