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前文说到公元前485年,释迦牟尼老师灭度了,本来呢,接续他位置,带领僧团继续要饭修行的,应该是他的大弟子舍利弗,但我们前面也说过,这个大弟子比他去世得还早,据说,舍利弗是在知道佛祖即将入灭的三个月前,回到家里辞别了百岁母亲,然后比佛祖先走一步,率先进入涅槃。
老师和大弟子都走了,这就没办法了,由三弟子大迦叶主持了第一次僧众集结。在这次集结上,先是阿难口诵佛祖平日的教诲,随后大迦叶又抨击了阿难的各种过失,最终,大迦叶成了整个僧团的领袖。
不过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若干年后,大迦叶带着释迦牟尼老师的衣钵进入了中国云南的鸡足山,把僧团领袖的位置又传给了阿难。而大迦叶之所以要进入鸡足山,是释迦牟尼佛让他这么做的,因为大迦叶要等弥勒佛降世,把释迦牟尼的衣钵传给弥勒之后,他才能去涅槃。你若是问弥勒佛啥时候下凡,那等的时间就有点长,他现在还是弥勒菩萨,还呆在兜率天修行,据说要五亿或者五十亿年之后才会出世,你我这辈子是看不见了,而我们的大迦叶也正捧着佛祖衣钵,在鸡足山苦苦等待,你要是去那里旅游,也许会看见他,别忘了行个礼。
无论如何,在释迦牟尼老师去世后,僧团没散,还是有领导人的,头两位就是大迦叶和阿难。其中阿难最大的贡献,就是把释迦牟尼生前的教诲都背了下来,确认无误之后,形成了后来的佛经,简称经。据说,另一个弟子优婆离背出了释迦牟尼老师定下来的戒律。经文和戒律,再加上后来一些佛教徒觉悟之后写的“论文”,合在一起,就称为佛教的“经、律、论三藏”,三个大宝藏的意思。现在你应该知道,《西游记》里的唐僧之所以被称为唐三藏,原因就在于此,这个大和尚很厉害,经文、戒律和论文,三门佛教功课,无一不精。
必须强调一点的是,在经文和戒律形成之后,很长时间之内,都仅仅是各位大和尚们以梵呗的形式口口相传,并没有落实在纸面上,一直到500多年后的公元1世纪,才渐渐地有了写在贝多罗树叶子上的经文。
这个贝多罗树有点像棕榈树,叶子很肥大,2000年前的印度人把这些叶子进行特殊处理之后,就用来写字,诸如借隔壁王奶奶俩鸡蛋,欠前院老张二两银子,都可以记下来,所以贝多罗树叶子不是为了佛经特意发明的,只是后来写上佛经却宝贝起来,称为“贝叶经”。公元7世纪的时候,唐僧去西天取回来的几百卷经书,都是这样的贝树大叶子,《西游记》里说经书掉水里,然后师徒四人一起捞出来在太阳下晒,那就是明朝作者吴承恩想当然了,这种贝叶经根本就不怕水,掉河里捞出来,把水甩一甩,或者用猪八戒的耳朵扇两下,就可以打包走路了。
顺便说一句,今天在西藏很多地区,经书的样式还是长长一条,宽度只有半个巴掌大小,那全都是仿照以前贝多罗树叶子的模样,只想藉此证明他们的经书是正宗的,如假包换的佛经,当然,真的是不是,那是另一个问题了,你最好也别问。
前面说过,大迦叶领导的第一次僧人大会,一共大概是五百个和尚,后世就有人把他们统称为五百罗汉。不过你要注意的是,除了十大弟子,其他僧人很少有名字留下来,只是后来佛教传到中国,五百罗汉的故事渐渐流行之后,明朝有个叫吴彬的画家,可能是日子过得实在太悠闲了,搞了一本《五百罗汉图卷》出来,不仅每一名罗汉的模样他都知道,连名字他也知道,在图卷里讲得那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当然,我们今天也不能说人家瞎编的,也许是五百罗汉托梦给这个吴画家的,你要知道,历史上很多事情,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世的人相信什么,今天中国老百姓,十个里面至少有九个,当你问他知不知道五百罗汉这个词汇时,他都会说知道知道。
虽然真实的五百罗汉没有名字,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十八罗汉,在历史上,或者说在佛经上,那是有名字的。
这里先说一个概念,啥叫罗汉?这是印度语阿罗汉的音译,所谓的阿罗汉,就是这一世修行已经接近于圆满,解脱了烦恼,但并没有去涅槃成佛的一个存在,这也是南传小乘佛教的最高修行境界,他们全都不会成佛,能达到的最高等级就是阿罗汉。但北传的大乘佛教和尚们对这个限制并不满意,他们修行的目标是和释迦牟尼老师一样,成佛,至少,也得是一个菩萨,这个我们稍后会详细介绍。
之所以大乘和小乘佛教都有罗汉这个概念,还是和佛祖释迦牟尼有关,他活着的时候,曾经对十六个弟子说过,你们几个成绩优秀,等我圆寂之后,你们要留在人世间继续传法,不能轻易去涅槃,这件事在《法住纪》里面有记载,而这十六个僧人,就是最早的十六罗汉。
但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因为中国人特别偏爱三和九这样的数字,觉得十六实在是不伦不类,甚至丧气,因为它等于两个四相乘。就这样,中国人又给加了两位,这多出来的两位有很多种说法,在有的版本里,碎碎念的唐僧,也是十八罗汉之一,但一般来说,都采用乾隆老爷子的版本,乾隆亲笔御定的两位,就是大迦叶和弥勒菩萨,号称降龙和伏虎两大罗汉。我们说乾隆这小子还是有点儿学问的,因为就像上面说的,大迦叶和弥勒菩萨虽然不在佛祖交代的十六罗汉里面,但确实迄今为止都没有成佛,一个在修行菩萨道,另一个在鸡足山苦苦等待这个修行。
言归正传,在释迦牟尼老师死了之后的大概110多年,也就是公元前370年左右,有一件小事引发了佛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话说那时候印度西部有一个叫耶舍的僧人,到东边的一个叫毗舍离城去,到底是去游玩,还是公出,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他看见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当地的僧人居然向居民乞讨金钱。耶舍马上就断定,这个违反了佛教的基本戒律,当场就和人家辩论起来。结果很不美好,一个独身的外乡人,面对一群本地大和尚,他没干过人家,被按在地上一顿揉搓,赶出了毗离舍城。
估计这哥们当时的佛法也不怎么高明,修行远远不够,被揍之后就犯了嗔戒,一气之下,回去也召集了一群光头哥们,要找回场子,幸好这次双方都有长老在场,倒也没打起来,而是展开了一场700多人参加的大辩论。
过程就不说了,结果是西边远道来的和尚都是王者级别的,虽然人少,但人家有地位,有权势,嘴皮子也利索,最后强行裁定,乞讨金钱是非法的。
可毗舍离城失败的大众僧人们很不服气,就举行了更大规模的万名僧众集会,会上大家民主决议,最后一致同意,说佛祖留下的一些微小戒律,比如说僧人的手能不能摸钱,偶尔能不能做个小买卖,这些事,都不用遵守了,他们的根据就是阿难说过,释迦牟尼老师临死之前宣布了,“小小戒可舍”。
于是,咔嚓一声,佛教分裂为两个部分,主张严格遵守戒律的都是以前的长老,或者位置高的人,他们就是后来的上座部,意思是坐在上边的僧人;其他主张小戒律不必守的僧人,就是大众僧人,他们被叫做大众部。
这次分裂在佛教历史上叫根本分裂,从此有了上座部和大众部,我们把这次分裂之前的佛教叫做原始佛教时期。
这里要注意的是,关于佛教的这次“根本分裂”,今天有无数种说法,佛教各派别各执一词,都按照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说,我也仅仅是采用了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我的看法还是那个,对于历史来说,事情的真相,或者说谁对谁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释迦牟尼老师的这个佛教,它分裂了。
既然分裂了一次,就不在乎再多来几次,其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就如同细胞受到刺激一样,上座部和大众部都在不停地分裂,佛教产生了很多部派,这几百年的时间,就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就这样,各种各样的佛教派别不断产生,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到了后来,不仅是戒律有分歧,连佛经本身也有了很多很多分歧。
产生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很大一部分佛教徒,开始走向了人间,他们喜欢尘世里的生活,接纳不出家的男女为信徒,并且让自己介入和干预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这些变化反映在佛教理论上,那就是大大贬低原来僧人们的终极目标阿罗汉,开始神化释迦牟尼老师,同时大大地简化修行的难度。
这种思潮,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到公元3世纪的时候,经过近四百年的发展,无论是南方的案达罗王朝,还是北方的贵霜王朝,持新观点的佛教徒越来越多,他们与维护早期佛教教义的教派形成明显的对立,给自己冠上了各种称呼,什么“方广”“方等”“大乘”等等,最后大家觉得“大乘”这个名字特别好,于是,就统称自己为“大乘教派”。
所谓的大乘,按照梵文的原来意思,就是大的“公共汽车”,除了自己可以坐着走,还能带别人,比如亲朋好友什么的,都可以来,咱一起上车,解脱生死成佛去,所以,它的读音应该是读dà shèng,但现代的汉语词典明确要求读dà chéng;与大乘对应的,自然就是小乘,小车子,也就是只能坐一个人,自己去解脱。很明显,小乘这个称号是大乘佛教徒对信奉原始佛教僧人的一个贬低。
我们这里简略比较一下这两者的不同,为了方便你的理解,我假设有两个学校,一个叫大乘学院,另一个叫小乘学院。
第一个不同是教科书不同,小乘学院的教科书很少,基本上就是以《阿含经》为主,修行的方法就是最原始的“戒定慧”三学,这里的《阿含经》我们指的是上座部的五本《阿含经》又称为巴利五部,分别是《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这些都是早期佛教的经典,除此之外,小乘佛教别无其它经书;但大乘学院的教科书那就多了去了,什么华严类的,法华类的,般若类的,净土类等等,浩如烟海,修行的法门更是多如牛毛,有念佛的,顿悟的,布施的,还有那些少儿不宜,甚至属于公安部严打范畴的。
第二个不同是院长的地位不一样,小乘学院的院长释迦牟尼老师就是一个人而已,称他为佛,是因为人家是觉悟者,并没有任何无限崇拜的意思,老院长创建了学院,现在他去世了,但他的思想和学院还在,咱们继续修行就是了,最多每天早上看一眼院长的遗像,勉励一下自己;可是大乘学院的院长佛祖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变成一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存在,十种力量,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处等等,他还有了很多叫做菩萨的助理,菩萨们遍布学院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别说看一眼他的画像,就是你心里有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他都能知道。而且,这位已故院长完全可以做到与我们直接交流,甚至你有事烧一炷香给他,他都可能答应你的一些额外请求,比如说明天彩票就中奖。
第三个不同是给的学位不一样,小乘学院能给的学位,只有一个,就是阿罗汉的学士证书,保证你自己可以得到解脱,更高一级的?对不起,这个真没有;但大乘学院的学位不仅仅有阿罗汉,还有菩萨这样的“硕士学位”,甚至佛这样的“博士学位”,只要你表现好,统统都可以给你。
第四个不同就是纪律不同,小乘学院要求你必须到学院来上课,也就是要出家,否则它是绝对不会发给你毕业证的,你自然也解脱不了;但大乘学院就完全没有这个限制,你愿意来就来,不来的话,在家一样学习,最后你也可以获得学位证,包括佛这样的“博士学位”。
我们说无论大乘还是小乘,佛祖都是不在乎的,只要你能达到永恒的离苦得乐,你用什么法门,只是小事一桩。但客观地说,还是小乘思想比较接近释迦牟尼的原始佛教,所以有人把公元1世纪到4世纪这段时间,称为佛教的大乘化。
问题是,今天很多人都持一种观点,说正是佛教这个大乘化,最终导致佛教在印度灭绝了。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集再聊。
我也认为还是小乘思想比较接近释迦牟尼的原始佛教
三年前在杭州灵隐寺里的博物馆里看到贝叶经时,正好刚听过老师的老版“佛门史话”里讲到贝叶经的这一段,否则肯定是看一眼不知就里地就走过去了。听老师的节目学到了很多,佩服老师的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