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接着学习庄子外篇!
本集内容,
庄子《胠箧》
为何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别以为他在开玩笑 !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庄子著名文章《胠箧》。 胠箧,是用文章头两个字作为标题,箧就是小箱子,胠是从旁边打开。 胠箧,说白了就是偷东西,民间俗语里,把小偷也称为“胠箧儿”,根源就在这里。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可以借用《道德经》的“三绝、三弃”来概括,即“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文章延续了《骈拇》《马蹄》对圣人、对仁义的抨击态度,而且更为激烈,甚至喊出一句响亮的口号,叫“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八个字,一石激起千层浪,曾在历史上引起广泛争议,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庄子》凭啥说出这样的话来。 一、圣知之法文章开篇打了个比方,说人们把财物藏在箱子里、袋子里、柜子里,为防止被偷走,往往用绳子绑紧,用铁锁锁紧,可是大盗一来,背起柜子、举起箱子、扛起袋子就跑,还怕你的绳子、铁锁不结实呢。 于是乎,人们之前为防盗所做的一切努力,反而是给大盗提供了便利,简直是愚蠢到家了。 《庄子》认为,在现实中,圣人希望通过“圣知之法”,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是同样的愚蠢。 举个例子,历史上有名的窃国事件——“田氏代齐”。 我们知道,齐国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子牙姜太公的封国,土地平坦、肥沃,而且靠海,所以齐国一直是个富庶而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国家敢轻视它。 齐国从第一代姜太公开始,传到第二十九代齐简公的时候,出了个权臣叫田常,史称田成子,他通过广泛收买人心,渐渐掌握了实权。 公元前481年,田常杀掉齐简公,扶持简公之弟平公即位,自己独揽朝政。再后来,田常的曾孙田和驱逐齐王,自己当了王,国号不变,只是由姜齐变成了田齐。 《庄子》说: “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田氏夺了齐国后,齐国所有的土地、人民,包括世代沿袭的“圣知之法”,全都改姓了田。 那田常弑君这件事,当时的“国际社会”怎么反应的呢? 《庄子》的说法是: “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 总之,谁都不敢把田成子怎么样。 不过还是有人做出了回应的,谁回应了? 是的,孔子! 田常杀掉齐简公的时候,孔子还在世,不过已经七十岁了,在鲁国过着退休生活。 《论语》记载,田常弑君的消息传来,孔子立刻沐浴而朝,要求鲁哀公出兵讨伐田常。老人家开了口,鲁哀公也不好当面驳回,就让他去跟掌权的三家大夫,即“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商量。 孔子就跑去跟“三桓”讲,三桓当然不同意了。本身鲁国就比齐国弱小,出兵不是上门“找削”吗?况且这个事儿,周天子不管,其他大国不管,哪能轮到鲁国管呢? 孔子无奈,他一再说,我是当过大夫的人,这些话不敢不说呀! 言下之意,话我得说到,做不做,是你们决策者的事情。 当然孔子他老人家也知道,这个事不可能做,也做不到的,因为田常不是一般盗贼,他是“窃国大盗”啊! 《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现实,就是这样讽刺! 而更讽刺的是后面一句,叫“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仁义,只能是在有权有势的诸侯那里。换成今天的说法,就叫“仁义的最终解释权归诸侯所有”! 于是乎,那些制定“圣知之法”,推崇仁义的圣人、贤人,当他们的理念与在位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悲剧就降临了。 这就是“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关龙逢、比干、苌弘、伍子胥,古代四位著名贤臣,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夏桀、商纣这些暴君人并不傻,他们当然也会从“圣知之法”里去寻找依据,罗织罪名,以证明他要杀的人死有余辜,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样的事情,在后世一再发生。包括岳飞,实在没得说了,也还要加个“莫须有”。 再到后来,从“圣知之法”里,甚至演化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思想毒草,恐怕是圣人们当初没有想到的。 圣人们更没想到的是,圣知之法也会有“黑化”的一天,这就叫“盗亦有道”。
第二部分、盗亦有道
盗跖是古代著名大盗,有一次,手下人问他,“盗也有道吗?” 盗跖说,哪一行会没有道呢?知道室内藏着什么财物,这叫“圣”。率先入室,叫“勇”。最后离开,叫“义”。知道是否应该行动,叫“智”。分赃公平公正,这个叫“仁”。这五点如果做不到,是绝不可能成为“大盗”的。 如果孔子听到盗跖这样解释仁义智勇圣,怕是肺都要气炸了。 “盗亦有道”有它的背后逻辑,因为仁义本身就是二分法,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认为自己有理,谁都不服谁,发展到最后,往往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理。 规则,永远是胜利者制定的,“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文章接着说: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用“圣知之法”来保护国家,保护老百姓,就像用嘴唇保护牙齿,但嘴唇自身出了问题呢,牙齿就跟着倒霉了。一旦“圣知之法”丧失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最后倒霉的还是国家和老百姓。 “鲁酒薄而邯郸围”什么意思呢?这又是一个典故。 当时楚国作为霸主,召集诸侯会盟,各诸侯国给楚王献酒。鲁国的酒味道淡薄,质量很差。赵国的酒则很浓郁,是上等好酒。楚国的主酒吏就向赵国索贿,要他们的酒,赵国不给。这个主酒吏就把赵酒换成鲁酒,楚王一看赵国献这么差的酒,分明是藐视他,一怒之下,就发兵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 所以您看,赵国献的酒再好,也扛不住小人从中作梗,反而引来一场刀兵之灾。 同样,圣人和“圣知之法”再好,一旦拿出来了,就很可能漏洞百出,被人恶意利用,变味就是迟早的事了。 所以文章又引用《道德经》的一句名言: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句话向来不好理解,这里我们看《庄子》怎么解释的,他说: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 接下来的话说得更狠了: “塞瞽旷之耳,胶离朱之目,攦工倕之指,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 瞽旷就是师旷,古代很有名的乐师。离朱是黄帝时代的人,目力极佳,据说他在百步之外能看见针尖。工倕是尧帝时代的能工巧匠,算是鲁班的老前辈了。曾就是孔子弟子曾参,史是卫国贤臣史鰌,他们是忠孝的典范。杨就是杨朱,墨就是墨翟,都是一代宗师。这些人,在《庄子》看来,都是“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 所以,塞起师旷的耳朵,封住离朱的眼睛,折断工倕的手指,贬斥曾参、史的行为,钳制杨朱、墨翟的嘴巴,只有当这些人不再对社会施加影响力了,才能达到“人含其明”“人含其聪”“人含其知”“人含其德”的状态。 注意这个“含”字,含是内在虽有,但是并不外露,这跟《道德经》说的“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一脉相承,也是“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真义所在。 这样一来,“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天下才有变好的希望。 所以接下来,文章再一次提到了“至德之世”。 三、至德之世对“至德之世”最经典的描述,就是《道德经》说的: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至德之世,物质并不发达,但人们精神境界很高,每个人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他们无心修道,但却是不修而修,也无心治国,但却是无为而治。 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一贯的主张就是回归自然无为,所以要抛弃有为法,即“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而代之以无为法,即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入手,从人类本能的“二分法”思维,回归于不分别的“一”的状态,让所有人保持真性,也让世间的鸟兽虫鱼都保持真性。 在人类返璞归真之前,世界不会有真正的安宁。物质文明越发达,人可能活得越空虚,因为有更多的幻相,在诱惑我们去追逐,至死方休!
所以在这里,《胠箧》给了我们一个反思的机会,让我们认清实相,回归真性。当反思的人多了,人类就更容易走上觉醒之路。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经典导读”,让经典更好读。咱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