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 ㉑ 王者之迹熄

《孟子》离娄下 ㉑ 王者之迹熄

00:00
12:01

《孟子》离娄下 ㉑ 王者之迹熄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我们再来回顾上一讲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就会有新的东西出现,同时也会有新的圣贤出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无论是从舜到禹,到商汤,到文王、武王、周公,或者是到孔子、孟子,时代在不停地变,但是出现的圣贤都是以仁义为核心的,这个不变,都会做符合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事情。



接下来这一段讲的是文化在变,典籍也在变,但是文化和典籍的核心意义并没有变。我们接下来看孟子所要讲的这段话。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王者之迹,这个王者指的是圣明的君主,圣贤之人。熄是灭,没有了。孟子说到了战国这个时候,或者再往前讲到了春秋,说这些圣明君主的足迹,他们所留下的事迹熄灭了,越来越少,最后变得没有了。而《诗》亡,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诗经》也就因此而没有了。



我们去想一想其中的道理,首先我们看《诗经》,《诗经》记录什么呢?歌颂先王,歌颂祖先,还有描写当时的民风。比如说爱情,比如说劳作,但是那个时候即使是描写劳作也都是美好的,都是心存仁义的。用孔夫子的总结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也就是《诗经》里面所描写的都是美好的,都是歌颂的,都是思想纯净的。但是呢,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这些圣贤的君王的足迹和事迹没有了,《诗经》也就因此而没有了。为什么?



首先,没有那么多好的事迹去歌颂。比如歌颂商汤的,比如歌颂文王的,歌颂武王的,歌颂周公的,那没有这些王者的事迹了,也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歌颂了,这是其一。其二,这些王者在的时候,他们推行的是仁政,所以百姓生活得很快乐,百姓生活富足快乐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民风是符合仁义和美好的,才可以被记录,去传颂。可是随着王者之迹熄,百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苦不堪言,流离失所。所以这个时候对于百姓的生活,也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并且百姓也没有那个心情去享受生活。所以说随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经》也就不存在了。



《诗》亡然后《春秋》作。我们说事物总是在发展,总是在变化当中。《诗经》没有了,就会有别的东西,别的新生事物,别的典籍,别的形式进而出现。所以在《诗经》亡了以后《春秋》作,《春秋》出现了。



《春秋》是孔子所编写的,是鲁国的国史,从鲁隐公开始一直写到鲁哀公。但是他不只是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记录了《春秋》那个时候,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这里不光是在写历史,记录了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大夫或者百姓失礼之事。这是跟其他的史书所不同的,上至君主下至庶民百姓,都在讲他们失礼的事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些失礼的事情都被记录在《春秋》当中,所以《春秋》是一部鲁国的国史。但是很多历史学家并不把它当成历史,为什么呢?因为形容《春秋》大家会用四个字叫——微言大义。大义我们都知道了,义之所在,仁之所在。微言就是用某一个字来体现了大义。



我们来举例子,比如《春秋》当中有一篇叫《郑伯克段于鄢》,我们看这个克字,什么叫克?我们说克敌制胜,是敌对的。郑伯和共叔段是亲兄弟两人,所以亲兄弟之间用了一个克字,是完全没有亲情在的,把他当成敌人来对待的,这个就叫微言大义。就是一个克字,就把失礼之事,失德之事,失了亲情之事讲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大义之所在。所以《春秋》也是我们现在学习儒家文化四书五经之一,它虽然是以历史的角度写的,但是却是微言大义,不失于仁德的。所以说学习儒家文化,学习仁义的人,是把《春秋》看成一部写仁义的经典,叫微言大义。



我们看《诗经》没有了,因为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可以去描述,可以去歌颂,所以继而就出现了《春秋》。它的写法不一样,是在写当时的历史,当时的失礼之事。但是核心没有变,还在写什么?还在写仁义。只不过从描述美好的事情到了描写失礼之事,但是核心都是在表达:不可以失掉仁义。这就是随着历史的变化,形式会变,人们关注的事情会变,但是核心的道是不会变的。



比如在周朝那个时期,人们会愿意去传诵《诗经》,去歌颂美好。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会愿意听哪个国家,哪个君主,哪个大夫又做了什么失礼之事。就像是我们到现在会去看一些绯闻,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孔子写《春秋》的意义在于“微言大义”,是通过一些用字的描述告诉人们这是失仁义的事情,君子是不为的。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 一也。晋之《乘》,晋国的国史叫《乘》,楚国的国史叫《梼杌》,相当于鲁之《春秋》 。一也,它们记录的是一样的事情,都是记录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



其事则齐桓、晋文 ,其文则史。其事指的是记录的事情,都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情;其文则史,都是史官在记录那个时候的历史。但是我们这里看,从国史的角度来讲,《春秋》是鲁国的,和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从历史的角度是一样的。但是这里有不一样的地方,哪里不一样啊?其事,记录的事情都是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事情,注意,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呀?是霸事、霸道,那个时候他们叫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先后称霸于诸侯之间,所以记录的多是霸事。比如在某一年攻占了什么地方,打下了什么城池,都是类似这样的事情。所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从事件的角度来讲,记录的是一样的。但是从仁义的角度来讲,与春秋是有所不同的。我们接下来看孔子对于写《春秋》这件事情的看法,为什么要去写《春秋》?



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丘,指的是自己。窃取,是私自取的意思。那我们再来看孔子说我写《春秋》,是私自取了一些含义在其中,所以我们讲“微言大义”。



比如我们刚才举的例子:《郑伯克段于鄢》,这一个“克”字,就已经把这件事情给定义了。所以孔夫子说这是我私自给定下的义,合不合于仁,合不合于义,从某个字当中就可以看到孔夫子对这件事情的见解。失了仁义的就会用类似“克”这样一个字,所以叫私自取之。那我们再来看整个这段话在讲什么?



孟子说,王者之迹逐渐地熄灭,《诗经》也就不存在了。《诗经》不存在以后,又出现了孔夫子所作的《春秋》,内容表述的已经不一样了。《诗经》描写的是歌颂美好,百姓生活淳朴的风气,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都是美好的东西,都是在讲仁义。



到了春秋呢,已经礼崩乐坏,人们已经看不到那么多美好的事情了,所以记录的都是失礼之事,但是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是要把这些失礼之事记录下来,以警醒当时的人们,去看看这样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都是越礼的行为,所以表达的还是想让人们去遵守仁义。所以说,无论随着外在形式的如何变化,内在的仁义是不变的,无论怎样去表述,内在的仁德也是不变的。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其实在生活当中就可以很好地去应用。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件好的事情,它是美好的,可以从中感受到美好和仁义,我们看到一件失礼的事情,看到不美好的东西,同时也可以用来警醒,从中去看到仁义,这也是孔夫子的一贯思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好的事情上可以学习到,从不好的事情上同时可以学习到;从一个善的人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优点,从一个不善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用来警醒自身。所以无论到任何时候,只要心中是存有仁义的,用任何一种形式都可以去表达仁义,都可以去传播仁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