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的小伙,前后有5件书法作品入选国展,4件作品入选中书协主办的单项展,1件作品入选十三届国展中的进京展,他就是来自山东聊城的———张士正同学。
这么年轻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笔者认为是专业的训练和专注深训练的结果,有深入学习的同时,再进行触类旁通,能将精力、时间都是用在刀刃上,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没有弯路就是捷径。
学习书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最短的时间去梳理书法史的发展,对书法的发展,笔法结体的构成脉络有了全面了解,审美的角度和实操的经验告诉了自己,那些书体是可以兼容的,哪些书体的笔法字法是相互矛盾的,有的书种创作融合时技法容易出现“打架”的情况,读史可以明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实践可以总结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早期梳理书史的发展,如下的学习,训练中的对与错心中自然就有了对照。专业院校的学生,五体都要涉猎的,表面上看一下子学五种字体,认为是浪费时间,实际的效果以书论认作为指引,然后在实操中找到自己喜爱的方向,这样的选择是具有前瞻性,一开始的接触练习就明白未来这种书体该如何发展,此时的初心不改,最终明白自己会练到什么程度。这种的训练学习,相比之下是较为科学的,也是不容易走弯路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传统的叫法叫“先入为主”,虽然没有书论的支持,凭着个人的喜爱和直觉,喜欢这种书体,练这种书体认为自己有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长期坚持的加油泵,把爱憎分明表现的更明显,喜欢哪一种书体,便对这种书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咬住青山不放松”专注一体的训练,这种选帖的方式,完全凭喜好定方向,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也是一种选择。如果按专业的方向来分析,练着练着阅历和审美能力不断的提高,会出现瓶颈期,初期的炙热,随着降温,便出现了懈怠,有时会问我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书体吗?练了一两年,容易调整自己的方向,便出现了“打井”的现象,这种不断“换井”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一两年转换一种书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书体都涉猎过。这种学习的方式,能出成绩,相比要困难很多,一种书体能守上多年,能正确的使用笔法,这类人虽然少但还是能出成绩的,前提就是他能守得住初心,并且选择这种书体正好适合自己的心性。
这两种入帖的方式,古今都有大成者,现在专业院校的学生,基本上是选择前者,就像今天所介绍的这位01年的青年小伙,无疑就是前者,有理论作为支撑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还是科学一些,就像两个人比赛跑步一样,受过专业指导的和没有受过专业指导的一起竞技1000米跑,初期的100米是很难分出彼此的胜负,越是到后来,差别就会越来越明显。
十三届国展展厅里,看展的书友很多练书的书龄超过了20年,看到了这些00后的书法作品,不由得感叹,同时都在学习,比较之下便知道了什么叫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专业的书法学习,理论作为指引之外,专注的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就像张士正同学,早期涉猎的范围很广,方向一旦确定,将所有的精力放在研究扬州八怪金农上面,书法作品往往是人的情感表达,研究书法技法的本身,同时也需要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能知其然很厉害,能知其所以然就更加厉害了!当代有很多这样的成功例子,研究王羲之者,知道官宦的贵和放荡不羁的逸;研究颜真卿者,明明白爱国之忠烈得下笔之雄强。
金农是扬州八怪之首,张士正同学剖析研究金农体的构成,理解了金农创新的表达方式,融化了“金农体”的的稳定性和平衡感,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使每个字都显得和谐统一。张士正同学所创作的作品,融化了“金农体”的精髓,同时并加入了时风的展赛色彩,体现出另一种味道,另一种变通性,可以看出能主观的追求自我表达而非机械性地模仿前人技法,这么年轻有这么高的感悟是很难得可贵的,书路漫漫,前途不可限量。
作者介绍:
张士正,01年生,山东聊城人,中共党员。
获奖及参展经历:
全国第十三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隶书入展进京,2022“中国书法•年展”全国篆书、隶书、篆刻作品展参展,2023“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入展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