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如何“不打扰”?保护站站长:切忌使用无人机低空拍摄

观鸟如何“不打扰”?保护站站长:切忌使用无人机低空拍摄

00:00
05:32

10月16日,全球生态治理大会在北京开幕,候鸟成为大会“主角”之一。在会外,今年越冬候鸟先头部队已经于10月10日到达北京,落地京城北部的“候鸟机场”官厅水库。巡护人员判断,今秋候鸟迁徙高峰会在10月中下旬开始。

随着候鸟抵达,北京进入了最佳观鸟期。保护站站长特别提醒,观鸟时切忌使用无人机低空拍摄,这会干扰到候鸟“导航”,造成候鸟掉队、甚至死亡。

候鸟抵京状态如何?

这几天,官厅水库的水位上涨了很多,一些地方已经没过了巡护路和庄稼地,这给“找鸟”带来了一些麻烦,“鸟可能分辨不清,游到庄稼地里去了。”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告诉新京报记者,从目前“找鸟”的情况看,由于候鸟刚刚进京,数量还不是很多,鸟的种群也没有太大变化,先头部队主要是灰鹤、赤麻鸭、鸿雁、豆雁、大天鹅、小天鹅。

到达北京后的这几天,白天,它们按照家庭分散开来各自觅食;夜间,为了躲避天敌,会选择一个它们认为安全的地方睡觉。

“一些鸟降落以后有点累”,李理发现,刚刚经过长途飞行的候鸟,有时会集中在一片水面上睡觉。

“水大”会影响候鸟停歇吗?

李理介绍,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主要观测游禽和涉禽两类候鸟,今年水库水位较高,对它们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豆雁、白额雁、罗纹鸭、针尾鸭等游禽来说,它们平时看起来“像小船一样漂在水面上”,水面大了、水多了,它们也更容易找到觅食区域,活动范围会更大一些。

涉禽的情况则不同,它们是涉水鸟类,腿比较长,喜欢在滩上觅食,不太喜欢水深的区域。一般水深如果达到80厘米以上,它们就不太会下到水里去觅食了。比如,对东方白鹳、黑鹳、灰鹤、白头鹤等,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李理认为,水库面积很大,候鸟们可以选择的觅食区域有很多,应该不会影响候鸟在这里“歇脚”。他们也会架设红外线相机、计数器等,进行监控和卫星跟踪,密切关注候鸟的情况。

近几年候鸟抵京有哪些新变化?

“连续好几年,一年比一年早”。李理发现,最近几年,候鸟到达北京的时间越来越早。去年这个时候才刚能见到鸟,今年先头部队在6天前就已经抵达北京。

李理分析,这里面有气候变化的原因,越冬候鸟是从北边的“老家”飞过来的,北方天气冷得越早,就越“赶着”候鸟提前南迁。

同时,北京这几年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完整,候鸟的食物选择更加丰富,很有可能会在迁徙途中选择早一点赶到北京来“歇脚”。

再加上随着保护意识提高,候鸟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种群繁殖上来以后,迁徙就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可能会选择提前‘动身’。”

李理说,前些年,附近村庄的村民经常向他告状,“指控”候鸟“祸害”了他们的庄稼。最近几年,村民们不仅不告状了,还会特意把一些长得不够好的玉米扔在地里,留着喂鸟。

观鸟如何“不打扰”?

随着候鸟抵达,北京进入了最佳观鸟期。李理特别提醒,观鸟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无人机低空飞行。

最近两年,李理经常看到无人机降低飞行高度或者干脆直接穿梭于鸟群之中,候鸟受到惊吓飞走,从而拍下“群鸟振翅起飞”的画面。

李理告诉记者,候鸟记认迁徙路线要依靠坐标、磁场、星座、光线等作为导航,无人机的干扰可能会使导航偏移,特别是对很多“首飞”的小鸟来说,受到惊吓后可能会“掉队”,找不到妈妈,吃不上饭,最后飞不动了,冻死在寒冷的天气里。

李理给出四点文明观鸟建议。

首先,观鸟要保持远距离观看,可以使用长焦镜头、双筒望远镜或者单筒望远镜三类设备。一般来说,鸟群的警戒线是30米到50米,比如,大天鹅是50米,灰鹤更远一点,需要保持100米到200米距离观看。离得过近会使鸟群紧张,保持一定距离,等到候鸟放松下来,会慢慢向人靠近。

观鸟时尽量少穿红、黄、蓝等颜色跳跃的衣服,要穿与大地相近的颜色,像绿色、卡其色、黑色等。

在鸟群的面前不要做夸张的肢体动作,不要喊叫、挥手或者跳跃奔跑。

看见鸟群后,不要躲藏。李理说,很多人怕吓到鸟,于是藏到树后面,拿着望远镜偷偷观看,这在候鸟眼里,其实是一种捕猎行为。

李理说,候鸟迁徙,听起来浪漫,实际上非常艰难,“对鸟群来说,这是一场生命的迁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