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胜,这才是真正的兵贵神速
街亭是蜀军攻打魏国的交通要道,对军粮和后续兵员的供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此时,蜀军主力已在街亭和长安之间,街亭若失,蜀军将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马谡立下军令状,前去镇守街亭。在街亭察看完地形后,马谡笑诸葛亮多心,王平劝他还是谨慎为好,二人一开始就闹意见。
一个团队的领导之间如果分歧很大,就会起内讧。马谡是主将,王平是副将,士兵不知道听谁的,这样一来,还没开始作战,士气就已经不稳了,这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王平如果事先料到马谡会跟他有不同意见,提前安排一个人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快马加鞭去报告诸葛亮,这样好不好?
答案是不好,而且很糟糕。如果王平一开始就心存疑虑,为什么不在出发之前就告诉诸葛亮呢?
这种事情要做也只能由诸葛亮来做,然而诸葛亮若事先有这样的安排,就表示他一开始就不相信马谡,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给予马谡这么重大的任务呢?所以,谁都不可能事先做这样的安排。
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是考虑再三后的决定,表明他信任马谡,相信马谡会按照他的计划去执行,只是告诉王平把下寨的方式画图给他看,只是这样而已。
马谡要上山扎营,王平说有违诸葛亮指示,争执不下,这时王平唯一的办法就是亮出诸葛亮这张王牌,说这不是自己的意见,是诸葛亮说的要伐木为栅,当道设防。
但马谡仍旧不听,说自己从小熟读兵书,诸葛亮遇事尚且问他,并且诸葛亮对这里的地形地物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有这么好的一个山可以利用,如果诸葛亮来了,也会这么做。
王平拿马谡没有办法,只好领五千兵马去山下扎寨。安好寨了才画图报告给诸葛亮。王平刚刚派人送走下寨图,司马懿的大军就到达了街亭。
司马懿熟读兵书,凡事略微观察便可分晓。他见街亭大路畅通,蜀军屯兵山上,稍感意外,而得知是马良的弟弟马谡守街亭后,便知道马谡是空有其名,完全不懂用兵之道。
中国人有天命的观念,觉得人再强也强不过天,所以常讲人算不如天算,把好事都归功于上天安排,而不说自己有多厉害。
司马懿也是这样,他见诸葛亮这么厉害的人,居然派一个这样蹩脚的人来守街亭,忍不住说“天助我也”。
兵贵神速。司马懿一看蜀军屯兵山上,立刻判断应该快速围山,只要切断水源,蜀军定会起内乱,从而丧失作战能力。
兵贵神速不是说一切都要快,而是说该快则快,不该快则不快。因为如果山上有水源,山是很好的据守点,如果水源在山下,就刚好相反,越上山越倒霉。
如果行动迟缓,蜀军发现情况不妙冲了下来,魏军的有利形势就很快丧失了,所以此时司马懿真正是分秒必争。司马懿不打则已,要打就一招制胜,这才是真正的兵贵神速。
诸葛亮兵法娴熟,深通韬略,对地形地物运用自如。
他一看王平送来的屯兵图就知道司马懿一到,蜀军将会先被断水,后被火攻,到时候任凭指挥官怎么激励军心都无济于事,街亭必失,北伐无望。诸葛亮知道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
果然,司马懿很快就将山包围得如铁桶一般,并切断蜀军水源。两军对峙一夜,至次日天明,蜀军早已疲惫不堪,口渴难耐。
魏军趁此放火烧山,马谡命令大家勇敢杀下去,置之死地而后生。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指在大军还没有行动之前,就利用地形地物制造出没有后路的局面,这样将士才会奋力拼杀以求保命。
而蜀军现在的状况是,早在两位指挥官产生争执的时候,大家就已判断出马谡是错的,可他一意孤行致使部队被围困,没本事带大家出去不说,反而叫大家冲,分明是让人去送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