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文明-西周礼乐与儒家思想溯源丨陈来讲中国思想探源

082 文明-西周礼乐与儒家思想溯源丨陈来讲中国思想探源

00:00
09:25

周代的礼乐文化,礼在广义上是包含乐的,所以除了教民敬、教民要让,还要教民亲和,人民之间、人民和统治者之间要亲和,没有怨气。“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这已经是一种性情上的平和,经常用乐礼来教化人民,人民性情就不会乖,就会变得顺和。这些都属于在礼的范围内,所施行的教化内容。“教让”“教亲”等等都是用礼乐教化来使礼乐本身能够发挥道德伦理的功能。所以,西周所讲的礼包括乐,跟后世所讲的是不一样的,它本身带有强烈的伦理目的,要实现伦理效能。这些跟早期儒家所讲的礼乐教化精神是一致的。《地官·大司徒》接着还说“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礼仪是教给人们要知道有等级,不能够随便超越等级;“六曰以俗教安”,礼俗能使人民安心。礼俗如何安民?《大司徒》说以“本俗六安万民”,有六种方法来安民,其中第二个说“族坟墓”,一个家族要有共同的墓地;第三个是“联兄弟”,兄弟要联合,“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联师儒”就出现了儒这个概念。《易经》、《书经》《诗经》里面都没有出现儒字,但是在《周礼》十二教里面出现了“联师儒”。联就是合的意思,合在一起的意思。关于师儒,东汉郑玄说是“乡里教以道义者”[1]。道当然是普遍的道理,义是指那些具体的礼乐技能。唐代贾公彦认为师儒是“致仕贤者,使教乡闾子弟”[2],就是已经不做官的官员,回到乡里来教化子弟。于此也可见,在西周春秋,有不少官职所执掌的职能都跟教化有关系,而且是通过礼和礼乐来进行教化,这些都是西周周礼之教的反映。周礼之教化系统是以若干职官为载体的,不只是某一个职官,不仅仅是司徒,还有其它相当多的职官,它们共同构成西周的行政教化传统。这个教化传统,由这些职官所执掌,应该说这些也是后来儒家思想来源的一部分。


“儒”字在《周礼·天官》讲太宰之职里也出现过,其中说“以九两系邦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这里“师”“儒”是分开的,师儒是两种身份。儒跟牧、长、师、宗一样,它并不是一个特殊的职官名称,它类似于一种社会职业身份的类型,钱穆称其为流品。郑玄认为这里“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在《太宰》的叙述里,牧、主等等都是以他的特权身份或者管理身份使人民来接受其统治,但是师和儒,不是用他的特权身份,而是以他的修养、学识和德行,得到民众的信赖,使他们得以展开教化。照汉人以及清人的解释,师、儒在这里就区分开来了,师是特别强调有德行,儒特别强调有术艺。在战国,儒是思想流派之一,我们在社会层面上,并没有看到有这种跟师不同的“儒”。因此,《周礼》所讲的这种作为职业教化者的师和儒,应该不是战国时期流行的情况,也不是战国的时候一种编造,应该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如果不是西周的话)一种状况。


除了大司徒、师氏,在整个西周的德教体系里,专门负责教育国子的,还有大司乐、保氏、大司徒,等等。汉人说儒就是保氏,那保氏管什么呢?《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的职能是:“养国子以道,而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教,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强调的还是礼乐射御书数。此外,保氏还“教之六仪”包括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等等。西周的国子教育,六仪六容,和三德三行、六艺是贯通的,这些跟早期儒家教学的内容,也是相合的。那么尤其是《保氏》所教的六仪六艺,在孔子的教学活动里面,确实是有广泛的体现。因此,如果说前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一种儒,这种儒的身份是表示对六艺六仪有专门的知识,用来教育教化当时的国子和民众,同时他也可以应别人的要求,来咨询和相助礼的操作。所以,如果我们说《周礼》里面包含有儒家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就是说从《周礼》面所记载的整个西周国学乡学的教育传统及乡政的教化传统里面,都可以看到很多明显的例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命运三重奏

    ✌爷爷老师,宝宝好像明白了: 🌹儒家解决感性问题的工具是:“礼乐”和“仁义礼智信”, 🌹儒家解决理性问题的工具是:伦理和等级制度。 同理: 🌷道家解决感性问题的工具是:“天人合一”和“逍遥游”, 🌷道家解决理性问题的工具是: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践。 😜但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时有产生矛盾,难分难解,会让小脑袋进入死锁状态,矛盾了,于是需要解锁。解锁方式有两种: 💪读圣人书,优化选项。 🙏或用放空,如道教和佛教修行,来重新定义价值。 ❤️所以,有系统性的工具来满足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同样重要,对不对?就有了宗教(感性的)和科学(理性的)。🌹谢谢爷爷老师讲课课

  • 命运三重奏

    ❤️爷爷老师,宝宝认为,阳明大叔解决的感性问题有: 🌹如何自我修养:通过反省内心恢复善性,是“致良知”,像儒家的“人之初”。 🌹如何解决自相矛盾,特别是知行脱节:“知行合一”;像道家的"天人合一"。 🌹如何面对困苦:用“心即理”实现内心超然,不被外物所扰;像佛家的“空”。 💪阳明大叔解决的理性问题有: ❤️确定了良知的普遍性:通过修心可恢复道德判断;像儒家的"人性向善"。 ❤️系统性地阐述了心与理的关系:主张“心即理”,天理存在于心中;像道家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为心学建立框架结构:认为“知”与“行”本为一体,行动是认知的体现,贯彻实践与理论;像佛家的轮回。 🌹谢谢爷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