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提要:
一、要完整的理解良知,就要对各种场景进行还原
二、如何让良知真正成长?
1、克里斯坦森的创业三问
2、一念之差:心的状态决定你的选择
3、“三江源”状态与物种进化
4、人的生存状态,也遵循物种演化规律
三、良知的最终的状态:此心存乎天理,无一丝人心之私
1、良知最终表现为一种很自然的瞬间反应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吴伯凡。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良知给出了很多的随机化的定义,这个随机化不是随意,而是在不同的场景当中,给出了那种具有场景化的描述。我们要完整的理解良知是什么,就需要对各种的场景进行还原,最终在看似不统一甚至矛盾的这种定义当中,在我们的心中生成一种对良知的感悟。
比如说他说良知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从这句话里头我们知道良知就如同是本能,当你看到漂亮的东西,马上就喜欢,闻到恶臭的时候马上掩鼻而过,良知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
然后他还说到,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之悌,见孺子自然之恻,此便是良知。见到父亲你自然就会有一种孝心,见到兄弟,你就有一种对于兄弟的尊敬和恭敬之心。见到小孩你就自然对他有一种怜爱,这就叫良知。他也说是非之心,不学而知,不虑而能,此为良知也。然后说义就是良知,这一个人做事情他很仗义,这也是一种良知。
我们能看得出来这些观点,这一些场景,这些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对于良知的定义,其实都是来自于孟子的四端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我们经常说最坏的人,他在内心里头也在悄悄的佩服好人,这可能也是一种良知,是非之心,哪怕是他干尽了坏事,他内心里头其实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他还是在干坏事。
这里头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内心的良知这一颗种子,甚至是一个已经发了芽的种子,让它如何的成长,如何成为参天大树,而不是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我们的良知种子都是有的,有时候一颗种子它连发芽的机会都没有,有的时候是发了芽也被扼杀了,有的是已经长成了树苗,但是最后也被摧毁了。
那我们如何去培育,让我们的良知能够真正的成长?
四端是什么意思?端就是开端,是开端,是端倪,是它最初的很柔弱的,但是已经是起步了的那样一种状态,如何让这个状态能够持续?如何从柔弱的状态变成强大的状态?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的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理论的克里斯坦森,他曾经发表过一个演讲。他对这些即将毕业的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假如你成了CEO,甚至是去创业,成为一个企业家,你要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让你的生意是可持续的?你现在这个生意很好,三年以后、五年以后、七年以后、十年以后呢?如何成为可持续的、风光无限的生意?可能在三年之后,那就呈现出衰退之势, 5 年、 7 年以后可能就消失了,这个问题要反复的问。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你的幸福置于家庭和亲密关系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那一种偶然的花钱买来的那种快乐的基础之上。如何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而最终生活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达不到,实现不了这种平衡,你最后就成为一个失败的成功者。你好像很成功,但是你内心知道你很失败。
第三个问题听起来很突兀,觉得不该问,但其实是一个相当现实也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避免进监狱。这是职业经理人、企业家一定要反复问的三个问题,他讲的尤其是第三个问题,不要以为进监狱这样一种悲惨的结局离你很远,其实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这个一念是什么呢?一念常常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的:就干这一次。遇到某种困境的时候,说服自己,我就干这一次,渡过难关以后我坚决不干。克里斯坦森声说,只要你干一次,你就选择了一条低等级的,而且不可掉头的公路。你最初的动作是自选动作,然后当你开始之后,后面的动作全是必选动作,由不得你。
如果从阳明心学的角度来看的话,你的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不是一个在具体事务上的选择,而是心的选择,就是你的心的状态的选择。
最初这个十字路口的选择看不出来有多大的问题。这种状况我把它称之为三江源状态,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一条河最终从东海入口,一条从黄海入口进入大海,还有一条河流入了印度洋,就是刚开始他们的发源地是很近的,但是一旦开始以后,你发现他们的路径是完全不一样的,那这里头的秘密是什么呢?我们还是可以从物种的进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在一个大环境当中,比如说在亚马逊流域有很多的物种,这些物种从整体上看它们都是生活在同样一个环境当中。但是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物种的状态、物种的类别千差万别,到了那个地方以后,你发现它的物种的差异性、丰富性让你瞠目结舌,同样的环境当中长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植物,这个植物里头有高大的乔木,有茂密的灌木,还有一些寄生的植物,在这个丛林里头又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体型巨大的动物,也有体型很小的动物。这个动物里头有哺乳动物,有爬行动物,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里头又分出了很多很多,有长角的爬行动物,像蜥蜴类的,还有没有脚的,像蛇这样的爬行动物,同样是蛇,这种蛇和那种蛇又是如此的不同。
最初你可以说这些植物、动物、微生物、菌类甚至病毒都在这个环境里头生存,最初就是差别很小,但是渐渐的当你选择了一条路,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选择了一种生态位,选择了一种亚环境。这个亚环境逐渐的又细分为更小的环境,最终就各自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在不同的生态位里头,生活着千差万别的物种。比如说这里头有两栖类动物,一说到两栖类动物就想到了蛙。有一种蛙,它体型很小,它在体力上没有任何的优势,无论是它的体型,它的力量,它的速度,决定了它是处在弱势地位,它可能成为任何一种体型上有优势的动物的盘中餐。它要生存下去,它就必须具备某种独特的性状,如果没有这个物种它就灭绝了,它就被淘汰了。
我们在亚马逊雨林里头就能看到那种体型很小,它的外表是具非常鲜艳醒目的红色那样一种蛙,这种蛙它为什么长成那个样子?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其实这种蛙它有一个独特的性状,就是它身上有剧毒。它用它的皮肤发出红色警报,你不要碰我,你碰我的代价是非常高的,哪怕是误食了我,你就会死去。所以这样一种蛙,它就成立了,它的剧毒,它的那种提醒。
还有的蛙,你的体型再大也是有限的,也会有捕食者来捕杀你,那怎么办?它就进化出一种能力,就是遇到捕食者的时候,它把自己迅速的膨胀成一个巨大的气球状,而且还能够摆出一种特殊的姿态,让捕食者觉得这是一个庞然大物,那就避免了被捕杀。
总而言之,就是每一种生存的路径,最终它逐渐的演化出某种能力来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这跟我们人的生存状态也是相关的。
比如说有的人看上去很慷慨、很大度,他是一个giver,是一个给予者,他习惯性的给予。还有的人他就是一种习惯性的索取,taker,他是个taker,那同样是人。甚至是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当中都有可能出现这个人是一个giver,那个人是一个 taker,是怎么形成的呢?
就是在特定的场景下,好像是偶然的选择了某种路径。比如说这个人爱占便宜,可能是在最初的那个作为权宜之计,他觉得作为一个索取者很容易得到某种利益,当他选择了这样一个生存路径的时候,他其实也就放弃了另外的路径。比如说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尽心尽力的做事情来获得回报的这样一个路径,就被他放弃了,或者说被他屏蔽了。那他在这样一个路径里头,他越是扮演一个索取者的角色,他觉得他的机会是相当有限的。
资源机会特别少的情况下,他只能够进一步的用扮演这种索取者的角色,苟且偷生,逐渐的这条路径就开始固化,而且能够闭环,他也能够苟且的生存下去,他的某种特性就会越来越强化。虽然是整体上他获取的资源很少,但是他也是能够持续的获取某种资源。久而久之他最初的选择就变成一种习惯,然后就闭环了,他就成了这样一种状态。
反过来他没有选择这样一种路径的话,他就会通过给予,通过帮助别人成全别人来获取资源,这种看上去好像是不难的,但是他逐渐逐渐的也找到了一种闭环。
最后这两个人一个变成了逃单哥,一个就变成了买单哥。买单哥不是因为有钱买单,而是因为买单有钱,他自然就形成了一种闭环。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那就是当你知道是非的时候,选择了是,也就是选择了正确。而另外要选择了不正确的路,它都有可能闭环,但最终的命运它就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生存路径上都逐渐的通过偶然的选择,而接下来是一个一个越来越具有某种必然性的,被迫的这种选择,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路径,这个路径一旦闭环,某种特性就越来越强化,越来越凸显,你的性状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同样是蛙,有的长成了体型很大的蛙,有的长成了体型很小的蛙,也能够自洽,也能够生存下去。
那是非之心,是良知,义是良知,所谓良知的最终的状态是此心存乎天理,无一丝人心之私。简单的说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受到一种大原则所驱使,还是被那些小手段所驱使,而这些小手段就是人欲。
这个选择首先是立志很重要,你要坚守这样一种状态。但是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一个行为它不闭环,它不形成某种自我激励的机制,那它是很难变成一种习惯,而一种行为被一种习惯所驱使,那他就会无疾而终,他就不会是一种不假思索,像本能一样的去选择、去决策,去行动。
作为一种本能,好好色,恶恶臭,它其实最终表现为不选择,就是它的选择是一瞬间爆发出来的,恶臭掩鼻而过的,这不需要一种理智上的选择,它就是一种很自然的一瞬间的反应。
当你喜欢看到美好的东西,你发自内心的去喜欢甚至去追逐它,那也是不需要理性的选择的,它是一瞬间一旦感知你就喜欢,也是瞬间的行为,其实背后都是某种你没有意识到的习惯。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是需要努力的,叫立志,这个志就是一个终极目标。但是这个终极目标很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你要去保护它,去培养它。
吴老师好来听新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