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4.1 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00:00
05:04
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及具体措施
今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
去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全面加强党对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领导,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守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深邃思考和战略擘画,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物工作方针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逻辑关系。“保护第一”是前提,“加强管理”是保障,“挖掘价值”是基础,“有效利用”是路径,“让文物活起来”是目标,五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1.坚持保护第一,始终把维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作为文物工作的根本
坚持保护第一,就必须牢固树立保护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为政理念,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坚持保护第一,就是要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的要求,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乡建设中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特征;秉持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理念,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坚持价值优先、质量第一,不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进行修整,维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
2.加强管理,始终把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确保文物资源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
全面加强管理,就是要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促进健全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统筹开展各类文物资源普查和名录编制: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健全文物防灾减灾体系,提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水平,强化文物执法督察,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全面加强管理,就是要强化科技支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加快推进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创新的“旗舰”,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创新体系;各地应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业机构队伍建设,尤其要强化基层文物部门人才队伍建设,解决长期以来“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关心爱护文物科研人员,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潜力和活力;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让更多人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
3.挖掘价值,始终把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研究和阐释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作为文物工作的基础
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而且具有社会、文化、审美、时代等多重价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我们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
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多重价值,特别是要深入系统挖掘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长江等线性遗产的重要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讲好中国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石窟寺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展现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世界遗产、大遗址、古建筑等的重要价值,展现地域特色、城市个性、建筑艺术、科学技术、文化内涵、智慧积淀,更好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家国情怀: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广大干部群众从红色资源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