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挥舞核大棒,梅德韦杰夫突然改口,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嘴上挥舞核大棒,梅德韦杰夫突然改口,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00:00
05:30

欢迎收听军备解码带来的最新军情资讯!

总爱把核武器挂嘴边的梅德韦杰夫,近日突然改口降了声调。这才几天时间,这位俄罗斯前总统,就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

在俄罗斯中程导弹“榛树”打向乌克兰的第二天,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可以在必要时使用核武器,但在俄罗斯的领导层中,没有致力于此的“疯子”。

他在接受阿拉伯电视台采访时强调:“我们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俄罗斯领导层中没有这样的疯子,我们仅将使用核武器视为最后手段……只要北约停止煽动战争,俄乌冲突就可以结束。”

梅德韦杰夫声称“俄罗斯高层中没有这样的疯子”,但在过去的两年,曾经被视为对西方“温和派”的梅德韦杰夫,就扮演的是这样一个“疯子”的角色:到处用嘴挥舞核大棒,动不动就拿核武器来发出威胁,暴论频出。

这不仅给我们的“合订本”积累了不少有趣的素材,也展示了莫斯科的“红线”有多么灵活。

2022年4月,俄乌冲突的爆发让瑞典和芬兰迅速考虑加入北约,对此,听闻该消息的梅德韦杰夫立刻发出警告:

“如果瑞典和芬兰加入这个由美国领导的军事联盟,那么俄罗斯将有新一批被官方登记的敌人。我们将不得不加强相关地区的海陆空力量,当然也包括部署核武器。”

而就在一个月后,普京的一番表态直接逆转形势,他表示:“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对俄罗斯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6月,美国指控俄军犯下“战争罪”,并呼吁国际法庭采取措施惩罚俄罗斯。对此,梅德韦杰夫撂下狠话回应道:“惩罚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库的国家的想法本身就很荒谬……惩罚俄罗斯,有可能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结果次年3月,普京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今年6月,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也上了国际刑事法庭的通缉令。

同年7月,梅德韦杰夫警告,如果乌克兰敢袭击克里米亚,那么他们就将面临“末日审判”一般的打击,而且这种打击将会是“立刻的、猛烈的”。

结果两年多过去了,连黑海舰队都被迫从克里米亚的港口撤离出去了,但“末日审判”还是没有来。甚至后来梅德韦杰夫自己也改口了,称如果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那么莫斯科将会实施“报复性打击”,不再谈什么“末日审判”。

去年7月,梅德韦杰夫声称:“如果乌克兰在北约支持下夺走俄罗斯的土地,俄方将不得不动用核武器。”结果1年后,乌克兰攻入了库尔斯克,而俄罗斯则宣布在库尔斯克进行“反恐行动”。

9月,乌军攻入库尔斯克一个月后,梅德韦杰夫又表示,虽然俄罗斯一直没有做出使用核武器的决定,但莫斯科的耐心有限,随时都有可能会耗尽。

他强调,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正式理由是存在的,其中包括库尔斯克持续的危机。不过,莫斯科目前仍表现出耐心,是因为使用核武器的决定非常复杂,而且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可逆转”。

而从目前来看,俄罗斯的耐心似乎还没有耗尽。

如今梅德韦杰夫出人意料地改变了自己的言论,强调“核武器只是最后手段”“俄罗斯高层不希望发生核战争”,不知道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还是单纯为了给局势降温。

其实梅德韦杰夫心里也清楚“狼来了”的道理,核武器的大棒挥舞一两次可能还有用,威胁的次数多了,其他国家也麻木了。过去两年,俄罗斯的“红线”一退再退,而美西方的“香肠”则是一切再切。

本土被乌军用战术导弹系统攻击,俄罗斯的反应这般应激,除了要在美国政权过渡期,对外展示出足够强硬的姿态外,其实也验证了他们手里能用的牌已经不多了。

明明动用的是“战略武器”之实,却又冠以“中程导弹”之名,并且还指望它来达成“战略威慑”的真实目的。这种纠结的心态,就跟我们之前提到的,佩斯科夫强行解释为什么要在“发射导弹前三十分钟提醒美方”如出一辙。

在战场上没有取得关键性突破的前提下,俄罗斯这种提前亮牌的行为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效果,是需要打大大的疑问号的。

如果这一轮威慑没有起效,反而激发了美国和西方的进一步举措。那么下一步是准备“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重启核试验,甚至是直接在俄乌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了?

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任何战略层面的举措和抉择如果成功,那么它带来的收益必然是极高的。

但相对应的,一旦俄罗斯这轮针对美国和西方战略威慑,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起了反作用,附带的风险会有多大,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告诉大家。

所以在这个时候,一贯爱在嘴上挥舞“核大棒”的梅德韦杰夫突然降了声调、改了口风,我们自然也可以理解了—他需要替普京把不方便说的话讲出来,不要让克里姆林宫显得示弱。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飞翔的云_ln

    你要表达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