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词:温峤(288年~329年),字泰(太)真,并州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东晋时期名将,西晋司徒温羡之侄。 温峤出身大族,博学孝悌,善于清谈,起家司隶校尉都官从事。举秀才出身,授司徒东阁祭酒、潞县县令。进入司空刘琨的幕府,拜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任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太子(司马绍),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鉴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牧。从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册封始安郡公。 咸和四年(329年),病逝,时年四十二岁,追赠使持节、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生僻字词:刘胤(281年-330年1月29日),字承胤,东莱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晋朝官员、将领。 刘胤容貌俊美,性格豁达,善交豪杰,深得士人仰慕。八王之乱时,刘胤欲到辽东避乱,途经幽州时,幽州刺史王浚挽留并表任他为渤海太守。刘胤后到建康,受到晋元帝的任用,历任尚书吏部郎、平南将军、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等。 刘胤官位逐渐提高后,日益骄横,纵酒迷乐,不问政事,大肆敛财,其资产达百万。咸和四年(330年),刘胤被后将军郭默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生僻字词: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衡(一作士行)。原籍鄱阳郡鄱阳县(今江西省鄱阳县,一说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省九江市,一说今湖北省黄梅县)。晋朝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生僻字词:温峤墓位于今下关区幕府山西。南京下关幕府山一带埋葬了不少帝王将相,但大多已不见遗迹,难以考证,而温峤衣冠冢现存有墓碑一块,为清代光绪二十八年立。碑高165厘米,宽52厘米,厚18厘米,碑向230度,碑正面有“晋骠骑将军温忠武公之墓”隶书刻铭,背面有碑文410字。现墓冢高约2.5米,直径5—7米,碑向230度。温峤衣冠冢及碑的存在,为研究晋代重要人物温峤提供了材料。此墓原以为是温峤本人墓葬,近年考古部门在郭家山发现了温峤大墓,现遂定此墓为“温峤衣冠冢”。 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命名为“温峤墓”,2001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北郊郭家山西侧发现了温峤大墓。
生僻字词:王悦(生卒年不详),字长豫,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丞相王导嫡长子。 少有名声,事亲至孝。门荫入仕,起家东宫侍讲,教导太子司马绍;晋明帝即位,担任吴王(司马岳)友,累迁中书侍郎。英年早逝,谥号为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