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固体制剂
1.固体制剂(solid preparations):是指以固体状态存在的剂型的总称。临床常用的固体剂型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丸剂等。
2.散剂(powder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3.口服散剂应为细粉,其含义是指粉末全部通过五号筛(80目),并且通过六号筛(100目)的细粉不少于95%;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粉末全部通过六号筛,并且通过七号筛(120目)的细粉不少于95%。
4.散剂的特点
A.散剂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起效快
B.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
C.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D.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E.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F.由于散剂的分散度大,容易吸湿;在应用时与机体的接触面大,容易产生刺激性。
G.具有刺激性、易吸湿或风化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5.散剂的制备流程:
A.物料的前处理:混合均匀是保证散剂质量的关键。
B.粉碎:粉碎操作对药物制剂的质量和药效等也会产生影响,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适当地选择粉碎设备。
C.筛分:当物料的粒径差异较大时,会造成流动性下降,并且难以混合均匀。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振荡筛分仪和旋振动筛。
D.混合: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一致为目的。少量药物与辅料的混合可采用搅拌法或研磨法。
E.分剂量、包装与贮存:分剂量的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和容量法等,规模化生产时多采用容量法进行分剂量。
6.混合注意事项
A.各组分的混合比例较大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B.小剂量的剧毒药与数倍量的稀释剂混合制成的散剂叫做“倍散”。
C.制备倍散时必须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D.各组分的粒径差或密度差较大时,往往不易混匀或混匀后也可能离析。
E.一般将量大或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量少或易吸附的成分后加入。
F.对混合时摩擦起电的粉末,通常加少量表面活性剂或润滑剂加以克服,如硬脂酸镁。
G.先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粉末或吸收剂来吸附液体成分,常用的吸收剂:磷酸钙、葡萄糖等。
H.应尽量避免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混合比或各成分分装服用时混合。
7.散剂的质量要求
A.粒度:局部用散剂通过七号筛(125μm)的细粉重量不应低于95%。中药散剂通过六号筛(150μm)的细粉重量不应低于95%。
B.外观均匀度: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C.干燥湿重:在105°C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
D.水分:对于中药散剂,不得超过9.0%
E.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散剂,依法检查
F.装量:多剂量包装的散剂,按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
G.无菌: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
H.微生物限度
8.颗粒剂(granule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9.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
10.颗粒剂与散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
B多种成分混合后用黏合剂制成颗粒,可防止各种成分的离析;C贮存、运输方便;D必要时对颗粒进行包衣,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等。
11.制备颗粒的具体操作步骤:
A制软材:制软材是湿法制粒的关键技术。B制粒:通常采用传统的挤出制粒法制备湿颗粒。C干燥: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厢式干燥法、流化床干燥法等。
D整粒与分级:将干燥后的颗粒通过筛分法进行整粒和分级,一方面使结块、粘连的颗粒散开,另一方面获得均匀的颗粒。
E质量检查与分剂量:将制得的颗粒进行含量检查与粒度测定等,按剂量装入包装袋中。
12.制粒技术与操作过程
13.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A.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超过15%。
B.干燥失重:于105℃干燥至恒重,含糖颗粒应在80℃下减压干燥,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
C.水分:对于中药颗粒剂,不得超过6.0%。
E.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
F.装量:多剂量包装的颗粒剂,按照最低限度装量检查法检查,符合规定。
14.片剂(tablet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
15.片剂的优点包括:
A剂量准确,服用方便;B物理、化学稳定性较好;C运输、携带方便;D生产成本低;E可以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要
16.片剂的缺点:
A婴幼儿、老年患者及昏迷患者不易吞服,B处方与制备工艺较为复杂C质量控制要求高。
17.口服片剂
(1)片剂: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普通片剂。
(2)包衣片(coated tablets):在普通片的表面包被衣膜的片剂。(3)泡腾片(effervescent tablets):系指遇水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导致片剂崩解的片。
(4)咀嚼片(chewable tablets):指在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
(5)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后服用的片剂。
(6)缓释片(sustained-release tablets):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7)控释片(controlled-release tablets):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且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8)多层片(multilayer tablets):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每层含不同的药物和辅料的片剂。
(9)口腔崩解片(orally disintegratingtablets):在口腔中能迅速崩解的片剂,一般吞咽后发挥全身作用。
18.口腔用片剂
(1)舌下片(sublingual tablets):系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黏膜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
(2)含片(troches,lozenges):系指含于口腔中缓缓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3)口腔贴片(buccal tablets):系指粘贴于口腔内,经黏膜吸收后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19.外用片剂
(1)可溶片(soluble tablets):系指临用前能溶解于水的非包衣片。
(2)阴道片(vaginal tablets):系指置于阴道内发挥作用的片剂。
20.稀释剂的作用:
A.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
B.改善药物的压缩成形性
C.增加含量的均匀度(对小剂量药物片剂的制备更为重要)
21.淀粉:
A.其中玉米淀粉最常用
B.具有黏附性
C.流动性与压缩成型性较差
D.性质稳定,是固体制剂中最常用的辅料
E.常与可压性较好的蔗糖粉、糊精等混合使用
22.不同状态的淀粉及其作用
A淀粉:稀释剂
B淀粉浆:黏合剂
C干淀粉:崩解剂
23.蔗糖:
A.水中极易溶解
B.本品粘合力强,可增强片剂强度
C.但吸湿性强,长期贮存会使片剂的硬度过大,延缓崩解或溶出
24.糊精:
A.是由淀粉或部分水解的淀粉在干燥状态下经加热改性制得的聚合物
B.本品有较强黏性
C.具有较强的聚集、结块趋势,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等,有时会造成片剂的崩解或溶出迟缓
D.很少单独使用,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25.乳糖
A.常用一水α-乳糖
B.由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乳糖(即喷雾干燥乳糖)为球形,流动性、可压性良好
C.喷雾干燥乳糖可供粉末直接压片
26.预胶化淀粉
A.目前上市的品种是部分预胶化淀粉
B.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具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C.常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27.微晶纤维素
A.商品名为Avicel
B.具有较强的结合力与良好的可压性,亦有干黏合剂之称。
C.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
D.片剂含20%以上微晶纤维素时崩解较好
28.无机盐类
A.如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二水硫酸钙等
B.对药物无吸附作用
29.糖醇类
A.甘露醇和山梨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在溶解时吸热,有凉爽感,适合用于咀嚼片、口腔溶解片等
C.常与蔗糖搭配使用
30.润湿剂
A.名词解释:本身没有黏性,而通过润湿物料诱发物料黏性的液体。
B.常用的润湿剂有蒸馏水和乙醇
C.蒸馏水:是首选的润湿剂,但不适用于对水敏感的药物
D.乙醇:可用于遇水易分解的药物或遇水黏性太大的药物。
31.黏合剂
A.(名词解释)依靠本身具有的黏性对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料给予黏性,从而使物料聚结的辅料。
B.常用黏合剂:淀粉浆、纤维素衍生物、聚维酮、明胶、聚乙二醇等。
32.淀粉浆
A.是片剂中最常用的黏合剂B是淀粉在水中受热后糊化而得C淀粉浆的制法有煮浆法和冲浆法D淀粉价廉易得,黏合性良好,因此是制粒中首选的黏合剂,但不适合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33.纤维素衍生物
A.甲基纤维素(MC):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形成黏稠的胶体溶液而作为黏合剂使用。
B.羟丙基纤维素(HPC):本品既可作湿法制粒的黏合剂,也可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干黏合剂。
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常用其2%~5%的溶液作为黏合剂使用。
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其黏性较强,常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
E.乙基纤维素(EC):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可作对水敏感性药物的黏合剂。本品的黏性较强,且在胃肠液中不溶解,会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目前常用作缓释、控释制剂的包衣材料。
F.聚维酮(povidone,PVP):最常用的型号是K30,制备黏合剂时,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水溶液或乙醇溶液。常用于泡腾片及咀嚼片的制粒中,最大的缺点是吸湿性强。
G.明胶(gelatin):在热水中溶解,在冷水中形成胶冻或凝胶,故制粒时明胶溶液应保持较高的温度。明胶的缺点是制粒干燥后颗粒比较硬。适用于在水中不需崩解或延长作用时间的口含片等。
34.聚维酮(PVP)
A.既溶于水,又溶于乙醇。
B.可用于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物料以及对水敏感性药物的制粒
C.可用于泡腾片以及咀嚼片的制粒中
D.缺点是吸湿性强。
35.明胶
A.系指动物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
B.粘性大,应保温使用,所制片剂硬度大
C.明胶在热水中溶解,在冷水中形成凝胶,故制粒时应保持较高温度
D.适用于在水中不需崩解或延长作用时间的口含片
36.崩解剂概述
A.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名词解释】
B.缓控释片、口含片、咀嚼片、舌下片一般不需要加崩解剂
C.片剂一般均需加崩解剂,因为片剂是高压压制而成的,因此空隙率小,结合力强,很难迅速崩解
D.崩解剂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因黏合剂或高度压缩而产生的结合力,从而使片剂在水中瓦解。
37.崩解剂的作用机制
A.毛细管作用:崩解剂在片剂中形成易于润湿的毛细管通道,当片剂置于水中时,水能迅速地随毛细管进入片剂内部,使整个片剂润湿而瓦解。
B.膨胀作用:自身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性,从而瓦解片剂的结合力。
C.润湿热:有些药物在水中溶解时产生热,使片剂内部残存的空气膨胀,促使片剂崩解。
D.产气作用:由于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崩解剂,如泡腾崩解剂
38.常用崩解剂之干淀粉
A.是一种经典的崩解剂。
B.干淀粉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而对易溶性药物的崩解作用较差。
C.干淀粉的吸水性较强
39.常用崩解剂之羧甲淀粉钠(CMS-Na)
A.不溶于水,具有快速吸水溶胀的性能。
B.是一种超级崩解剂
评注:羧甲淀粉钠是崩解剂;羧甲纤维素钠是黏合剂羧甲淀粉钠膨胀作用显著,超级崩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黏合剂。
40.常用崩解剂之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A.由于表面积和空隙率很大,具有快速吸水溶胀的性能。
B.是一种超级崩解剂
41.常用崩解剂之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MC-Na)
A.由于表面积和空隙率很大,具有快速吸水溶胀的性能。R当与羧甲淀粉钠合用时,崩解效果更好,但与干淀粉合用时崩解作用会下降
42.常用崩解剂之交联聚维酮(PVPP)
A.在水中不溶,但在水中迅速表现出毛细管活性和优异的水化能力。
B.PVPP的崩解性能十分优越,是一种超级崩解剂。
43.常用崩解剂之泡腾崩解剂
A.是专用于泡腾片的特殊崩解剂。
B.最常用的是碳酸氢钠和枸橼酸组成的混合物。
C.遇水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解。
D.含有这种崩解剂的片剂应避免受潮造成崩解剂失效。
44.崩解剂的加入方法与片剂崩解的特点
A.崩解剂的加入方法有外加法、内加法和内外加法
B.外加法是将崩解剂加入于压片之前的干颗粒中,片剂的崩解将发生在颗粒之间。
C.内加法是将崩解剂加入于制粒过程中,片剂的崩解将发生在颗粒内部。
D.内外加法是内加一部分,外加一部分,可使片剂的崩解既发生在颗粒内部又发生在颗粒之间,从而达到良好的崩解效果。
45.不同崩解剂加入方法所产生的效果
崩解速度: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
溶出速度: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
评注:崩解剂若加在颗粒外,那么对内部药物的溶出速度影响很小
46.润滑剂
A.广义的润滑剂包括三种辅料,即助流剂、抗黏剂和润滑剂(狭义)
B.助流剂: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体流动性,减少重量差异。
C.抗黏剂:防止压片时物料黏着于冲头与冲模表面,以保证压片操作的顺利进行以及片剂表面光洁。
D.润滑剂:降低药片与冲模壁之间的摩擦力,以保证压片时应力分布均匀,防止裂片等。
47.润滑剂的作用机制:
A.改善粒子表面的静电分布;
B.改善粒子表面的粗糙度,减少摩擦力
C.改善气体的选择性吸附,减弱粒子间的范德华力等。
48.常用润滑剂
A.概述:润滑剂的作用是改善颗粒的表面特性,因此需要粒径小,表面积大
B.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十二烷基硫酸钠
49.常用润滑剂之硬脂酸镁
A.为疏水性润滑剂,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片面光洁美观.
B.用量过大时,由于其疏水性,会使片剂的崩解(或溶出)迟缓。
C.镁离子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本品不宜用于乙酰水杨酸、某些抗生素药物及多数有机碱盐类药物的片剂。
50.常用润滑剂之微粉硅胶为优良的助流剂,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
51.常用润滑剂之滑石粉为优良的助流剂,通常滑石粉和硬脂酸镁联合应用
52.常用润滑剂之氢化植物油
A.不溶于水,溶于石油或液体石蜡
B.应用时将其溶于轻质液体石蜡,然后喷于干颗粒上,以利于均匀分布,用于润滑剂
53.常用润滑剂之聚乙二醇类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A.两者皆为水溶性润滑剂的典型代表
B.聚乙二醇类主要使用PEG4000和6000
C.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粉末的处理过程中具有抗静电、良好的润滑作用,而且具有促进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的作用
54.片剂的制备
A.压片制备辅料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和润滑性。B.流动性好:可使流动、充填等粉体操作顺利进行,减小片重差异;
C.压缩成型性好:不出现裂片、松片等不良现象;
D.润滑性好:片剂不黏冲,可得到完整、光洁的片剂。
55.片剂制备工艺流程图
56.湿法制粒压片法
1).定义:将物料经湿法制粒干燥后进行压片的方法。
2).特点:
A制备工艺程序多B颗粒压缩成型性良好
c不适宜于热敏性、湿敏性、极易溶性物料的制粒
57.干法制粒压片法
1).定义:将物料干法制粒后压片的方法
2).特点:
A常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的片剂生产中B干法制粒时需要干黏合剂(如MC、微晶纤维素等)以保证易硬度和脆碎度合格
58.粉末直接压片法
1).定义: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所有辅料混合均匀后压片的方法
2).特点:
A没有制粒这一步骤,故工序少,工艺简单B特别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药物的压片C该法对药用辅料要求高
59.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1).定义:将药物粉末和空白颗粒混合后压片的方法
2).特点:适用于对湿、热敏感,而且压缩成型性差的药物
60.单冲式压片机的主要结构如下:
A加料器:加料斗、饲粉器;
B压缩部件:上、下冲及模圈;
C各种调节器:片重调节器、推片调节器、压力调节器。
61.片重调节器控制片重;推片调节器调节下冲推片时抬起的高度;压力调节器调节上冲下降的高度,实际调节上、下冲间的距离。
62.旋转压片机相比于单冲压片机具有的特点:
A.饲粉方式合理,片重差异小
B.上下冲同时加压,片剂内部压力分布均匀
C.生产效率高
63.片剂物理特性的评价方法
A.硬度与抗张强度
B.脆碎度
C.弹性复原率
64.片剂成型的影响因素:
A.物料的压缩成型性
B.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
C.黏合剂和润滑剂
D.水分
E.压力详细说明:
A.物料的压缩成型性压缩成型性是物料被压缩后形成一定形状的能力。若其塑性较大;则称其为可压性好;若弹性较强,则可压性差,即压片时所产生的形变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从而减弱或瓦解片剂的结合力,甚至发生裂片和松片等现象。
B.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
药物的熔点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但熔点过低,压片时容易黏冲。晶型不同,物料的成型性也不同。
C.黏合剂和润滑剂
黏合剂增强颗粒间的结合力,易于压缩成型。常用润滑剂为疏水性物质(如硬脂酸镁),减弱颗粒间的结合力,但在其常用的浓度范围内,对片剂的成型影响不大。
D.水分
适量的水分在压缩时被挤到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使颗粒易于互相靠近,易于成型。
E.压力
一般情况下,压力愈大,片剂的硬度也愈大,但当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压力对片剂硬度的影响减小,甚至出现裂片。加压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片剂成型,并使之硬度增大。
65.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裂片:顶裂,腰裂原因:(考试主要考处方因素)
A.物料中细粉太多
B.物料的塑性差,结合力弱
解决裂片的主要措施:(1)选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2)选用适宜的制粒方法;(3)选择适宜的压片机和操作参数。
2).松片
原因:A.黏性差B.压力不足
3).黏冲
原因:
A.颗粒不够干燥
B.物料较易吸湿
C.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
D.冲头表面锈蚀
E.粗糙不光或刻字
4).片重差异超限
原因:
A.物料的流动性差
B.物料中细粉太多
C.粒度大小相差悬殊
D.料斗内的物料时多时少
E.冲头与模孔吻合性差
5).崩解超限原因:
A.压缩力过大
B.可溶性成分溶解,堵住毛细孔
C.强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
D.崩解剂的吸水膨胀能力差或对结合力的瓦解能力差
6).溶出超限
原因:
A.片剂不崩解
B.颗粒过硬
C.药物的溶解度差
7).药物含量不均匀
A.片重差异超限
B.混合不均匀
66.片剂的包衣
A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B隔离配伍禁忌成分C避光、防潮,提高药物稳定性
D采用不同颜色包衣,增加不同片剂的识别能力E改变药物释放的位置以及速度F包衣片表面光洁,可提高流动性
67.糖包衣工艺与材料
A.隔离层:在素片上包上不透水的衣膜。目的是防止在后面包衣过程中水分浸入片芯。可选用的包衣材料有:玉米朊、虫胶、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等,溶于乙醇中使用
B.粉衣层: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多采用交替加入糖浆和滑石粉的办法,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一层较厚的粉衣层。操作时糖浆和滑石粉交替喷洒、干燥、重复操作,直到片剂的棱角消失。
C.糖衣层:糖衣层是在粉衣层表面再包糖衣,使片剂的表面光滑平整。操作要点是加入稍稀的糖浆,逐次减少用量(湿润片面即可),在低温(40℃)下缓缓吹风干燥。
D.有色糖衣层: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艺完全相同,只是糖浆中添加了食用色素,便于识别与美观。
E.打光:目的是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常用川蜡。
68.薄膜包衣工艺
A常用工艺包括有机溶剂包衣法和水分散体包衣法。
B前者需严格控制有机溶剂的残留量,后者为将不溶于水的薄膜衣材料制成微粒混悬状态的水分散体后进行包衣。
C水分散体具有高固体含量的低黏度性质,可缩短包衣时间,适用于所有包衣设备和工艺。D避免高浓度有机溶剂系统黏片、黏锅现象和有机溶剂的毒性问题。
E薄膜包衣材料通常由高分子包衣材料、增塑剂、释放速度调节剂、遮光剂、固体物料、色料和溶剂等组成。
69.高分子包衣材料(按衣层的作用分为普通型、缓释型和肠溶型三大类):
A.普通型~:HPMC、HPC、MC、HEC。
B.缓释型~:在水中或整个生理pH范围内不溶性高分子材料,EuRS、EuRL系列,CA、EC。
C.肠溶型~:CAP、PVAP、CAT、HPMCP、
EuS100、EuL100。
70.增塑剂:
A能够改变高分子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质,使其更具柔顺性。B聚合物与增塑剂之间要具有化学相似性。C甘油、丙二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乙酯)、蓖麻油
71.释放速度调节剂:
A又称释放速度促进剂或致孔剂。
B在薄膜衣材料中加水溶性物质时,一旦遇到水,水溶性材料迅速溶解,留下一个多孔膜作为扩散屏障。
C可根据致孔剂的加入量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D蔗糖、氯化钠、PEG
72.固体物料及色料:
A在包衣过程中有些聚合物的黏性过大时,适当加入固体粉末以防止颗粒或片剂的粘连。B如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C色素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便于鉴别、防止假冒,并且满足产品美观的要求,也有遮光作用。
73.膜包衣设备(装置)大体分为:
A.倾斜包衣锅和埋管包衣锅:
B.水平锅包衣机
C.转动包衣装置
D.流化包衣装置
74.转动包衣装置的特点:
A粒子运动主要靠圆盘的机械运动;
B由于粒子间剪切运动激烈(类麻花状),减少粘连,可用于微丸的包衣;C在操作过程中可开启上盖,直接观察颗粒的运动与包衣情况;D缺点是粒子运动激烈,易磨损颗粒,不适合脆弱粒子的包衣。
75.流化包衣装置特点:
A粒子运动激烈,不易粘连;
B干燥能力强,包衣时间短,适合比表面积大的小颗粒,甚至可进行粉末包衣。C缺点:设备构造较复杂,价格高;粒子运动过于激烈,易磨损脆弱粒子。
76.片剂的质量检查
1).外观性质
2).片重差异:
片剂的平均重量
片重差异超限
<0.30±7.5%,≥0.30±5.0%
糖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后检查重量差异。
3).硬度和脆碎度:
普通片剂的硬度在50N以上
抗张强度在1.5~3.0MPa之间为好脆碎度小于1%为合格片剂
4).崩解度:
凡药典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融变时限或分散时限或分散均匀度的片剂及口含片、咀嚼片等,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普通片剂15分钟,薄膜衣片30分钟,中药薄膜衣片1小时,糖衣片1小时。
5).溶出度和释放度:
(名词解释)
溶出度:在规定释放介质中,药物从片剂、胶囊剂等普通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释放度:在规定释放介质中,药物从缓控释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对于缓控释制剂一般都要检查释放度,至少取三个时间点,用于表征片剂在体外的药物释放度
①开始0.5~2小时的取样时间点:考查药物是否有突释
②中间取样时间点:用于确定释药特性
③最后取样时间点:用于考查释药是否完全
对于难溶性药物而言,虽然片剂的崩解时限合格却不一定能保证药物溶出合格,因此,溶出度检查更能够体现片剂的内在质量。测定溶出度的品种无须再检查崩解时限。
具体按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检查,共有五种方法,即第一法(篮法)、第二法(桨法)、第
三法(小杯法)、第四法(桨碟法)、第五法(转筒法)。
6).含量均匀度:
含量均匀度用于检查小剂量药物在每个片剂中的含量是否偏离标示量及偏离的程度。每片标示量不大于25mg或每片主药含量不大于25%时,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77.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原料药物或与适宜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78.胶囊剂的特点
A能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提高稳定性;B药物在体内的起效迅速;C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包衣)和定位释药
79.下列情况不宜制成胶囊剂
A.药物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会使囊壁溶化)
B.风化性药物(可使囊壁软化)
C.易潮解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D.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由于胶囊壳溶化后,局部药量很大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80.硬胶囊(hard capsules):系指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填充物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小丸、半固体或液体等,充填于空胶囊(empty capsule)中制成的胶囊剂。
81.软胶囊(soft capsules):系指将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液、半固体或固体,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胶囊剂。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
82.肠溶胶囊(enteric capsules):系指将硬胶囊或软胶囊用适宜的肠溶材料制备而得,或用经肠溶材料包衣的颗粒或小丸填充于空胶囊而制成的胶囊剂。
83.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A.填充物料的制备:
若纯物料粉碎至适宜粒度就能满足硬胶囊剂的填充要求,即可直接填充。但多数药物由于流动性差等原因,需加入稀释剂、润滑剂等辅料才能满足填充要求。
B.胶囊规格的选择:
应根据药物的填充量选择空胶囊的规格,首先按药物的规定剂量所占容积来选择最小空胶囊。或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装填剂量计算该物料容积,以确定应选胶囊的号数。
C.填充与套合胶囊帽:
填充后,即可套合胶囊帽,目前多使用锁口式胶囊(密闭性良好,不必封口)。若使用非锁口式胶囊时则必须封口。封口材料常用不同浓度的明胶液,烘干,即得。
84.软胶囊剂的制备
A.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的,其重量比例通常是:干明胶:增塑剂:
水=1:(0.4~0.6):1
B.若增塑剂用量过低或过高,则囊壁会过硬或过软。
C.常用增塑剂有甘油、山梨醇或两者的混合物。
85.软胶囊剂填充剂和附加剂的要求--选择题考点(高频):
A.液体药物含水量不应超过5%
B.液体药物含挥发性、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均能使囊壁软化或溶解
C.醛类可使明胶变性
D.O/W型乳剂的内容物与囊壁接触后使囊壁变软
E.液体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
86.软胶囊剂
A.软胶囊剂的内容物为固体药物粉末时,常以植物油或PEG400作为分散介质制备成混悬状态
B.PEG400对囊壳有硬化作用,加入5%~10%甘油或丙二醇可改善对囊壁的硬化作用
C.为求得适宜的软胶囊大小,可用基质吸附率来计算
87.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
88.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分两种:
A使胶囊内部的填充物具有肠溶性,如将药物与辅料制成颗粒或小丸后用肠溶材料包衣,然后填充于胶囊而制成肠溶胶囊剂;B通过肠溶包衣法,使胶囊壳具有肠溶性质。
89.常用的肠溶包衣材料
A.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
B.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C.聚乙烯醇酞酸酯(PVAP)
D.丙烯酸树脂I、Ⅱ、Ⅲ号。
90.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1).外观
2).水分:中药硬胶囊→不得超过9.0%
3).装量差异:<0.30g →±10%,≥0.30g →±7.5%
取供试品20粒。
4).崩解时限:取供试品6粒,硬胶囊在30min内溶解,软胶囊应在1h内全部崩解。肠溶胶囊在盐酸中2h不崩,人工肠液1h全崩。
91.滴丸剂的优点
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B.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C.易氧化药物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药物稳定性
D.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E.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92.滴丸剂(dripping pill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93.滴丸剂所用的基质分为两大类:水溶性基质和脂溶性基质。
A.水溶性基质PEG类:如PEG6000、PEG4000、PEG9300;泊洛沙姆;硬脂酸聚羟氧(40)酯;甘油明胶等。
B.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等。
94.滴丸剂常用的冷凝液包括液状石蜡、植物油、二甲硅油和水等。
滴丸制备的主要问题在于重量差异较大,这是由于液滴经滴嘴滴下时,液滴的大小受滴嘴的物理形态、液滴的黏度和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重复性较差;而液滴的大小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大小。另一方面,液滴在滴下至冷凝液中其形态受冷凝液的性质、冷凝温度、冷凝时间等的影响,容易变形;如果冷凝过快,药液来不及收缩成球形,往往会产生拖尾现象;如果冷凝过慢,则药液未充分冷凝就已发生沉降,会因挤压而变形。
95.滴丸剂的制备机制
A.基质能在较低温度下熔融
B.药物溶解或混悬于熔融基质中
C.含药熔融基质有流动性,有一定的表面张力,入冷却液中能形成球状液滴
D.在冷却液中固化成丸
96.滴丸剂的质量检查
A.外观
B.重量差异
C.溶散时限:滴丸剂不加挡板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
97.在制备过程中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
A.选择适宜基质
B.确定合适的滴管内外口径
C.滴制过程中保持恒温
D.滴制液液压恒定
E.及时冷凝。
98.膜剂(film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99.膜剂的基础知识
A.根据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有多层膜、单层膜、夹心膜等
B.一般膜剂的厚度为0.1~0.2μm,面积为1cm²的可供口服,0.5cm²的供眼用。
C.膜剂适合于小剂量药物
100.膜剂适合于小剂量的药物,其优点包括:
A药物在成膜材料中分布均匀,含量准确,稳定性好;B一般普通膜剂中药物的溶出和吸收快;C制备工艺简单,生产中没有粉尘飞扬;D膜剂体积小,质量轻,应用、携带及运输方便。其缺点是载药量小。
101.理想的成膜材料应具有下列条件
A生理惰性,无毒、无刺激、无不适臭味:B性能稳定,不降低主药药效,不干扰含量测定;C成膜、脱膜性能好,成膜后有足够的强度和柔韧性;
D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或能逐渐降解,外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能迅速、完全释放药物:E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102.国内常用的PVA型号有05-88和17-88,其中“05”和“17”分别表示平均聚合度为500~600和1700~1800,两者的“88”表示醇解度均为(88±2)%。
10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A.EVA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及醋酸乙烯的含量有很大关系。
B.随分子量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和机械强度均增加。
C.在分子量相同时,则醋酸乙烯的比例越大,材料的溶解性、柔韧性和透明度越大。
D.EVA的成膜性能良好、膜柔软、强度大,常用于制备眼、阴道、子宫等控释膜剂。
104.膜剂的一般组成主药
成膜材料(PVA等)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
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脂等)填充剂(CaCO₃、SiO₂、淀粉)着色剂(色素、TiO₂等)脱膜剂(液状石蜡)
105.膜剂的制备方法
A.匀浆制膜法
B.热塑制膜法
C.复合制膜法
106.膜剂的质量检查
A.外观
B.微生物限度检查
C.重量差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