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六十五-六十六章 以其善下之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第六十五章。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故曰,说明是承接之前的。之前圣人做什么呀?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就是我自己是不敢主动为的,我只敢辅助万物自然生长,而不是我想为什么,所以为道者不会明民也。
将以愚之也。就是我不会用我明达的那一面,我只会以愚之也。什么叫愚之?就是我很愚笨,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也不懂得如何管理,我也没想做什么,这就叫愚之也。
明是什么?我明察秋毫,我有很多的方法,我有很多的想法,我想做很多的事情,这都是明。所以圣人知道这个道理,并且自己做的是辅助万物之自然的,自己是不敢为的。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为什么要这样呢?
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为什么百姓很难治理呢?因为用智慧去治理啊。越是用智慧去治理,百姓就越难治理。
我们看放在小的家庭环境是不是如此啊,我们越是用智慧,越是很精明,会发现孩子就越难治理,他就不听话。所以我们无论是看电视还是看电影,家长或者是孩子都是用什么去感化?都是用爱,对吗?我们看没有说用智的,不是用什么方法、用聪明才智,越是用这些,发现孩子就会变得越狡诈,就会越难治理。
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所以说以这种智慧去治理邦国,是在贼害自己的百姓啊,贼害自己的孩子啊。
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如果不以智慧治邦,这是百姓的德呀。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稽式:法则。如果知道这两者,这是一种法则,哪两者?智和不智。
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说我知道以不智和智这两个法则,就是玄德。这种玄德很深很远,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相反的,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这样去做,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顺。
这一段在讲什么呀,说不要以明民也,要以愚之也;不要以智去治邦,这是邦之贼,要以不智去治邦,这是邦之德。说我自己啊,什么都不敢为,我只能辅助万物之自然,这是一种玄德,这种德行很深,很远。但是我们听上去却是相反的,如果我们可以这样去践行,就会变得越来越顺遂。
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比如说夫妻两个人相处,有一个人糊涂一点,反而更容易获得幸福,乃至大顺,是不是这样?可是我们平常人都喜欢什么?精明、明察秋毫,对方有一点事情我们都知道,我们都去追究,最后发现就很难幸福,这就叫家之贼也,是我们自己在贼害这个家庭。
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学会什么?愚钝一点,糊涂一点,不要那么有智慧,不要什么事情都看得那么清楚,就好了。
不是装傻,是真傻。装是没有用的,能装出来吗?装不出来。这里的真傻指的是什么呀?就是我们不去计较那么多,什么叫傻?什么叫精明?无非是我们计较得多嘛。哎呀,你这个菜多卖给我五毛钱呢;他背后又说我坏话了。
所以也并不是傻,只是人家不关注这些事情,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对方说了一句话,我一听不对,上次他不是这么说的,他一定是骗了我,然后不停地去追查,最后越查越相信他骗了我,结果计较的越多,最后生活就越不幸福,生活就越不顺。
第六十六章,往后其实都是讲重复的道理,只不过变换了例子去讲,这一章依然是在讲处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百谷:众多的小溪。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就是因为以其善下之,因为它是处下的,所以水低为海,人低为王。江海是处下的,水向下流,最后江海就成为了百谷之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什么叫上民?就是统治者、管理者。说圣人要想做上民,懂得处下,最后就变成了上民。
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我们要想做领导者,就把我们的身放在后,什么意思?就是付出在先,享受在后,索取在后,就变成了先民。
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所以当我们居前的时候,民不会害我们。重就是压迫,当我们居上的时候,民不会给我们压力,不会推翻我们。
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什么道理啊,一个人要想让自己过得更好,做上民和先民,那就言下之,就多付出,少索取,这个时候我们在前,别人不害;我们在上,别人不压迫,并且乐意去推举,而且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不争啊,所以就没人与我们争,这道理很简单。
所以只要我们懂得多付出,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别人自然就会推举我们,不需要去要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想争,所以反而就没有任何人可以与我们争。
我们来回顾第六十六章,实则就讲了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处下,一个观点是不争。当我们处下的时候,自然就不争,什么都没想争,所以反而没有人能与我们争,自然就变上位的那一个了。
我们来举例,让大家方便理解这一段。以前大家是不是都看过《天道》啊,有一个片段,丁元英和韩楚风在一个酒店喝酒,喝酒的时候他们打了一个赌,赌一辆宝马,赌注的内容是什么?
韩楚风想要去做董事长,并且还有另外两个人想做董事长,这个时候韩楚风问他怎么办,丁元英给他出的主意是什么呀?说你不要争,你就踏踏实实地做实事,让他们两个去争,等争到一定的程度,其他的股东自然就看到谁在争,谁在做事,最后他们争完了之后,大家看清楚了,你自然就上去了。
是不是打了这个赌啊?说如果他说中了呢,宝马车给他。后来中了,然后当时韩楚风问了一句话,说:那如果他们两个不争怎么办?丁元英讲:不可能,这是文化属性决定的。其实不就是道嘛,就是他们一定会争,这是必然的,除非他们也学了道,要不然一定会争。所以呢,你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他们两个去争就好了。最后大家都看得清楚,你自然就到那个位置上去了。
我们注意啊,在一个团队当中是不是这样的,说有很多人可能不停地在争,最后那两个争的人基本上会两败俱伤,最后双双离开,然后低头干活那个人被抬上来了,有没有发现?所以越是争的时候,别人是不是越要打压下来?即使争赢了,可以服众吗?不可以。还是要失败的。
生活当中我们总会争,争什么?举例子,哎呀,你要每天跟我说晚安哦。他会不会说?一个是不会,即使说了,心不甘情不愿,他每发一次都是个压力,因为不是他这么想的,他没有想这么做,你争来了有用吗?争一次,对方心里对你的印象就坏一分,就减少一分,是不是争啊?
比如说我们非要去争,让他给买什么东西,争来了是不是最后也要输掉的呀?
比如说在一个公司当中,想争工资是不是一样?我们总想让老板给涨工资,即使他给涨了,也是无奈之举,将来他也会把你换掉的,这就是争啊。
再比如说一个人想要在公司争权利是不是一样,即使给他了,也是当下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公司给他的那一刻,就已经在准备如何把他换掉了,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争所带来的后果,所以不要去争,天下就莫能与之争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