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滩草原上的“两弹梦”|记者手记

金银滩草原上的“两弹梦”|记者手记

00:00
05:42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金银滩草原,广袤无垠、风光旖旎,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更因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显得神秘又辉煌。

近日,我跟随一众媒体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在这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相继诞生,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探寻中国原子弹事业在这里留下的深刻印记。

中国原子城。

1958年,一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金银滩草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中国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二二一厂的所在地。选择这里,不仅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易于保密,更因为它承载了国家对于科技强国梦想的寄托。从那时起,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科学的热爱,纷纷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拉开了中国原子弹事业的序幕。

“当时随着一大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奔赴草原,背上包就走啊,心里就是兴奋,是迫不及待!准备了好几年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这一刻。”被分到二二一厂二分厂207工号的黄克骥回忆道,当时的原子弹代号“596”,因为苏联突然撤走专家,原子弹的总装工作全部靠科研人员和工人们自己摸索着干,也被称之为 “争气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二分厂组装完毕后,在上星站搭载零号列车运往罗布泊

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在荒凉的草原上挖土方、盖厂房、修铁路,用汗水和智慧筑起了中国原子弹事业的基石。

然而,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施工,更是一场精神上的迁徙。为了给核工业腾出空间,金银滩草原上的1279户6700余名农牧民,毅然决然地备鞍打马,离开了祖辈繁衍生息的热土。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是对国家利益的最无私的诠释,也是对民族大义的最深刻理解。正如一位受访牧民所言:“虽然我们离开了心爱的草原,但我们深知,这是我们为国家做的贡献。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随着基地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技精英汇聚于此,其中不乏像邓稼先、王淦昌这样的科学巨匠。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最终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那一刻,不仅是新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10月16日,黄克骥从一早就心神不宁,一心盼着出发去观望点的车,因为自己亲手装成的“596”,就要打响了。

据黄老回忆,观望点就在离爆心约60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包上。为了保险起见,黄克骥他们被命令背向爆心坐下,闭眼等待。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威力究竟如何?闭上眼睛的黄克骥心头无数的念想杂乱划过,不一会儿,喇叭中发出倒计时读秒声:10、9、8、7、6、5、4、3、2、1起爆。轰的一声巨响过后,不敢确信的他停留了几秒钟,当回头望去,一团火球已然腾起了好高,红黑色的烟雾渐渐形成了蘑菇状的一大团。

“当时身体根本不受控制,就像弹簧一样蹦起来老高,眼泪哗哗地冲下来,耳边是声嘶力竭的高喊声‘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根本意识不到那就是从自己的肺腑里喷涌出来的。老师傅曹庆祥当时已经快40岁了,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站起来立刻又欢呼跳跃。”谈到这个时刻,泪水再次湿润黄老的眼眶。

60年岁月如流,回望金银滩草原上的峥嵘岁月,在被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精神感动之余,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里不仅是一片孕育奇迹的土地,更是一片见证精神力量的土地。

长期工作在221基地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科学家塑像。

那些为国铸盾的科研工作者和普通劳动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他们的故事,如同草原上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虽不起眼,却汇聚成了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白驹过隙,过去艰苦奋斗的身影与未来勇于追梦的脚步在此交织。如今,金银滩草原已不再是秘密的代名词,而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信每个如我站在这片曾创造过奇迹土地上的人,都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时刻提醒着,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接力攀登中,努力把核心技术的主动权牢牢紧握,用汗水与青春挑起历史重担,我们也将在“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芒指引下,勇往直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