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1骈姆:大道废,施仁义(揭开仁义之罪)

外篇1骈姆:大道废,施仁义(揭开仁义之罪)

00:00
14:32
大家好,我是主播摩羯同学读经典
前面我们学习了庄子的重要内容,内篇,今天我们开始一起学习庄子外篇骈姆
本集内容,
庄子·骈拇:痛揭仁义三宗罪!

此篇不愧为庄学“亮剑”之作,太犀利
在内七篇里,庄子其实把该说的都说了,外篇、杂篇不过是对内篇的解读或发挥,所以我们讲外篇,也等于是在复习内篇的精华内容。
今天我们讲的这篇文章,叫《骈拇》。 在我看来,这是一篇“亮剑”之作,剑锋直指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 文章开门见山,将仁义和骈拇、枝指、附赘、悬疣放在一起说事,指出仁义“非道德之正”。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骈拇,就是脚的大踇趾和二指连在一起。枝指,就是多出一个手指头;附赘就是多余的肉块,悬疣就是瘤子。 总之,都不是身体上该长的东西。 在庄子学派看来,仁义也不是人性中该有的东西,它的存在,完全是违背人性的。 文章说: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野鸭的腿虽然很短,但你要好心给它接上一段,这只野鸭恐怕是不会感谢你的。 而鹤的腿虽然很长,但你要好心给它截掉一段,这只鹤恐怕也会记得你一辈子。 人家的腿天生有长的,有短的,用得着你操心吗? 儒家标榜仁义,企图以此解决人生和社会的种种问题,这就像给野鸭接腿、给鹤截腿一样,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说话得有根据吧,所以接下来,文章列举了“仁义”的三宗罪。

第 一点、“仁义”的三宗罪的第一宗罪:仁人多忧
来看看原文,
原文是“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 恐怕仁义不是出于人的天性吧!那些所谓的仁人,他们自个儿为何那么多的忧患、忧愁呢? 自己成天愁眉苦脸,却说能帮你解决你的苦恼,这样的人,你敢信吗? 还记得《人间世》里孔子对颜回说的那句话吧: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人间世》先搞定你自己,再去帮助别人,这个逻辑应该没毛病吧! 再说了,如果仁人注定是忧患也多,忧愁也多,那号召大家追求仁义,到底是帮人,还是害人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仁人以自己的多忧,换取了天下人的无忧,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嘛,这就说得过去了,对不对? 可惜,“仁义”的第二宗罪,正是“天下嚣嚣”。

接着看看,第二宗罪:天下嚣嚣
原文是“意仁义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 从历史上看,夏商周三代交替的过程,商灭夏,周灭商,都曾用“仁义”大做文章,商汤、文、武、周公等人,不仅身前就成为“仁义”的化身,更成为后世儒家追捧的精神偶像。 “仁义”是如此的好用,哪怕是“春秋五霸”,也不忘给自己东征西讨的军队,贴上“仁义之师”这样好看的标签。 可现实却是:天下日益动荡不安! 到了庄子及其门人生活的战国年代,几乎年年都在打仗,尸横遍野,民不聊生。 天下何其嚣嚣也? 有人说了,账不能全算到“仁义”头上吧?有仁有义不是很好吗,到底坏了什么事呢?


第三点,看看第三宗罪:使天下惑

这就是“仁义”的第三宗罪:使天下惑!

原文是“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 在庄子学派看来,仁义最大的罪过,是它像胶漆绳索一样束缚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迷失自己的本性,无法回归道德的生活。 那么,道德和仁义是什么关系呢? 在《德充符》那篇文章里,应该讲得比较清楚了。 简单来说,就是“一”和“二”的关系。 老子、庄子都强调“一”,《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说“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庄子·齐物论》则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在老、庄看来,抛弃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回归于“一”,即回归不分别的齐物状态,才是人类真正的救赎之道。 这也就是上文说的“古今不二,不可亏也”。 可惜,人类早已偏离了正道,如《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所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人类失道失德之后,才有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这是一个精神堕落的过程。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道德之世是真实存在的,而不只是一个“乌托邦”呢? 二、仁义之前的“至德之世” 在解读《应帝王》的那篇文章里,我曾提到所谓的“至德之世”,甚至有点夸张地说,那是一个遍地都是老子、庄子和墨子的时代。 其实,整部《庄子》,很多地方都有关于“至德之世”的描述,比如《天地》篇说: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至德之世,因为不崇尚贤能,老百姓彼此之间不攀比、不争斗,上下级关系,或者说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是存在的,但是管理者无为而治,像树枝一样挂在高处,而被管理者则像野鹿一样自由行动,自在生活……想想真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接下来两句有意思了: 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行为端正却不知这就是“义”,彼此相爱却不知这就是“仁”。 原来至德之世,并不是没有“仁义”。只不过这种仁义,是无心为之的,是出自道德的“仁义”,而不是道德丧失之后,剩下的那个有心为之的“仁义”。 当时的人们没有那么多的算计,生活简单而快乐,一切好像自然发生,没有故事,没有历史,所以是“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可惜,这个情况在五帝时期发生了变化。 按《在宥》篇的说法,是“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而《骈拇》则归咎于舜帝,说: “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 仁义,归根结底,还是二元对立的人类思维的产物。 有了仁义,相对应的,就一定有邪恶。就像有君子,就一定有小人,纷争从此开始了。人心失去了平静,社会失去了和谐,“至德之世”一去不返,人类莫名其妙地堕落了。 就按《骈拇》的说法,从舜帝算起吧,经夏商周三代到庄子生活的战国,仁义推行了近两千年,庄子之后,秦汉以下,“仁义”又继续推行了两千多年,照样是“天下何其嚣嚣也”。 就像那首著名的元曲所唱: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历史,不是清楚地印证了庄子们的观点吗? 那既然仁义都靠不住,我们还能依靠什么呢?

接下来谈谈:仁义靠不住,那我们靠什么?
我们依靠的,只能是“道德”。 当然,不是庸俗化的那种“道德”,而是老、庄教导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德”! 就像我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里说过的,庄子不是要教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是教我们突破人的局限,升华天道。 升华天道,则人道的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如何升华天道呢?就是发挥你本有的“道德”的力量! 正如《大宗师》一文告诉我们的,这种力量每个人都有!是的,每个人! 但事实上,一般人很难感受得到,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会失去这种力量呢? 文章有个寓言,说有两个放羊娃,一个叫臧,一个叫谷。两人一起去放羊,结果羊丢了。 有人问臧,你怎么回事呀? 臧说,我当时正在读书,没注意到羊跑了。 接着问谷,你又是怎么搞的? 谷说我在玩小游戏呢,一不小心把羊丢了。 结论是“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看上去,臧学习还挺用功的,而谷纯属不务正业,可是结果是一样的:羊丢了! 这里的羊,指代的就是道德。臧和谷则代表二元,是与非、善与恶,等等。 自古以来,人类热衷于分别是非、善恶,争得不亦乐乎,甚至常常大打出手,而对于道德的丧失却浑然不觉。 于是到今天,一切还停留在幻相的层面,无法深入生命的本质,这才是人类真正的悲哀。 所以后文又说: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仁人义士和江洋大盗,在丧失道德、残生伤性方面,没有本质区别。 《大宗师》里庄子也说: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老庄就是这样,完全以是否合乎道德为参照,来衡量天下万事万物,包括仁义在内。 正如前面所说,“仁义”本身不是问题,刻意标榜“仁义”而忽略“道德”,才是大问题! 我们不妨把“仁义”看成一味大药,当社会出现极端自私的病态时,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不光仁义,礼、法、兵、纵横也都是大药,对症了都有大用,但别忘了这些只是药,如果把药当成主食来吃,显然是不行的。 在老庄看来,道德才是人类的根本,是人类的精神主食。有道德在上,仁、义、礼、法、兵、纵横等术方能各尽其用,而一旦道德丧失了,偏用任何一术,都可能是大乱之源,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好了,今天我们借《骈拇》这篇文章,认真反思了“仁义”这个话题! 所谓“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尊道而贵德,无心于仁义,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找回人类的本心,按照本心行事,那么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经典导读”,让经典更好读,咱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