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的又一轮大调整,正在发生。
11月26日-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
这一届链博会首次设置了主宾国和主宾省。作为本届唯一的主宾省,湖北携50余家企业亮相。
这些参展企业是湖北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代表性企业。我们想知道,在全球供应链大调整的背景下,会遇到怎样的个体故事和抉择?
他们有的积极推动产品出海、有的在供应链上变得谨慎、有的把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
这些湖北企业敏锐感知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并做出新的选择,开启全新的出海叙事。
本届链博会上的湖北主宾省综合形象馆。图/大刚观察
01
产品出海
第一个故事,从我们熟知的茶叶讲起。
在大众的印象里,农产品出口一般以原料为主。
过去,湖北省茶业集团的出口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在国内采购原料茶,拼配加工后,通过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岸,运抵中亚。
国内的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以消费量最大的绿茶为例,虽然湖北的恩施玉露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大众更熟知的还是西湖龙井等老牌绿茶。
内销的激烈,也证明出口的必要。
不过,农产品的原料出口,首先就要面对附加值低的问题。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附加值低,抗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对降低。
一旦受国际因素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出口物流成本会不会水涨船高?销售价格如何保障?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在提高出口农产业的附加值上,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的解法是——“吃干榨尽”。
屈姑国际以橙子为原材料。在它的展位上,除了新鲜的秭归脐橙,大刚观察还看到了橙干片、脐橙茶、脐橙饼、橙醋、橙皮丝、糖渍橙皮丁、橙丁酥、橙子果酒等。
从皮到肉到汁,全部都被屈姑国际做成了产品。效果也显著,2023年,屈姑国际的柑橘附加值提高了15倍。
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部分展品。图/大刚观察
目前,屈姑国际的这些产品已经出口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这些“中国产品”将如何迎合海外市场的需求?
以屈姑国际的糖渍橙皮丁为例。这一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作为烘焙的材料。
相较浓油重糖的欧洲甜点,日本烘焙更注重细腻清雅的香甜感。糖渍橙皮丁解腻、提香的特点,就刚好迎合了需求。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农产品出海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为适应海外市场,茶叶集团的出海也在做地方化的尝试。
本届链博会,茶叶集团的展位上出现了一些新鲜面孔——五台“AI泡茶师”。
茶叶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周霞凤介绍,“AI泡茶师”借鉴了欧美胶囊咖啡机的原理,投入茶胶囊后,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匹配相应的冲泡比例、水温、时间,随后自动出茶。
湖北省茶业集团展位上的AI泡茶师。图/大刚观察
通过“AI泡茶师”,让喝茶变得便利,继而打开海外的茶胶囊市场。当喝茶成为习惯,随之打开的,就有可能是湖北茶叶的海外市场。
这是茶叶集团正在做出的尝试。
02
品牌出海
第二个故事是岚图。
从消费者的眼光来看,岚图身上有很多标签:国资车企、高端品牌、低调……
和众多新能源车企一样,岚图也在谋求出海发展。
岚图先后进入挪威、芬兰、丹麦、荷兰、保加利亚、捷克等欧洲国家,并且准备在欧洲建立首个海外的本地客户运营中心。目标是到2030年,进入全球60国,累计建成500家销售服务网点。
岚图想要的不仅是产品出海,更是品牌出海和文化出海。
积极出海的另一面,岚图在零部件供应链上不断强化本土性。
链博会的一场智能汽车链合作洽谈会上,岚图汽车采购中心总经理罗志浩透露:
岚图零部件类的湖北省内采购额在快速提升。
2023年,岚图零部件类采购额湖北省内占比达32%;2024年,这一比例预计可提升到37%。到2025年,这一比例的目标是达到45%。
45%的比例其实不算高。要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80%以上的供应商都位于长三角。
“核心资源本地化、近地化”策略,主导着不少像岚图这样的“链主”企业。
这一策略的背后指向一个关键词——供应链的安全性。
“一些全球新的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导致了全球生产力布局、产业布局重构的过程,加剧了区域化、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如是说。
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同样指出了这一趋势:2023年以来,主要的经济体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的韧性问题,强调关键原材料的本土化供应,加强供应链风险的监测与预警。
统筹开放与安全,在一家企业身上具象化。
全新岚图梦想家在东风汽车的展位上展出。图/大刚观察
03
工厂出海
第三个故事是华工科技。
华工科技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激光第一股”。
供应链出现的区域化、多元化、短链化,对于华工科技这样的配套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这家从研发到制造原本带有强烈本土烙印的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走向了另一条路。
近年来,华工科技的出口增长特别迅猛——海外出口额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销往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
它的光模块业务、智能制造业务、感知业务在国外增长可观。这些业务正踩中了当下的风口。比如,AI推高了智能算力需求,光模块是其中的核心部件。再如,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领域迅速增长,带动了切割机销量。
华工科技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与办事处。更进一步,华工科技选择把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海外。
大刚观察从华工科技了解到,公司目前在海外建有3家工厂,全部在东南亚:泰国2家,越南1家。
这3家工厂都是今年新建的,主要匹配海外业务。
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加速调整的背景下,华工科技无疑是众多对外投资企业的代表和缩影。
“今天再看全球供应链调整的时候,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全球产业转移的承接者,我们依然是全球投资者最看好的地方之一;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全球供应链调整过程中,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
上一次全球供应链大调整,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上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活动从亚洲“四小龙”向更低成本的地方转移。中国抓住了这次产业链调整的机会,融入全球供应链,不断提升开放水平,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国内一大批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兴起。
这一次,一批新的企业会兴起。它们具备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通过海外布局在全球供应链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企业也好,要牢牢把握好供应链加速调整的战略机遇,就必须准确研判全球供应链调整的重大趋势,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挖掘其中的机会。”隆国强说。
华工科技展位上展出的智能装备。图/湖北省贸促会
04
全球化的四种模式
湖北省茶叶集团、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岚图、华工科技规模不同、行业各异,却都不同程度参与了全球化发展,站上了国际供应链的舞台。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新调整的当下,它们也都做出了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但正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院长赵萍所说,全球供应链连接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
湖北期待怎样的全球化企业,站上未来的国际供应链舞台?
裴金林是德国知名软件企业思爱普全球副总裁。在她看来,全球化发展有四种模式。
第一阶段是做出口贸易,主要向海外销售产品。
第二阶段是本地化运营,在海外有销售团队、运营团队,并在海外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第三阶段是不仅有海外的销售和运营,还有当地的研发、物流和工厂等。
第四阶段是真正全球化运营,在全球打造生态合作伙伴和供应链协同体制。
前三阶段,湖北都有相对应的企业,第四类企业为数不多。这类企业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一环,而且,所到之处“万物生长”。
更多这类企业的出现,将是属于湖北最好的出海故事。
九派新闻记者柴归 陈冬艳 北京报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