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何绍基《封禅书》的感悟

临何绍基《封禅书》的感悟

00:00
01:50

我们知道,颜柳是唐楷的极轨,唐代以后,学习楷书大抵很难绕过他们,其中颜体楷书在有清一代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从刘石庵、钱南园到湖南何氏一门和谭氏一门,名家辈出,各有突破。在清末民初学颜书家群体中,何绍基无疑是最为夺目的一位。沃兴华先生指出过,楷书在唐代以后出现了两个发展方向,一是魏碑化,二是行楷化,何绍基标志性的大字无疑可贴上颜体魏碑化的标签,颜体对何氏影响虽深,不过他的小楷却并没有跟着《麻姑仙坛记》的套路走,而是探索出了更具特色的颜体行楷化路线,过去人们对何氏小楷关注得不多,对它的价值认识也不够充分,事实上他的小楷对当代熙熙攘攘的小楷作者来说未必没有启发意义。

何绍基小楷在笔法方面对颜体楷书做了减法。起笔多露少藏,其露锋又因笔锋入纸角度不同而成两种形态,一种是切锋入纸形成方笔,另一种是顺锋入纸形成尖锐的笔触;收笔回锋动作相较于颜楷已经弱化许多,意到即止。而与颜楷笔法一致性较高的一点是提按动作的幅度较大,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不同笔画彼此之间的粗细反差程度极大,第二是同一笔画内轻重变化明显。颜楷外拓的结字方法在何绍基小楷中仍然得以完整地保留,值得一提的是,历来小楷极少有外拓结字者,除外,用此法而成就卓荦者大概只有刘石庵和何子贞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