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课题】
全球化×科技消费品牌
【本期主持人】
沈颖,「峰瑞资本」副总裁
【本期嘉宾】
牛亚锋,「戴乐科技」「Aeroband」创始人
芦胜波,「uah有哈」创始人
刘韬,「SPEEDIANCE 速境」创始人兼CEO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3:21 出海见闻。
06:21 国内养宠人群可能比较关注产品的颜值、功能性以及体验,而欧美的用户有两个关注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他们特别关注产品的材质是否健康安全;二是他们还会看材料是不是环保的、可回收的。
09:35 欧洲消费者对产品创新的接纳度没有国内市场这么高。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新产品都是先从中美铺开,然后才到欧洲。
12:53 有没有哪一个海外市场是出乎你们意料的,如何选择出海第一站?
15:31 欧美的消费市场还在经历“渠道品牌”的阶段。他们很早就进入了“去工业化”的阶段,不少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产品的迭代、更新周期很长。这意味着,欧美市场还有很多潜在的创新和差异化的机会。
17:42 现在,全球化的进展可能不像从前那么蓬勃向上,三位都在欧美市场布局了自己的产品,当地用户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是什么样的?
20:06 在许多海外用户眼里,他们会默认这些有创新性的智能硬件品牌,就是来自中国的。
21:55 “中国制造”已经逐渐变成了“中国智造”。
23:04 其实我们今天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在跟本土企业竞争,更多可能是跟来自国内的同行竞争。
27:28 无论是音乐、健身还是养宠,三位创业者瞄准的是自我实现或者情感层面的需求。在产品出海的过程中,你们能感受到海内外用户存在的一些共通的需求吗,这些需求是能够跨越文化、跨越国界的?
30:59 品牌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绪价值这个因素,那怎么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36:50 健身是非常反人性的,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健身时需要陪伴和指导。硬件只是一个工具,真正让用户去坚持下去的往往是软件。
42:09 消费品牌出海,在不同阶段,最核心的能力有什么不同?
50:23 在出海的过程当中,你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50:51 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国家,对于出海企业来说要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和产品的原创性,避免潜在的风险。
51:41 合规很重要,比较表层的法律法规的合规相对容易,但表层之下还有一些潜规则,如果你没有深度理解,也会出问题。
55:20 尤其是做智能类、创新类产品的公司,在一个新产品PVT(Process Verification Test是小批量过程验证测试,是硬件测试的一种)之后,不光要测试其长时间做大量产品的能力,还要测试短时间下的情况。
56:46 中美竞争下,如何布局供应链?
59:36 在极端情况下,中国大量的消费电子产品是有可能挪到东南亚的,东南亚也具备量产的条件。
1:00:08 出海时如果考虑欧洲的市场,那么成都可以作为中欧的桥梁之一,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成都及其周边区域的经济政策走向。
1:03:23 本土化之后应该怎么保障用户的售后维修,这是大部分创新出海企业要去思考的。
1:04:15 如何做好产品的智能化?
1:11:35 如何看待AI技术对智能乐器以及宠物智能用品的影响?
1:14:29 从大疆、奈飞、特斯拉学到了什么?
【本期相关】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pr@freesvc.co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出海企业故事励志,科技消费品创新亮眼
德国街上自行车确实很多!细节上能看出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出海赚外汇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难度大,不同语言文化、法律法规、市场环境都是挑战,怎么克服这些问题?
智能化是解决需求的手段,不是目的,音乐、健身、宠物用品等都应该回归本质需求,用智能提升体验和创造价值,而非为智能而智能
出海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啥?能详细说说吗?
中国品牌出海的最大挑战是啥?文化差异?法律风险?品牌认知?
智能化产品得解决真实需求,不能为智能而智能,智能钓鱼提示鱼上钩,钓鱼爱好者可能不接受,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思考智能化价值
马克一下
出海难度大,产品质量是关键,这几个企业实力强
无人机、电车之后,智能宠物用品可能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东西,AI当翻译官,帮人类理解猫狗语言,挺有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